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企名枪,产量足够装备800个师,是抗美援朝的大功臣

 怀旧書馆 2022-10-17 发布于广东

延安时期,毛泽东主席曾把冗长空洞的官样文章,比喻为“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对文风不正的形式主义积习深恶痛绝。

但是,1960年的时候,在看过一份长达8000多字的报告后,毛主席在批语中写道:“这个报告很好,使人越看越高兴,不觉得文字长,再长一点也愿意看...”

什么内容能让老人家如此喜爱?这就是鞍山市委关于鞍钢“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经验汇报。

两参,指干部参加生产,工人参与管理;一改,指改革不合理的管理制度;三结合,是在技术革新改造中,实行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者的结合。这是新中国工业企业管理上的一个创举,主席将其纳入了著名的“鞍钢宪法”,在全国大力推广。

两参一改最早是由庆华工具厂、建华机械厂和华安机械厂三家兵工厂探索出来的,又称“三华经验”;三结合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创造。来自“共和国长子”东北的这些重点企业的经验,源于实践、除弊革新,主席当然越看越爱看。

这些企业,当年都是响当当的行业龙头。就拿庆华来说,这个曾经的国家“第一枪厂,对抗美援朝可是贡献巨大,建国后的第一个拳头产品,就是在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同时,由毛主席亲自命名的50式7.62毫米冲锋枪。

庆华厂的前身是张作霖创建的东三省兵工厂,日伪时期是“奉天造兵所”,抗战后是“九〇兵工厂枪所”,东北解放后改为“51兵工厂枪所”,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为防备美军轰炸破坏,从沈阳迁移到黑龙江北安,改名庆华工具厂,对外代号626厂。​

北安位于寒冷荒凉的北大荒腹地,庆华厂的迁入,比王震带领铁道兵复员官兵开发北大荒要早的多。

文章图片1

一听要从大城市沈阳,到蚊子盖天野狼遍地的地方去,没几个人愿意。厂长尚耀武这样做动员:我说,咱们是干啥的?造枪的还怕狼多?多了有肉吃啊。有人说北大荒不养女人,我告诉你们,咱们兵工战士是英雄,不仅能造出好枪来,也能让北大荒出又白又胖的女人。

庆华是真正的艰苦创业,一直到八十年代,工人住的都是当年刚来时盖的老房子。建国初期,对兵工企业的要求是“先生产,后生活”,兵工企业的职工生活条件很苦,就是凭着“后方多流汗、前方少流血”的一股劲,干部工人日夜苦战,在1950年6月,就制造出第一批成品枪2826支,未入库即起运入朝。

苏联援助中国的PPSH-41冲锋枪,也就是50式的原型枪,在此之前已经装备了19兵团等第二批入朝部队,随着国产五〇式的列装,朝鲜战场上就有了我们在老照片上看到的两种型号,配71发弹鼓的是原版波波沙,配35发弹匣的是国产波波沙。

文章图片2

这时,正值志愿军从运动战转向阵地战,大量弹药口径统一的冲锋枪,代替汤姆森和斯登式等杂式装备,成为志愿军在阵地防御中近战夜战的利器。使用弹匣供弹的国产波波沙更轻,也更适合我们中国人的身体特点,因此立即受到前线志愿军的普遍好评。

庆华博物馆有一封前线来信,和庆华名枪一样,堪称镇馆之宝,这封署名“志愿军某部全体战士”的信是这样写的:

'在一次战斗中,我们使用你们厂生产的冲锋枪,把敌人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你们制造这样好的武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荣,也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但革命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在远离祖国的朝鲜战场,日夜想念你们,不知是谁制造的冲锋枪,也不知你们叫什么名字。所以,请把造枪工人同志的照片寄来,让我们全体志愿军战士看看,是哪些工人同志制造冲锋枪……

文章图片3

随信还寄来了数万块钱(旧人民币),那时部队还是供给制,是战士们用菲薄的津贴凑起来的。厂领导认真拍好相片,写了回信,把钱一起寄了回去。

一线战士是武器最权威的检验员。全厂深受鼓舞。很多班组为了加班加点,一天工作10个小时,有的新工人没有宿舍,就睡在厂房里,新老兵工战士昼夜苦干,满负荷运转,终于在短期内就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抗美援朝战场武器和弹药的损耗远超以往,以上甘岭为例,美韩军发动“摊牌作战”的首日,对守卫537.7和597.9两个高地的志愿军135团(英雄黄继光所在部队)两个连,先后用了10个连的兵力实施进攻,战况空前激烈,仅仅10个小时的战斗,志愿军的弹药就全部打光,当时的冲锋枪一个基数是140发,上甘岭一线连队战前普遍储备了8到10个基数。由于与后方联系中断,无法补充,地表战斗人员不得不退入坑道坚持。

守备537.7高地的1连,38支波波沙打坏了31支,6挺转盘轻机枪打坏5挺,45支水连珠步枪打坏37支;

守备597.9高地的9连,36支波波沙打坏29支,6挺转盘轻机枪同样打坏5挺,45支水连珠打坏38支,两挺郭留诺夫重机枪全部打坏。

至于两个连留用的美制武器,1挺重机枪,2支汤姆森和16支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早早就全部打废。

文章图片4

苏制武器历来以结实可靠著称,可见朝鲜战场的酷烈,而这才是上甘岭战役的第一天。

那么庆华厂总共造了多少支50式冲锋枪呢?到1953年年底的两年半的时间里,共出厂36.8万支,作用之大,堪称举足轻重。1952年后,志愿军每个步兵班里至少有4-5支国产或原装波波沙。

抗美援朝结束后,庆华厂又以PPS-43为蓝本,仿制出54式冲锋枪,在东南沿海反蒋特窜犯、西藏平叛和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屡建功勋。“”仿43式“和54式冲锋枪,在六七十年代曾大量装备全国民兵,成为“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的时代象征。

文章图片5

至于仿AK-47的56式冲锋枪,那是庆华厂享誉二十世纪的里程碑作品。

在漫长的岁月里,庆华厂总共为国家生产了900多万支各种枪支​,其中军用制式枪械足够装备800个师。

庆华厂已破产重组,但她在共和国最艰难时期建立的不朽功勋,和已变成北大仓的北大荒紧紧相依,永远是矗立在黑土地上的一座丰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