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心与人心

 茶境 2017-01-31

道心与人心

启予天宇 2017-01-31 07:10

道心与人心

“道心”与“人心”的概念本出自《尚书》,

原文是: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被称为《尚书》十六字心法口诀。

程颐认为,

道心就是天理,

人心就是人欲。

朱熹也在《中庸章句·序》中有论述:

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

虽然朱熹也认为心是一个东西,是虚灵不昧的,

但在具体论述是仍然是分成了两个,

道心统领着人心。

道心与人心

在修心刚入手的时候,

常有天理、人欲交战之感,

古人也是如此形容。

阳明先生的弟子徐爱根据老师的平日所讲,

发现了其中的不妥,

向老师请教,

有幸阳明先生的解答被记录在《传习录》中。

在王阳明看来,

把道心、人心分开来看,

并不是修行的入手处。

当我们把天理看成天理,

人欲看成人欲的时候,

两者就是矛盾的双方。

此时在你的心中有一个天理在,

有一个人欲在,

至于谁能战胜谁?

引《周易·坤》一句爻辞:

“龙战于野,

其血玄黄。”

两败俱伤是很有可能的。

因为我们无法去掉自己的私欲,

又把天理看成我们自己私欲的敌人,

所以打来打去往往结果是自己骗自己,

模糊二者的界限。

给私欲找理由,

认为某些私欲其实也是符合天理的。

或者天理是自己不可能做到的,

因此觉得天理应该降低标准。

这样下去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

就是不诚。

因为修心的目标达不到,

反而把心给修的不诚了。

而王阳明说诚是一切修行的起点,

如果自己还骗自己,

那还谈什么修行?

王阳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简单,

心就是心,

哪有分什么“道心”、“人心”?

只不过,

夹杂了私欲的心就是人心,

去掉了私欲的心就是道心。

在实际的修心过程中,

不要在自己的心之外再假设一个天理,

因为那个天理就是性的来源,

它是被灌注在我们灵魂的,

这就是所谓“公道自在人心”的出处。

只不过,

由肉体产生的私欲会干扰它,

那么,

把私欲控制到不对它产生影响,

私欲和天理就可以和平共处了。

修心,

首先要找到心,

格准它,

把握住它的性质,

循循然善诱之,

让它回归它的本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