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同契》又称《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所著,被奉为“丹经之祖”,因其文字艰难晦涩,又被称为“天书”。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意思是与《周易》理论是契合的。《参同契》融汇了周易、黄老、丹火三家之理而会归于一,不仅是道家养生的理论源头,还是中国古代化学、药物学、天文历法等学科的发轫之作。《参同契》在中华文化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古人更直指《参同契》是千古丹经之鼻祖。不光是修身养性,《参同契》既是哲学又是科学。现在西方人研究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史,把《参同契》看成是化学、地球物理、天文等等学问的重要源头。只是我们中国人反而容易忽略了这一本书,原因之一就是这本书实在很难研究。《参同契》历代注家很多,但真正能参透此书者寥寥无几。 上个世纪80年代,南怀瑾先生就曾对《参同契》进行过讲解,后来其讲解的辑录被整理成《我说参同契》,可以说是除了《论语别裁》之外,南师最有分量的作品了。 虽然名字叫《我说参同契》,但是南师在讲解的时候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并且有很多独到的个人观点,照顾到很多人对周易、道家、丹道的了解程度不一,因此由浅入深,最后完成对儒释道三家的一体共论。 《我说参同契》共计80讲,老版本分为上中下三册,新版本现在也有上下两册的,选取了清代朱云阳真人所注的《参同契阐幽》作为底本。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周易参同契》就是中华文化的无极天书,想读懂这本天书,得先详细阅读南怀瑾的《我说参同契》,实为对中华文化的一次概括性论述。 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为人所关注,如何修身养性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参同契》依托的正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两宋时期理学家周敦颐、邵雍、朱熹等都非常重视此书。在本世纪30年代初,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人若能取法天地之象,居心恬淡,无为自然,则人与自然混融,继而神气相恋,阴阳合和,阳升阴降,坎离相交,循环往返,周而复始。现在很多人推崇西方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落后的,如同《楞严经》所说的:“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其实中华文化需要承扬,幸得南怀瑾先生为我们再度开启了这扇中华文化认知的大门,帮我们掸去中华文化积累百年的尘埃。喜欢传统文化的,可以好好读一读南怀瑾老师的《我说参同契》,不但能领略古人非凡的哲学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实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