分享

张翼远:一切真理都在心,心外无物

 股与道十三篇 2022-10-17 发布于上海

     “心即理”,即一切道理、真理、天理都在我心,不需外求。心无外物,心物是一体的,心就是一面镜子,你想什么,镜子里就现什么相,所以,万物是“我”之万物,万物是“我心”中浮动的幻影。镜子里现什么相,我们的心是什么样,我们就会拥有什么样的命运。心能主宰我们的命,一切始于心,终于心。

     人是天地之间的产物,人的良知就符合天地的规律。心之所到便是事,事之所指便是物,心与万物是一体。心没了物就不存在,物没了心便失去主宰,没有主宰的物,也很快会消失。

     看天体运行,看社会云涌,都有其规律所在,这规律就是主宰。没了这个主宰,天体和社会都会崩塌。

     社会规律运行的个体是人,人的命运主宰是心,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万物一体,心即理。

    在心上下功夫,去除私欲,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于亲为孝,发之于君为忠,发之于友为信。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这个心本来就是我们每个人本自具足的天理之心,但是被后天的私欲所遮蔽,我们只需要每天去反省和留意自己的这些私欲,去除掉它,自然而然的就是天理的心,

    知识是装脑袋里的认知,知道了再多的不会应用,依旧过不好人生。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便是智慧,智慧才能脱离痛苦和麻烦的良药。

    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在当下去留意自己的心念,这个心起好利、好名、嫉妒、嗔恨、攀比等等念时,观照它,去除它,剩下的自然而然就是天理的心,

    这个天理的心就是发乎于心的爱和包容,只有发乎于心才是至诚,才感人。出自于脑,是你学来的只是模仿,模仿不等同于发乎于心。

    发乎于心所以意才是真正的诚,行为落地有声,不做作浮夸,流于形式表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而如果你只是跟随自己的私欲,好色、好名、好利,你是不可能修身的,你的心也不是正和诚的,也就是你心里有嫉妒、虚荣和名利,只不过行为上表现的谦谦君子。

   只是通过学习的知识和行为来约束压抑自己,或因为害怕背上不忠孝仁义的骂名,渴望通过忠孝仁义的行为表现给外人看,来得到奖赏,夸赞和升职加薪。本质还是因私欲而行忠孝仁义的行为,而非因发乎于心,自然而然的失去忠孝仁义。

    当用心体悟道后,也就知道了万物的本原,生命的真相。心物是一体的,天下的道理都藏在心里,用心去普照大地一切是那么的简单、自然。外在越简约,内在越富有。

     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是非对错来自你的认识,世间万物只有你自己,没有别人。我们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分享让知识更有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