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维:偏执的美学 | 诗客观点

 置身于宁静 2022-10-17 发布于浙江

偏执的美学

文_潘维

图片

潘维

只有一个陈律,一个单纯的、极端的、牧师味的陈律。迄今为止,他被固定在一个唯一的座标点上:杭州。一座美得让人失魂的城市,连鲁迅也心存恐惧。陈律出生在一个有教养的家庭,大学期间开始写作,进过机关,办过公司,做过编辑、记者。他很少旅行。杭州,几乎给了他全部的人生欲望。

美就是谜,耐心和智力才能领悟其中奥妙。汉语史上,持有唯美品质的诗人并不多见:王维、李煜、周邦彦、姜白石……当然,北宋西湖边的林逋也算是典型:种梅养鹤、“暗香浮动”,用细碎小巧的笔法写一些幽静的事物。陈律和他相邻,有审美洁癖、题材狭窄,但在道德感上,陈律却显出了现代性的颓废。重要在于他们都贯穿着纯正的本土心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怀疑,都源于个人喜恶,而诗恰恰站在偏执一边。

这是陈律的第一本诗集,我和他十几年的友谊意味着我是他写作历程的见证。他对诗的要求相当严肃、苛刻。他认为诗必须是一种技艺。他是一个懂得如何处理题材的诗人,在难度上精雕细刻体现着汉语的创造力。时间早已告诉我们,诗集要薄,因为反复的阅读会使它自然增厚。陈律默默无闻,然而,长期的专注、勤奋,终于有了报偿:一本优秀诗集的诞生。其中,使我感受到了对隐秘激情的冒险:罪孽也散发着迷醉的月光气味。有几首已相当完美:《古代中国的教父》、《回家》、《吸血鬼》。“吸血鬼”这一形象他写了几年,一稿又一稿,最终完成了这首308行的长诗。对当代诗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异端,又无疑是一篇杰作。这是一首关于阴暗之美的诗:精致的情欲、春夜的虚空和江南背景“金缕玉衣”般编织在一起。他在词语想像力的边缘行走,可以清晰地听见宋词的绮丽音韵深厚的回响。虽然,陈律的紧张、色情混合着略带邪恶的宗教感,但他尚未被咒诅。“入佛界易,进魔界难”,很显然,他无法摆脱享乐者的悲剧意识。他认为自己的诗是一块蓝色质地的水晶,也许,映照出的却是一种少年情结。他把这首诗献给了东坡的弟子秦观——一位纤巧的修辞主义者,也许是陈律的前世。

陈律的抒情诗可分为三种题材,一是阅读的反应,二是描写风景的,三是冥想类的。如同他热爱的诗人卡瓦菲斯,陈律也是在经过多年努力后才找到自己声音的。他缺乏时代性,

而我想要提出的,相对于“时代性”,“时间性”才是艺术的本质,也是灵魂的国度。我一直认为,写作就是批判,一首诗的写作过程就是自觉判断、选择的过程,包括对社会、文化的思考。一个有高度技巧的诗人必定有强大的心智。陈律正视自己的局限,恰是这一点,使他承继有序,在深度上成就了诗。

诗现象的繁荣并不能印证汉语的活力。相反,浮光干扰了诗坛的视线和良知。但陈律的才华足以原谅这一切:

几天后,这群扎绿辫子的男孩

将出落成一些英俊青年

在更灿烂的春晖中摇曳,眺望远方群山

并开始问候父母,彼此亲密交谈

(选自《竹园》)

一首诗是秘密接头暗号,在人群中发现同类。更奇妙的是,如果诗是毒药,却会让人对现实的毒产生抗体。诗的救赎力量不言而喻:是对个人心灵的修炼和对现实惯例的解放。我一直相信,对一个优秀的诗人来说,诗全方位地在显示它的正面作用。必须承认,我,陈律,以及这个年代的写作,基本上是为一种社会的核心阶层——中产阶级服务的写作,诗因此影响着文明的质量。

无论我们的写作初衷和目的怎样遭到误读,但写诗给我们带来了内在满足。同时,对那些现实已对他们已构不成快感的人,给予他们更隐蔽、复杂的秩序——汉语的时空。可以说,

陈律以他脆薄的敏感和纯洁的绝望,刺激了人们麻木的神经,安慰了日渐丧失意义的古老情感。如果陈律再删除这本诗集中的一部分诗,那么,也许他会显得更优雅、成熟。

2005.12.7 杭州

诗客观点

图片

潘维

1964年出生浙江湖州,现居杭州。著有诗集《潘维诗选》、《水的事情》、《梅花酒》等,获柔刚诗歌奖、天问诗人奖、《诗刊》年度诗人奖、首届两岸桂冠诗人奖、闻一多诗歌奖等十余奖项。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大学任教。国家一级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