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静雅 | ​办公室柿子红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2-10-17 发布于浙江




办公室柿子红




文/薛静雅

最近,我们办公室里的柿子红了。

十月七日,微雨,阴冷。林老师盛情邀请办公室同事去他的老家桥头胡林家村聚餐摘柿。

林家宅子位于马路边,两间半背东面西的三层街面房,道地院落居于屋后。东院阔朗,下沉于道地三四级台阶,梅杏榆柚浓荫匝地,葱韭菜芥碧叶葱茏。东北墙角处种有一棵高大的柿子树,枝干苍黑,曲屈有型,阔叶稀疏,时有飘零,枝条上垂挂着一吊一吊青黄相间又大又圆的柿子,树下枯叶遍地。

每到秋冬之交,我最喜欢徜徉于宁海的古村老屋。水墨青山环抱村子,潺潺碧溪穿村而过,疄疄田地野烟轻笼,粉墙黛瓦的低矮老房相簇相拥。残阳余晖下,那出墙的丹柿赤果,如灯笼般照亮小巷,照亮村庄。点缀在山水田园间的柿树,在秋冬往往能独木成画。我非常羡慕林老师能拥有这么大的一个院子,对这棵柿树更是中意。

巨大厚重的姜黄色树桩茶桌安放在道地北侧,茶桌打磨得滴滑锃亮,桌上摆着各种精致茶具。米黄色天幕帐蓬搭在高处遮风挡雨。满院黄绿青红作背景衬托着这个户外茶座。林老师爱好喝茶,对此定是花了不少心思。道地南边是一堆户外野炊灶具:单眼柴火大镬灶,三眼柴火铁炉子,煤气快灶,长桌案,砧板刀具,一应俱全。

临近午时,办公室同事全部到位。贤惠的燕子老师掌厨,其余女同事帮厨。燕子实在能干,围裙一系,烧菜烧火一人包下。她既要顾及锅里的菜,又要顾及炉膛里的柴火,却能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一时间烟火正旺,雾气蒸腾。帮厨们倒是手忙脚乱了:洗青菜的,水溅一身;择香葱的,泥沾罗裙;解蟹缚的,指被钳破。男同胞们负责摘柿子。林老师说必须全部摘光,一个不留,否则,一旦在树上红透软熟,就会成了鸟儿们的美食。真的是“霜天熟柿栗,收拾不可迟”啊!他们冒着如雾细雨摘起柿子来。先是架梯摘果,小岳岳爬梯攀摘,兵哥在下传接。摘完低处后,高处就用摘果神器摘。摘满几大箱,只剩伸出墙外的几吊果实。

红烧猪蹄、清蒸鱼头、酱烩毛芋,煮花生、熬白蟹、炒花蛤,杂鱼、对虾、牛肉……燕子大厨烧了满满一桌菜。大家团团围坐,尽享美食,把酒言欢。饭后品茶,畅聊人生。林老师有着菩萨心肠,聊天时,他那看破红尘的智慧言论时常感染到听众。



















小龚老师今年刚毕业分配,她脸若银盘,眼似水杏,笑靥如花,娇音萦萦,被学生们称作衣袂翩翩的小仙女。上班才一个月,并且这一个月还经常放假,她与同事相处的时间很短。而这一次聚会,让她感受到了办公室同事的热情,消除了她与同事之间的陌生感。办公室有她的加入,老中青齐全,美丽与智慧并存,今后的三年奋斗定能和谐快乐!

聚会结束后,人手一吊柿子带回家。

第二天上班,林老师带了几箱柿子到办公室,放进柜子,嘱咐大家,等柿子红软,就可以吃起来。之后的工作日里,林老师不时打开柜子察看一番,捏到红软的柿子,就分给大家品尝。柿子清甜可口,清香淡雅,软绵多汁,略无涩味。“一个柿子十副药”,“每天一柿最能补心”,“一天一个柿,从头补到脚”,无人不感恩林老师的分享。

办公室柿子红,同事们笑开颜,真好!

记录于2022年10月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