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伯未,痛证的治疗

 北京润雨 2022-10-17 发布于辽宁

秦伯未,痛证的治疗

《谦斋医学讲稿》

十、痛证的治疗
今天谈的题目是“痛证的治疗”,包括头痛、胸胁痛、胃脘痛、腹痛、脊背痛、腰痛和四肢痛等。这些痛证,在临床上都以消除疼痛为主要目的,假如泻利的腹痛,伤寒的头痛和身痛,不以疼痛为主证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同时主要谈谈常见证候和一般治法,在前人的理论指导下,结合个人的一些临床体会,以期找出初步治疗规律,便于掌握运用。
中医对于痛证的发生,有一个总的概念:“不通则痛。”不通的意思是障碍,指气血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产生郁滞、冲逆和瘀结等病变,因而形成脏腑、经络等局部疼痛。这种因素包括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一般性质属于寒和热两类,因为寒则收引拘急,热则红肿,最易引起疼痛。在这两者之中,以寒痛比较多见,当其影响气血的时候,又以气分为早见。为此,诊断痛证应首先辨别寒热、虚实、气血。比如:得温轻减为寒,反剧为热;喜按为虚,拒按为实;初病在气,久病在血。但是寒邪久郁,可以转化为热,疼痛持续不止,能影响精神、饮食、睡眠而体力逐渐虚弱,因而又有暴痛多寒,久痛多热,暴痛属实,久痛属虚等等说法。这是前人观察痛证的经验积累,临床可以用来作为初步印象。
诊断痛证,主要是分辨痛的性质,一般分为疗痛、刺痛、结痛,切痛掣痛、胀痛、隐痛、绵绵作痛和时痛时止等。亏痛多属寒冷,刺痛多属瘀血,结痛多属痰食,切痛多属实热,掣痛多属风寒,胀痛多属气郁、积滞,隐痛和绵绵作痛多属虚寒,时痛时止多属气分和虫积。又痛处有灼热感的多为热证和湿热,有寒凉感的多为寒痰凝聚;喜用温罨的多为寒证和虚证,温罨更剧或手不可近的多为实热。这里包括了病因、时间和体质的强弱,说明一般痛证多属于局部,在辨证时须从全面代发,因而对患者的胖和瘦,平素的饮食起居,以及发病的昼轻夜重和昼重夜轻等,均在考虑之内。同时也必须结合兼让,如头痛的昏沉和眩晕,胃脘痛或腹痛的呕吐、泄泻和便秘。在严重情况下,还须注意面色苍白、手足青冷、心悸、汗出、气怯音微、不能出声等证。痛证是一个自觉症状,只有结合四诊,全面考虑,才能作出确诊。
《内经》上的《举痛论》,是关于痛证的专题论文,总结了十五例不同痛证的治疗经验,详尽地说明了病因病机。他认为:①痛证的发生与气血有密切关系,如气不通、气上逆、血满、血虚、血气乱等。②由于寒气引发的最占多数,如寒证有十二例,热证只有一例,寒热夹杂的两例。③诊断痛证应分辨脏腑、经络部位,如五脏、肠胃、冲脉、背俞之脉等。④应观察痛的性质及其不同兼证,如猝痛自止,痛甚不休,按之痛止,按之无益,痛不可按,相引而痛,和伴见的积聚、呕吐、腹满、便秘等。后人根据《内经》立论,有更多发挥,足供参考。
治疗方面,在不通则痛的理论指导下,一般认为通则不痛,故有“痛随利减”和“痛无补法”的说法。这里所说的“利”,即通的意思,不是攻下,王好古、薛生白均曾明白指出。主要是根据邪气的性质和受邪的部位,如受寒者散之,因湿者化之,在气者调之,以及通经、活络等,都是为了通利,当然攻便秘,下瘀血,痛证上也可使用,总之,是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由于痛证多实,以通利为主,故又提出了消无补法。实际上疼痛也有虚证,不能将补法除外。故程钟龄说:若属虚痛,必须补之。虚而且寒,则宜温补井行;若寒而不虚,专以温剂主之。”张石顽亦说:“表虚而痛者,阳不足也,非温经不可;里虚而痛者,阴不足也,非养营不可。上虚而痛者,心脾伤也,非补中不可;下虚而痛者,肝肾败也,非温补命门不可。”我认为虚痛应当用补,但痛证用补仍有通的意义,而且常与疏风,散寒、化湿祛爽等结合。必须理解,不论用通用补,有共同的目的,乃法除发病的因素,调和气血的运行,恢复脏腑的功能,这就不能强调一面了。
关于具体用药法则,首先应区别药物对某一部位的特殊效能。例如片姜黄止痛,常用于手臂,不用于下肢;乌药、木香止痛,常用于脘腹,不用于上焦。其次,重视药物的配伍关系。如良附丸用高良姜和香附,金铃子散用金铃子和延胡索,均是一气一血相结合。再次,使用适应药的同时,应留意禁忌。如理气药大多香燥,多用能耗气破气,又能伤阴伤津,尤其不宜于阴虚体弱患者;同时当适可而止,或减低用量,或选择力量较薄的,或与养阴药配合。诸如此类,前人均有丰富经验。至于中医究竟有没有直接止痛药呢?我认为在常用的止痛药内可能有。但是以急数目的来使用的时候,仍然应分析药物的性味和主要作用。如乌头止痛,重在逐寒温中;细辛止痛,重在辛散风寒;乳香、没药止痛,重在行气活血。另外,还有些特殊的用法。如威灵仙和千年健一般用治筋骨疼痛,我则将威灵仙用于血瘀痛经,千年健用于气滞胃痛。又如庵闾子很少使用,我常用来泡酒治疗下肢掣痛。均收到良好效果。这些在文献上都有记载,值得注意和发掘,以期提高疗效。


(一)头痛

头居人体最高部位,脏腑清阳之气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和主一身之阳的督脉亦均上至头部,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一般对于头痛证,李东垣认为“巅顶之上,惟风可到”,朱肱认为“三阳有头痛,三阴则无”,都从部位和经络连及外邪,是为外感头痛。假如五脏不平之气上逆,或浊阴不降,阻遏清阳上升,因而产生头痛,在《内经》称为“厥头痛”,所谓“头痛巅疾,上实下虚”和“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朱丹溪认为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有可吐者,亦有可下者”,便是内伤头痛。因此,临床上多分头痛为外感和内伤两类诊治:外感多实内伤有定有实:外感多用疏敌,内伤有补有温、有化、有潜镇、有清降等多种治法。

1.外感头痛     外感头痛,常见者为风寒、风热和湿邪三种。
(1)风寒头痛。指感冒风寒引起的头痛。初起感觉形寒头胀,逐渐作痛,牵及后项板滞,遇风胀痛更剧,并伴浑身关节不舒,鼻塞,精神困倦。舌苔薄白,脉象浮紧。这种证候多为外感证初期,但患者往往以头痛为主诉。可用疏风散寒法,以菊花茶调散(菊花、川芎、薄荷、荆芥、防风、白芷、羌活、细辛、僵蚕、甘草)加减。这方内多系祛风辛散药,兼有缓痛、清头目的作用。
(2)风热头痛。指受风热引起的头痛。痛时亦有胀感,见风更剧,严重的头痛如裂,伴有口干、目赤、面部潮红等证。脉浮数或洪数,舌苔薄黄。用祛风清热法,以桑菊饮(桑叶、菊花、薄荷、桔梗,连翘、杏仁、生甘草、芦根)加减。本方辛凉微苦,辛能散风,凉能清热,苦能降气,原治风温病身热咳嗽,所谓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故只适用于风热头痛的轻证。如果胀痛剧烈,伴有小便短赤,大便闭结,及唇鼻生疮等内热症状,当用黄连上清丸(黄连、黄芩、黄柏、山栀、菊花、薄荷、葛根、桔梗、连翘、花粉、玄参、大黄、姜黄、当归、川芎)苦寒降火,虽亦具有辛凉散热作用,总的效能偏重在里。
(3)湿邪头痛。指在雾露中感受外湿引起的头痛。痛时昏胀沉重,如有布帛裹扎,形寒,四肢酸困。舌苔白腻,脉象濡缓。这种头痛虽以湿邪为主,亦与风寒有关,故一般用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防风、藁本莖荆子、川背、生甘草),目的仍在疏表,使风湿从汗而解。但治疗外湿以苍术最有效,既能化湿,又能发汇,神术散(苍术防风、生姜、意白、生甘草)以苍术为君,佐以辛散风寒,用药最为亲切。
〔按〕外感头痛为外感病中症状之一,外感病以头痛作为主证治疗,均在初期。如果外邪不解,续增发热,虽然头痛仍存在,不应再作为主证。所以外感头痛的治法相同于外感病举篷了外感霜的治疗法则,就能治行外感头猪。前人认为治太阳头痛用独活、川芎,少阳头痛用柴机、黄芩,阳明头痛用升麻、葛根、白芷等为引,其实即外感病的辨证用药。
王肯堂曾说:“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猝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尤在泾也说过:“风热上甚,头痛不已,如鸟巢高巅,宜射而去之。”我以为外感头痛既由外邪引起,当以辛散为主,病在头部,应选轻扬之品,即疏散风邪,佐以缓痛,兼清头目,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因此,临床上可以采用菊花茶调散内的荆芥、防风、薄荷、菊花为基本药。偏于寒者加羌活、生姜,重者加细辛;偏于热者加桑叶,重者加黄芩;偏于湿者加苍术、藿香。也有兼目眶痛者加蔓荆子,鼻塞者加辛夷、苍耳子等。
关于一般外感头痛,不能离此范围。
外感风寒后,常使头部络脉气血流行不畅,所谓脉满则痛。所以朱丹溪强调头痛必用川芎,后人引“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来解释。但川芎辛温香窜,用不得当,反多流弊,非痛时胀闷兼有头皮麻木感觉者不宜用,尤其是血虚肝阳易升的患者不可用,用后往往引起眩晕。在适应证用之,用量亦不宜太重。有人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外感头痛,处方甚惬当,但川芎用至三钱,服后反增头晕欲吐。我就原方去川芎,并加钩藤二钱以制之,嘱其再服一剂,即平。相反地有人用辛散轻泄法治外感头痛不愈,常感晕胀难忍。我嘱加人川芎钱,服后顿减:这里说明了不是川芎不可用,而是必须用得其法。此外白让熏本等均为头痛要药,气味亦香燥耗散,使用时都应特别注意。前人用一味白芷名都梁丸,与川芎同用名芎芷散,均治偏正头风,不是一般的外感新病,当加分辨。
2、内伤头痛      内伤头痛,分为气虚、血虚、肝火、寒厥、痰浊几种。
(1)气虚头痛。指久病或过度劳倦等中气损伤引起的头痛,痛时悠悠忽忽,有空洞感,伴见少气无力,食欲不振,脉象能软。主要是中虚而洁阳不升,宜补中益气汤(黄低,党参、白术、炙草,当归、升麻、柴胡姜、枣)补气升阳法。
(2)血虚头痛。指失血、大病后及妇女产后、崩漏等血引起的头痛,痛自眉梢上攻,兼有晕眩,面色恍白,口唇、舌质色淡谈、脉象细弱。这是血虚不能上荣于脑,宜补肝养营汤(生地、当归、白芍、川芎、菊花、陈皮、炙草)滋肝养血,兼清头目。肝血不足,阴不敛阳,最容易产生虚阳上扰,头痛偏在两侧,眩晕更为明显,目胞酸重,怕见阳光,喜静恶烦,泛恶欲吐,睡眠不宁,严重的巅顶如有物重压,一般称为肝阳头痛。肝阳偏于热性,故平肝潜阳药多偏凉,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山栀、黄芩、杜仲、牛膝、夜交藤、茯神、益母草、桑寄生)。但由于基本上是血虚,进一步应养血治本,潜阳治标,可用驯龙汤(生地、当归、白芍、羚羊角、珍珠母、龙齿、菊花、薄荷、桑寄生、钩藤、独活、沉香)。凡血虚或由血虚发展到肝阳的头痛,往往兼见耳鸣、腰疼和腿膝酸软等肾阴虚证,及手心热、头部轰热等内热现象,所以亦常用生地、山萸、龟版、女贞子、丹皮等滋肾清热,同时禁用辛散药。
(3)肝火头痛。指恼怒等肝火上逆引起的头痛,痛时觉胀觉热,面红,头筋突起,伴有口苦口干、暴聋、便闭等证,脉象弦滑或弦大而数。这种头痛多属实证热证,即使由血虚引起的,在这情况下也以清肝降火为先,可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生地、当归、黄芩、山栀、木通、车前、柴胡、甘草:方中柴胡虽有疏肝散火作用,但正当肝火上逆时候,开散药终须慎用:当归辛温,性亦上升,改用赤芍为准。
(4)寒厥头痛。指肝经寒气上逆引起的头痛,也称厥阴头痛”。痛时脑户觉冷,畏风,常欲蒙被而睡,面容惨淡优郁,伴见呕吐清涎黏沫,四未不温,脉象细弦或沉繁,舌苔白滑。治宜温肝降逆法,吴茱英汤(吴宽,生岩,人参红)加入当归、肉桂助其春生之气。还有一种寒性头痛,巅顶连及前额特别怕冷,痛亦偏在巅顶前额,并不刷烈,得温轻减,脉象沉细虚弱,称为阳虚头痛。由于肾阳不足,督脉虚寒。治宜温肾扶阳法,有由饮熟地、山萸、山药,附丁、肉桂、鹿角胶,当枸杞、菟丝子、杜仲)加天麻。
(5)痰浊头痛。指痰湿浊邪阻滞中焦引起的头痛,痛时昏晕,伴有胸膈满闷,呕恶痰诞,舌苔白厚黏腻,脉象活滑。这种头痛由于爽湿中阻,阻遏清阳上升,与气虚的清阳不升有根本上的区别。治宜健脾化痰法,用半夏天麻白术汤(半夏、陈皮茯苓、干姜、泽泻、天麻党参、黄芪、白术、苍术、神曲、麦芽、黄柏)加减。本证亦名痰厥头痛,故主要是化痰。痰的形成由于脾胃虚弱,气机不利,湿浊不化,故佐以健中利湿,理气消食。
〔按〕内伤头痛可分虚和实两类:虚证发作缓,实证发作急;虚证多兼晕,实证多兼胀。其中虚证以肝阳为常见,实证以肝火为常见,说明肝病与头痛有密切关系。气虚和痰浊的头痛,主要由于清阳不升,但一为中气不足,一为痰浊阻遏,根本上虚实不同。这些证候的基本药物:中气虚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升麻;肝血虚用当归、白芍、阿胶、潼蒺藜、枸杞子,兼肾阴虚者加生地、龟版;肝阳用白芍、白蒺藜、菊花、钩藤,牡蛎、桑麻丸;肝火用白芍、黄芩、夏枯草、菊花、石决明,火重者加龙胆草,兼便秘者用芦荟;肝寒用肉桂、当归、细辛、吴萸,生姜;痰湿用苍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南星、枳壳、天麻之类。
曾治一人,年近七旬,突然头痛如裂,张目便晕眩欲倒,胸中烦闷,呼吸短促,脉象浮大而数。因患者平素多痰,检阅前方多用平肝化痰,辛凉清泄,已经五日,不见轻减。我认为病非外感风湿,又无发热,脉不相符。明属肾阴不足,肝阳化风上扰。呼吸气促亦由肾气不纳,不同于痰喘。因据前人所说下虚上实之候,即拟滋阴潜镇法,用生地、麦冬、龟版、阿胶、白芍、丹皮、钩藤、真珠母,另用羚羊角一钱煎冲。两剂后逐渐轻减,调养半月始痊。

又治一中年男性患者,经常头痛,恼怒即发,感日亦发,服辛敬轻剂便止,但反复发作,深以为苦。诊其脉沉弦带数,舌质边尖稍红,性情急躁夜寐不发。据述在头痛、心烦、失眠时候,饮白酒少许亦能缓解。我诊断为肝经郁火,恼怒则火升散痛,感风则火不得泄亦痛。稍与辛散或饮酒少许而轻诚者,因火有发越的机会,正如《内经》所说“木郁达之,火郁发之”,但治标不治本,所以不能根除。拟方用白芍、柴胡、薄荷、丹皮、山栀、黄芩、青黛、绿梅花、枳实、生甘草,从肝经血分透泄伏火。五剂后,头痛减,睡眠渐熟。继服五剂,隔两月未见头痛复发。

有不少头痛患者,经西医诊断为神经衰弱,中医治疗一般用滋补药。我在外地治一女同志,年三十五岁,体力尚健,患头痛六载,偏在两太阳,遇工作紧张更剧,夏季亦较严重,睡眠多梦,脉象弦滑,饮食、二便、月经均正常。我诊为肝阳上亢,即用桑叶、菊花、白芍、白蒺藜、钩藤、竹茹、牡蛎、蔓荆子、荷蒂等。服四剂来复诊,头脑清醒,只日中阳盛之时感觉不舒。并谓几年来服药数百剂,没有吃到这样便宜的药,也从未有过这样效果。

高血压证见头痛,大多从肝治,收到良好疗效,这是指一般性的。这些从肝脏治疗的高血压头痛,多数伴有脉弦等肝症状;相反地,如果诊断为高血压而肝病症状不明显甚至出现别脏症状的,便不能固执常法。我曾治疗一男性患者,年五士三岁,患头痛二十多日,经西医院检查血压偏高外无其他病征。切其脉象滑缓,舌普薄白而不腻。询知头痛不刷,但觉昏沉不舒,见风更其,纳食呆钝,怕进油腻,腰背时觉酸困。因诊为肾阳不是,脾运不健,清阳不能上升,用真武汤加味处方:附子、白术、茯苓、白芍、枸杞、细辛、天麻,陈皮、生姜。服后渐安。
再谈两个比较特殊的头痛证,头风痛和真头痛。
(1)头风痛。头痛经久不愈,时作时休,一触即发,往往在天气变化,发风的前一天痛甚,至发风的一天痛反少愈。其他恼怒、烦劳和情志抑郁等均能引起。有偏头风和正头风之分。发时一般剧烈,痛连眉梢,目不能开,眩晕不能拾举,头皮麻木。此证多由素有痰火,复因当风取凉,邪从风府入脑,郁而为痛,可用消风散(羌活、荆芥,防风、釜香、厚朴、僵蚕、蟑衣、人参茯苓、陈皮、甘草)茶调内服,并用透顶散(细辛、瓜蒂、丁香、冰片、麝香、糯米)搐鼻。
(2)真头痛。头痛,脑尽痛,手足青至肘膝关节。前人认为脑为髓海,真气所聚,受邪后不超过十二小时死亡。急灸百会穴,并进大剂参附,可望十中生一。但兼见天柱骨倾折的,终难抢救。
〔按〕真头痛一般认为难治,本人缺乏临床经验。头风大多经年累月,亦为顽固证。由于原因错杂,不能单纯用一种方法,常用药如川芎、白芷、羌活、防风、细辛、藁本、黄芩、僵蚕、胆星、天麻、全蝎等。我治一女性患者,年二十九岁,因野外工作,得头痛证已八年,每逢变天或多用脑力即发,发时脑户觉冷,不能见风,常用头巾包扎,口多清涎,脉象沉细。即用前药去黄芩加吴萸,羌活改为独活。半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又去吴萸、防风、全蝎,加当归、桂枝。一个月后全愈。本来月经来时量少色紫,亦获正常。
前人对于头风痛也有认为风淫火郁,采取轻清凉泄治法。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里多用桑叶、菊花、蔓荆子、丹皮、山栀苦丁茶、钩藤,迸一步加入生地、白芍、归身、枸杞子,潼沙苑等滋养肝肾。这种治法与肝阳、肝风头痛相混,故徐灵胎评为:“头风之疾,轻者易愈,其重者风毒上攻,络血横逆,重则厥冒,久则伤目,必重剂并外治诸法,方能有效。”但叶天士也重视气血瘀痹,采取虫蚁一类药入血中搜逐,攻通邪结。尝用细辛、半夏、川乌、全蝎、姜汁,又用川芎、当归、半夏、姜汁、全蝎、蜂房,并指出表刻风池、风府和艾灸等外治法。(见《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说明头风痛当分经重南有只在。一般头风痛很少用滋柔清泄。

(二)胸胁痛
胸痛和胁痛是两个症状,因为两者的病因病机大致相同,发病时又常互相影响.所以合并讨论。但是华竞部位各异,治疗不一样,不能因而含混。
胸、胁痛在外感和内伤病中都能出现,如伤寒少阳病及咳嗽、水饮、积聚等杂病均有本证。如果作为一个主证来说,则以内因为多,主要为气滞和瘀血两种,其中气痛尤为常见。
1.胸痛    先谈胸痛。膈之上为胸,胸为心肺部位,心肺为两个阳脏,所以胸中是清阳所聚的地方,也称清旷之区。喻嘉言曾说:“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设地气一上,则室塞有加。”这里所说的地气是指中焦寒气和浊气,中阳不振而寒浊之气上犯,或寒浊之气上犯而使阳气不宣,统称阴邪上干阳位,能使产生痞痛等证。这是前人对于胸痛的认识,在临床上也证实了这理论的可靠性。
(1)气滞痛。痛时胸闷痞结,短气不利,时缓时急,严重的胸痛彻背,背痛彻心,痛无休止,不得安卧,脉象沉迟或弦紧,舌苔白腻。这种胸痛多由寒邪上逆,胸阳痹阻,故《金匮要略》称为“胸痹”,主张通胸中之阴,用栝蒌薤白白酒汤(瓜篓、薤白、白酒);寒重或挾有痰浊的,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蘸白、桂枝、厚朴、瓜菱)和栝荟雍白半夏汤(瓜荟、薤白、半夏)。
(2)瘀血痛。瘀血胸痛以外伤及久咳、努力别气引起的为多,吐血早用凉血、止血药,亦往往使离经之血内阻作痛。痛如针刺,呼吸尤刷,手按不得缓解。这种瘀痛多因络道不通,气行不利,治法以祛瘀、和络、理气为主,用旋覆花汤(旋覆花、新绛、葱管)。方内新绛系用猩猩血染成的帽纬,近已少有,可用藏红花代替。还有桃仁、归尾、郁金、枳壳等活血行气药,均可使用。

〔按〕痹者闭也,所说胸痹实际上是是一个胃寒证,因胃中受寒而影响胸中阳气郁滞。所以《金匮要略》用通阳法而不用扶阳法,用散寒、理气、化痰等药而不用补药,总的目的在宣通胃气而不在止痛。临床证明,胸痹患者多因受寒后发,不能吃生冷东西,并伴见噎塞、嗳噫和食呆等证。用薤白为主药,取其味辛苦温,能温胃散滞气,用来加减的枳实、生姜、厚朴、橘皮等也都是和胃之品。叶天士治胃病极其赏用,赞扬薤白宣阳疏滞,不伤胃气,称为辛滑通阳法。兹录《临证指南医案》里一方作为处方举例:“薤白、炒瓜蒌、制半夏、茯苓、桂枝、生姜汁。”在这基础上,气逆嗳噫者加陈皮、枳壳,胀满噎塞者加厚朴、郁金。但胃气虚寒患者不宜薤白,服后往往噫气不止。
胸痛中有属于心脏病引起的,痛时偏在左侧,有如针刺,重者牵及肩臂内侧作痛,常有胸闷气室,呼吸不畅,稍有劳动即觉心慌心悸,脉象或数或迟或代,多不规律。《医学入门》上有“悸痛”证,指出“内因七情,心气耗散,心血不荣,轻则怔忡惊悸,似痛非痛”,《证治汇补》上也说“胸中引背膊内廉皆痛,心火盛也”,均指出了其病在心。这病证的轻重程度不一,主要由于心主血脉,心气不足,营行障碍,故治疗必须从心脏着手。我常用人参、丹参、生地、麦冬、桂枝、阿胶、三七、郁金、檀香、血竭、藏红花等作为基本药,扶心气,活心血,随证加减,效果良好。亦可的用薤白、瓜蒌之类,并结合枣仁、茯神、龙齿等安神,手臂疼痛较剧者同时内服大活络丹,但均不是主要药。本病治疗比较困难,《内经》称为“厥心痛”,详见《灵枢·厥病》。
血瘀络道的胸痛,除损伤外多由他病传变,必须根据原来的病证加入和络之品。例如咳嗽不止,增加胸痛,即在治咳方内加人和络。一般先从气分影响及血,故和络又常与理气同用,基本药为红花桃仁、郁金、积壳橘络、乳香等。凡络痛多有一二处,痛如针刺,以咳张吸气时最为明显:假如一片作痛,痛无休止,或兼有痞满等证,应考虑其他原因。
2.胁痛两胁为肝、胆两经循行的部位。因胆附于肝,即气又易于横逆,促使胀满作痛,故胁痛多属肝病。一般亦分气痛和瘀痛两类:
(1)气痛。多由恼怒、郁结等情志失调,发时右胁先痛,时痛时止,经久则影响左胁,亦能影响胸膺、背部均痛,不便转侧,妨碍呼吸,咳嗽尤剧,有胀滞感,伴见胸闷太息,或得暖气稍舒,脉象多弦。治宜疏肝理气法,用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香附、川芎、枳壳、陈皮、甘草)。气郁经久化火,兼见烦热、口干,脉象弦数,用清肝汤(白芍、当归、川芎,丹皮、山栀、柴胡)。如果胁痛悠悠不止,两目肮肮,心怯惊恐,为肝血不足现象,用四物汤加柴胡、青皮。
(2)瘀痛。胁痛如刺,痛处不移,按之亦痛,但轻加按摩则略觉轻减,脉象弦涩或沉涩。瘀血胁痛的形成,当分两种:一种由肝气郁结,久而不愈,血随气滞,所谓初痛在气,久必及血,瘀阻经络,着而不行;一种是跌仆斗殴损伤,瘀停胁肋,比较急骤严重,痛亦剧烈,皮肤出现青紫伤痕。治法均宜活血行瘀,但前者须在行气的基础上祛瘀通络,用柴胡疏肝散加桃仁、红花、当归须之类;后者当以逐瘀为主,用复元活血汤(柴胡、当归、红花、桃仁、大黄、穿山甲、天花粉、甘草)。滇三七能祛瘀生新,为伤科要药,可磨粉另服,或先用成药七厘散和云南白药。
〔按〕
治疗肝气胁痛以硫肝为主,疏肝的药物以柴胡、青皮入肝胆经,善于散邪理气,最为多用。前人曾说胁痛只需一味青皮酷炒,煎服或作粉剂均有良效。但是肝为刚脏,非柔不克,疏气药常用重用,能耗气耗血,对于肝脏不利。叶天士谓柴胡劫肝阴,上孟英并认为劫肝阳,虽然未免言之过甚,但亦不可忽视禁忌。有人滥用柴胡治胁痛,不仅疼痛不止,更引起目赤、咽喉肿痛,可引为前车之鉴。我认为青皮疏肝行滞气,柴胡舒肝解郁,兼有升散作用,均为胁痛良药,问题在于分辨新病、久病,证情轻重,体质强弱,适当地使用和配合。为此,本证的基本处方以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甘草)较为妥善,除积实改用枳壳外,理气的青皮、金铃子,养血和血的当归、川芎,清热的丹皮、山栀,均可随证加入,即使一般瘀痛,也可在这基础上加入桃仁、红花等。
跌仆损伤的血瘀作痛,不限于胁部。复元活血汤用柴胡引经,因为肝主藏血。大概瘀痛的常用药为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地鳖虫、乳香、没药,痛在腰、胁者加柴胡,在胸部者加郁金,在腹部者加大黄。
近来对于肝炎的治疗,一般亦用疏肝方法,我亦常用白芍、丹参、青皮、柴胡、香附、郁金、金铃子、枳壳等一类药物。但必须注意几个问题,肝气阻滞络道固然能致胁痛,痛久也能使络道瘀结;另一方面,血虚不能养肝易使肝气横逆,肝气横逆也能使肝血受损。临床上遇见的肝炎大多有较长的病史,而且也有感到极度疲劳的,这就不能单从疏肝治疗。同时肝病最易影响肠胃,在肝炎证上往往出现食呆、腹胀、嗳噫、失气、大便或溏或秘,治疗时或肝胃兼顾,或先治肠胃,应掌握先
后、缓急的步骤。
右胁期门穴处隐隐作痛,逐渐胀痛增剧,不能转侧,手不可按,甚至呼吸不利,寒热,为肝痈初期。多由饮酒过多,忿怒优郁引起,可用柴胡清肝汤(生地、当归、白芍、柴胡、黄芩、山栀、天花粉、防风、牛蒡、连翘、甘草)。不愈能化脓,痛处膨满,皮肤出现紫红色,咳吐脓血,或并发剧烈腹痛,便下脓血,可于前方内减去防风、牛蒡,加鱼腥草、败酱草、芦茅根等。

(三)胃脘痛
胃主受纳和消化饮食,以和降为贵,胃痛的主要原因便是不能和降。引起不能和降的因奈,有受寒、停湿、湿热瘀。饮食失调、情志郁结和本身虚弱等,其中以胃寒、胃气和胃虚最为多见。
治疗胃痛不能把胃孤立起来看,因为消化功能眸胃有密切关系。胃主纳,脾主运,胃士降,牌主升,将当通,当守,两者的性质不同,但作用是统一的,因此脾和胃称做表里,诊治胃痛应从脾胃两方面考虑。又因五行相克规律木能克土,肝气横逆往往犯胃克脾,所以对于胃痛中气痛一证,特别注意到肝,有肝胃气痛的名称。这是中医理论的特点。必须理解中医对胃和肝、脾的认识,才能确切地运用中医法则治疗胃病。
现在就常见的几个胃痛及几个类似胃痛的证候,分述如下。
1.胃寒痛指饮食生冷和直接受寒气引起的胃痛。骤然胃脘作痛,喜手按及饮热汤,痛势无休止,伴见呕吐清水,畏寒,手足不温,脉象沉迟,舌苔白腻。这种胃痛由于中焦受寒所致,属于实证,治宜温中散寒法,用厚朴温中汤(厚朴、豆蔻、陈皮、木香、干姜、茯苓、甘草)。经常受凉即发,可用肉桂粉一味开水送服。如兼饮食不慎,寒食交阻,疼痛更剧,可酌加神曲、山楂等帮助消化。
2.胃气痛    指气机郁滞引起的胃痛。胃脘胀痛攻冲,胸闷痞塞,得暖气稍舒,或伴腹部亦胀,大便困难等,脉象弦滑。这种胃痛纯属胃不和降,治宜行气散滞法,用香炒枳术丸(木香,砂仁、枳实、白术),较重的结合沉香降气散(沉香、香附、砂仁、甘草)。胃气作痛很多由肝气引起,多伴肝气症状,如胁满胀痛,时有太息,并多发于恼怒之后,或有情志不遂病史,可于前法内参用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川芎、香附、陈皮、枳壳、甘草),或用调气汤(香附、青陈皮、藿香、木香、乌药、砂仁、甘草)。凡由肝气引起的胃痛,经久不愈,极易化火,宜辛泄苦降法,用化肝煎(白有、丹皮、山柜青皮、陈皮贝母泽泻)结合左金丸(黄连、吴萸)。
3.胃虚痛    此证着重在脾,多偏于寒。痛时常在空腹,得食或温暖缓解,件见泛酸,畏冷喜暖,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细无力,或见虚弦。治宜温养中气,前人提出过许多方剂,本人主张用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白芍、炙草、姜、枣,饴糖)加减。本证的形成,主要由于脾阳衰微,中气薄弱,但可以从寒痛、气痛经久不愈转变而来,并常因受寒、气恼等反复发作。在脾胃本身虚寒的情况下,也能呈现消化不良等症状,必须认识本证基本上是一个虚寒证,不能和其他胃痛混淆。
〔按)】胃寒痛多由受凉和饮冷引起,痛时常兼恶寒或呕吐白沫的,可于一般处方内加人紫苏或吴萸,一则散寒,一则降逆,均有温中作用。但在虚寒胃痛出现恶寒或呕吐白沫,宜用桂枝不宜用紫苏,用吴萸亦宜与党参结合。这里说明了胃寒痛和胃虚痛同样有喜温喜按等寒证症状,须分虚实治疗。比如说,治寒痛用大建中汤(川椒、干姜、人参),治虚痛用香砂六君子汤(木香、砂仁、党参、白术、甘草、茯苓、半夏、陈皮),当然也可以。严格地说来,实证用人参,虚证用香砂等,均应考虑。诚然,临床上胃痛证往往虚实夹杂,用药亦多兼顾,不能机械地划分,但主次必须明确。
胃气痛从肝胃治疗,以理气为主,这是常法。但理气药多辛燥耗伤气阴,尤其肝血不足、肝火偏旺的患者应当慎重。魏玉横的一贯煎(生地、当归、枸杞、沙参、麦冬、金铃子)在滋养中佐以疏肝,便是为伤阴作痛而设。我治一女性患者,五十七岁,有十多年胃痛史,经常发作,不能多食,口干饮水稍多亦胀痛,时吐黏痰,嗳气困难,大便秘结,舌质干绛,脉象细弦有力。诊断为肝血胃阴大伤,有转成关格的趋向,虽然中焦气滞兼有痰浊,不能再用香燥理气止痛。处方:生地、石斛、玉竹、白芍、瓜娄麻仁、绿梅花、乌梅、金橘饼。调理半月后逐渐轻减。
文献上有胃痈证,系内痈之一,初起中院微肿作痛,痈成破溃后呕吐脓血。并谓舌苔灰黑垢腻,经久不退,口甜气秽,胃痛隐隐,结喉旁人迎脉大,为胃脘发痈之候。痈已成寒则热如疟,脉象洪数,或见皮肤甲错。本人因对本证缺乏临床经验,仅提供参考,不作讨论。

(四)腹痛
人身背为阳,腹为阴,二阳脏位于膈上,三阴脏均在腹内。脐腹痛证多偏于寒。从部位来分,上腹部即中脘属太阴,脐腹属少阴,左右为少腹属厥阴,脐下为小腹属冲任奇经,一般多根据这部位结合病因和症状作出诊断。除上腹痛已详胃院痛外,兹分脐腹、少腹、小腹叙述如下。
1.脐腹痛。   脐腹虽属少阴,一般仍包括太阴及大、小肠。痛时多在脐腹周围,喜手按或温罨,伴见肠鸣,自利,饮食少味,消化迟钝,舌苔白腻等。这类腹痛,暴痛多由受寒或啖生冷引起,痛无休止;久痛则为脾肾虚寒,时轻时重。前者宜散寒和中法,用排气饮(藿香、木香、乌药、厚朴、枳壳、香附、陈皮、泽泻),寒重加肉桂,亦可用天台乌药散(乌药、高良姜、小茴香、木香、青皮、槟榔、金铃子、巴豆),但巴豆当慎用;后者用理中汤(党参、白术、炮姜、甘草),寒重者加附子。虫积痛亦多见于脐腹,其特征为时痛时止,痛时剧烈难忍,痛过又饮食如常,兼有形瘦和面色萎黄等症状。治疗有直接杀虫法,用化虫丸,(鹤虱、苦楝根、槟榔、芜荑、使君子、枯矾):安虫法,
用乌梅丸(鸟梅、细辛、桂枝、人参黄连、黄相、附子、干姜、川椒、当归)。
2.少腹痛   少腹属厥阴,病以肝气为多,痛时的特征均兼作胀,或牵及胁肋,得矢气轻减,治以硫肝理气法用金铃子散(金铃子、延胡)加青皮、荔枝核等。肝寒气带作痛者,兼有肢冷、脉脉细,或吐清水酸水,用当归四送汤(当雄故白细辛、通草、红枣)。若痛时下控睾丸亦痛,或多立即觉少腹痛,须防疝气,用济生橘核丸(橘核、金钤子、延胡,木香、厚朴、枳实、肉桂、海藻、昆布,海带、桃仁、木通)加减,散寒理气之中兼有软坚作用。
3.小腹痛    小腹属冲任二脉,小腹痛以妇科痛经病最为常见。痛经可分三个类型:一为经前痛,经前三四日或七八日内,先觉少腹胀痛,重的胁部和乳房亦胀,经将来时小腹亦痛剧,经行便逐渐消失;二为经行痛,经来时小腹急痛,经血涩少不利,逐渐量多,痛亦渐减,至经净痛始消失:三为经后痛,经前经行均无腹痛,经行二三日后量渐多,或七八天淋沥不断,开始小腹绵绵作痛,兼有下坠感及腰酸、疲乏等现象。痛经的腹痛,主要部位都在小腹,前二种属气滞、寒阻,瘀血内结,治宜调经饮(当归、香附、青皮、山楂、牛膝、茯苓)和延胡索散(延胡、当归、川芎、乳香、没药、蒲黄、肉桂)加减,其他如柴胡、乌药、红花、桃仁、五灵脂等理气、散寒、活血、祛瘀药,均可
适当加入。后者属气血两亏,不能固摄,宜胶艾四物汤(阿胶、艾叶、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甘草)加黄芪、党参益气,亦可加龙骨、牡蛎、升麻等固涩升提。
〔按〕腹痛证从部位、原因、症状等方面综合来看,可以找出一般规律,即:少腹痛多气属肝,脐腹痛多寒属脾肾和大小肠,小腹痛多瘀血属冲任二脉。因而有几个基本处方:气痛用疏肝理气法,当归、白芍、青皮、香附、延胡、金铃子;寒痛虚证用温运脾肾法,白术、附子、干姜、甘草,实证用疏肠散寒法,乌药、木香、砂仁、陈皮;瘀血腹痛用活血祛瘀法,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泽兰、延胡。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并且应考虑其他病因,适当地结合。例如气痛有寒可加肉桂,经前痛可加茺蔚子瘀痛挟寒可加艾叶,挟气可加香附;寒痛兼呃可加丁香,兼泄泻可加肉果等。至于腹痛热证,多见于伤寒、温病邪传中焦,大便秘结,很少单独出现。我尝治一中年患者,腹痛时缓
时急,自觉内热基重,但无烦渴现象,大便干燥,隔日一行,脉滑有力。因忆朱丹溪曾说:“腹中常觉有热而痛,此为积热。宜调胃承气汤。”即用炒大黄钱半,生甘草一钱,玄明粉一钱冲,加人木香八分,黄连五分调气清热。连服三剂,府行甚畅。痛随消失。这种腹痛,实际上由大便不杨引起,不能作为热痛。
又治患者腹痛绕脐,已近两年,检圆以前药方,多因病史较长,痛不剧烈,食少作胀,认为脾肾阳虚,投挂附八味和理中一类。我诊其脉沉弦有力,舌音自滑。询之无形寒怕冷,除大便窘迫,挟有黏沫,下时不爽外,亦无其他离苦。因此论断为小肠受寒,传化失职,当温通火脂。处方:肉桂、川椒、干姜、枳实、山楂、木香、槟榔。两剂后腹痛反剧,肠鸣,污下黏粪类便甚多,遂获痊愈。
脐腹痛中有腹部凹凸有形,拒按手不能近,甚则踡卧汗出,手足厥冷,《金匮要略》称为“寒疝”,用大乌头煎(乌头、蜜)。乌头辛热有毒,多服能使如醉状。我用大建中汤(川椒、干姜、人参)和椒桂汤(川椒、桂枝、小茴香、高良姜、吴萸、柴胡、青陈皮)加减,效果亦佳。
女性患者,三十八岁,每日早起面部浮肿,冬季更明显,月经后亦较甚。经来每月超前,色紫挟块,量或多或少,多时较为舒畅,少则反觉头晕,浑身不适。经行净后有四五天腹痛,兼下坠感,腰连两下肢亦酸痛乏力,手足冰冷不温,脉象沉细。患者就诊的目的主要为经后痛。据述痛时气力毫无,最为难受。我从症状分析,肝肾虚寒,冲任亏损,中气亦不能提挈。虽然经来色紫挟块,亦由血海虚寒所致,不同于瘀热。处方用熟地、附子、仙灵脾、艾叶、阿胶、藏红花、黄芪、白术桂
枝白芍、茯苓。先服十剂,无不良反应;再服十剂,经行量多,色转红,净后腹痛轻减,仍有下坠感,原方去红花加升麻调养。


(五) 腰痛
腰为肾之府,肾为先天,有强壮全身的能力,肾虚会使全身困倦,尤其腰部先有酸疼乏力的感觉。所以腰痛和肾有密切关系,临床遇见腰痛,首先应考虑到肾脏有无虛弱及损害等病变。但是全身经络从上走下,从下走上,都通过腰部。其中足太阳经在背部分为四行,对腰部的联系尤广,足少阴经本来是肾的经脉,从肾走腰更为接近:它如带脉环绕腰部,约束诸经,对腰痛证也极重要。这样,从内脏和经脉结合起来,可以清楚地看到腰痛的产生,在内脏以肾虚为主,在经络以足太阴、足少阴和带脉的感受外邪或扭伤为多。同时脏腑与经络有密切联系,肾脏精气不足可使外邪乘虚而人,外邪侵人也能影响肾气,说明肾脏实占重要位置。兹分肾虚、寒湿、扭伤三类:
1.肾虚腰痛
包括性欲过度,遗精滑泄,妇女崩漏带下,以及老年精气虚弱等引起的腰痛。这种腰痛多逐渐形成,初起但觉腰部酸软乏力,痛时绵绵隐隐,并不剧烈,常兼脊骨腿足酸痿,不耐多走多立,坐眠轻减,脉象细弱或虚微。由于肾为水火之脏,应分阴虚和阳虚:阴虚腰痛兼见内热心烦,头晕耳鸣;阳虚腰痛兼见神疲气短,畏寒溲频等证。治疗亦分滋阴补肾法,用大补阴丸(熟地、龟版、黄柏、知母、猪脊髓);扶阳补肾法,用煨肾丸(苁蓉、补骨脂、菟丝子、沙苑子、杜仲、牛膝、肉桂、胡芦巴、草薢、猪腰)。然腰痛经久,不时发作,大多阴阳两虚,宜大补精气,用无比山药丸(山药、熟地、山萸、苁蓉、鹿角胶、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杜仲、续断、牛膝、骨碎补、木瓜、草薢、肉桂、茯苓、泽泻、青盐)。疲劳过度亦有腰痛,休息后便复元,不属于肾虚范围。
2.寒湿腰痛     指感冒风寒,淋受冷雨,坐卧湿地等损伤经络引起的腰痛,痛时腰背拘急,转侧不便,有酸胀感,痛处觉冷,遇阴寒天气更剧,也有牵及一身板滞或两腿酸疼,脉象沉紧或沉缓,舌苔多白腻。治宜祛寒行湿法,用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防风、桂枝、细辛、秦艽杜仲,牛膝、党参、茯苓、甘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伤湿腰痛在《金匮要略》上称为“肾着”证,指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用甘姜苓术汤(炙章、干姜、茯苓,白术)。这是带脉感受寒湿,其特证为痛时多从后面牵连两侧,痛处常觉寒冷,有沉重感,故不从肾胜治疗,以温脾化湿为主。
3、扭伤腰痛  指强力举重、内挫受伤引起的腰痛。病起骤然,痛不能动,呼吸咳嗽困难。由于气血凝滞,治宜行气化瘀法,用通气散(木香、陈皮,小直香、延胡、白孔,务甲,甘
草)。
〔按]
腰痛应当以肾虚为重点,前人通过肾来治疗腰痛,多数是滋补真阴,温养直阳。例如:丹溪的青蛾丸(杜仲、补骨脂、核桃肉),东垣的补髓丹(杜仲补骨脂、核桃肉、鹿茸、没药),《古今医鉴》的壮本丸(杜仲补骨脂、东蓉,巴戟、小茴香、猪腰),《沈氏尊生书》的羊肾丸(鹿茸、小茴香、菟丝子、羊腰)等。它的主要目的是补肾,并根据肾为水火之脏,补阴必须静中有动,补阳必须动中有静的原则,用了苁蓉、补骨脂、鹿茸、菟丝子及杜仲、猪羊腰补养;照顾到止痛治标,用了小茴香、没药等。这是处方的一般法则,其他如熟地、山萸、鹿角胶、枸杞子等均可选用。
一般肾虚腰痛,痛不剧烈,劳累即作,无其他明显症状,我常用猪腰和杜仲煮食,效果良好。法用猪腰一对,洗净勿切碎,炒杜仲一两,加黄酒和盐少许,水两碗,文火焖酥,分两次将猪腰和汤服食。此系食疗方法之一,可以连服四五对多至十余对。
患者男性,劳动后忽觉腰部酸痛,逐渐转侧俯仰困难,开始认为扭伤,用推拿无效,转觉形寒,兼有低热。我按脉象浮数,依据太阳经受寒治疗,用羌活、桂枝、防风、小茴香、川芎,丝瓜络、葱白等。一剂得微汗,再剂即疼痛消失。凡扭伤腰痛一起即转动困难;风寒伤络腰痛由渐转剧,并兼外感症状;内伤腰痛虽痛而能转侧,但行动较缓,多发于老年人,以此为辨。


(六)脊背痛   
脊背为督脉和足太阳经所过,督脉行于脊内,足太阳经分布背部。虽然同主阳气,在发病上前者多里正,后者多表证,治疗有很大区别。
1.脊痛    痛时多在背部中间,不能挺直,偶然挺直较舒,亦不能持久,严重的脊背一线觉冷,腰部亦冷,像有风寒侵袭,脉象微弱,伴见小便频数清长,腿足酸软。主要由于督脉阳虚,宜右归丸(附子、肉桂、山萸、山药、熟地、杞子、甘草、杜仲)加鹿角胶、狗脊。
2.背痛背痛多由太阳经受寒邪引起,痛时背部均感板滞不舒,甚则连及后项肩胛板滞。治宜羌活胜湿汤(羌独活、防风、藁本、蔓荆子、川芎、甘草),亦可酌加麻黄、桂枝。
〔按〕脊痛少实证,背痛少虚证。治脊痛不能离开肾,治背痛必须兼顾肺,这是大法。但从脊痛来说,督脉循行脊内,治疗肾脏应与温通督脉相结合,才能收到效果。如何温通督脉?我的初步经验,用右归丸加鹿角胶、狗脊最为有效,或在温养中酌加桂枝、独活通阳。
尝治一女性患者,二十多岁,体质素强。因久坐水泥地,腰部觉凉,起立稍感酸痛。逐渐向上发展,两三天后整个背部板滞不舒,一星期后又觉下肢行走沉重。经过治疗两个多月,用三痹汤加减,并狗皮膏外贴,效果不显。我认为此证的病因病机很清楚,过去治法亦甚恰当,不能收到效果的原因,或许由于早期用风寒药太少,后来又因病久而偏于温补,致使寒邪凝滞经络,不能解散。处方用熟地、鹿角胶、麻黄、羌独活、细辛从肾胜来透发足少阴、太阳的寒邪,佐以杜仲、狗脊续断等。五剂后背部得微汗,仍持原意,半月后遂见好转。

(七)四肢痛
脾主四肢,因脾脏病变引起的四肢症状,多属手足无力,肌肉萎缩,浮肿作胀等。在疼痛方面,则以经络为主。上肢为手经所循行,下肢为足经所循行,三阳经循行于外侧前侧,三阴经循行于内侧后侧,这是部位的区别。原因则偏重在风寒湿三种外邪,这三种外邪往往混合发病,但在程度上有轻重。由于外邪侵入经络,使气血流行不畅,肌肉关节发生痛觉,故前人称为“痹证”。痹是痹闭,即气血阻塞不通的意思。风寒湿三邪结合后,性质属阴,在寒冷阴湿的气候易于复发或加剧,这在前人经验中又总结出“逢寒则急,逢热则纵(《内经》),并谓痹证“宜针引阳气”(《金匮要略》)。当然,引起四肢疼痛的还有其他原因,但以风寒湿为主。兹就发病部位分为上肢痛和下肢痛两类。

1.上肢痛
风寒湿侵袭四肢的主要症状,为肌肉骨节酸痛,运动障碍。风胜者多走注,寒胜者遇冷更剧,湿胜者重着麻木,为其特征。上肢手臂系手六经的交会,偏于风寒为多,因肩胛处最易受凉,痛时常从肩胛向肘下行,手臂不能高举,亦不能向后弯曲,痛时多一臂或两臂交替,《金匮要略》所谓“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说明与中风偏枯不同。本证一般有寒冷感觉,或伴低热,或牵及项背板滞,对内脏很少影响。治宜疏散活络法,用防风汤(防风、羌活、桂枝、秦艽、葛根、当归、杏仁、黄芩、赤苓、甘草、生姜),痛剧而有拘挛现象的,用透经解挛汤(防风、荆芥、羌活、白芷、当归、川芎、红花、苏木、蝉衣、天麻、山甲、连翘、甘草)。凡通经络必须佐用和营活血之品,两方内均用当归,透经解挛汤还重用血药,便是这个道理。如果单纯的血不养筋,可用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加秦艽、桑枝。

【方剂名称】透经解挛汤
【功效主治】疠风,风热筋挛骨痛。
【组成配方】 川山甲三钱(炮)、荆芥、红花、苏木、羌活、当归、防风、蝉壳(去土)、天麻、甘草各七分、白芷一钱、连翘、川芎各五分 ,13味。
【用法用量煎法】 水、酒各半煎服。
【出处】 (《疠疡机要》卷下)


2.下肢痛  下肢为足六经的交会,尤其与足三阴经有密 切关系,故腿足疼痛偏在寒湿方面,常因坐卧阴冷潮湿之处引起,痛时伴有寒冷、沉重感觉,或足胫有轻微浮肿。一般用三痹汤(人参、黄芪、当归、熟地、川芎、白芍,肉挂、细辛、独活、防风、秦艽、杜仲、续断、牛膝、茯苓甘草美枣),寒重者可用千金乌头汤(鸟头、附子、肉桂、蜀椒、细辛、独活、防风、干姜、秦艽、当归、白为、获签、甘草、红枣),湿重者用薏苡仁汤(薏仁、苍术、麻黄、桂枝、当归、白芍、甘草、生姜)加减。治疗下肢疼痛同样需要在祛邪活络之内调和气血,但在下肢当侧重肝肾,故方内常用附子、肉桂扶阳,杜仲、续断、牛膝等强筋骨。如果湿热下注,又宜去热药加三妙丸(苍术、黄柏、知母)之类,这是同中之异。

(按)治疗四肢疼痛必须分别上下肢用药,例如姜黄、泰艽、桑枝、羌活、防风、桂枝、威灵仙等多用于上肢,续断、牛膝、木瓜、独活、防己、蚕沙、乌头等多用于下肢,其中也有通用的,如海风藤,络石藤、丝瓜络以及成药小活络丹(川乌、草乌、胆星、地龙、乳香、没药)等,均不限于上肢或下肢。上下肢俱痛不等于全身痛即一身尽痛,一身尽痛多见于伤寒、伤湿和阴阳毒证,不需要通经和络,上下肢痛多偏在关节方面,应祛邪与活络结合,两者的病机和治法基本不同。
下肢痛往往由肝肾虚弱引起。我治一男性患者下肢疼痛,兼有麻木寒凉感,曾服通经活络方结合针灸治疗,一年多不见效果,夏季亦不轻减。切其脉沉细无力,腰脊酸困,小便较频,舌苔薄白,舌尖嫩红。诊断为肝血肾阴两亏,不能濡养筋骨。改用虎潜丸(熟地、龟版、白芍、锁阳、虎骨、牛膝、当归、干姜、黄柏、知母、陈皮、羊肉),每次三钱,一日两次,淡盐汤送服。一月后逐渐痊愈。
又治一患者下肢疼痛,入夜足胫觉热,睡时常欲伸出被外,曾作风湿处理,针药兼施无效。我按脉象细数,小便黄赤,以阴虚湿热下注治疗,处方用生地、黄柏、知母、牛膝、草薛、蚕沙、木防己、五加皮、赤苓。十剂渐瘥。
四肢疼痛,流走无定,特别表现在关节处红肿剧痛,甚至手指屈伸不利,为“历节风”证,系行痹中的一种证候。我用桂枝赤芍秦艽,知母、桑枝、忍冬藤、威灵仙,内热重者酌加石膏,有寒热者加防风,取得良好效果。
一患者有心悸心慌,胸闷刺痛宿疾,我诊断为心气不足,选用养心血通心阳之剂,得到好转。此证本可出现手臂酸痛,《内经》称为“臂厥”,而患者仅在手臂内侧时腕之间有一线疼痛,极为少见。我于汤药外另用大活络丹,每日半颗,服六数后即渐消失,大活络丹药味复杂,主要是调养气血,通利经脉其中冰、麝等更能窜走空窍络道。尝治二患者四肢肌肉关节尽痛,曾进不少风湿药无效,手腕骨节且渐变形。我认为当予养血活络,一面用四物汤加味,一面服大活络丹。服活络丹后半小时,即觉四肢有气上下窜动、一小时后逐渐安定。连服半个月,每次如此,为了有意识地观察,改用小活络丹,便无此现象。这是偶然的发现,因文献上未见记载,姑先报道,再作研究。

下面再谈谈关于四肢的局部痛证。
1.肩痛    肩胛为足太阳经所过之处,亦为手太阴经的分域,属于足太阳经的多与背痛并见,属于手太阴经的多与手臂有影响。单纯属于手太阴经的肩痛,又多从风热治疗,以辛散为主,用羌活散(羌活、防风、细辛、川芎、菊花、黄芩、石膏、蔓荆子、前胡、枳壳、茯苓、甘草、生姜)加减。
2.膝痛    膝为筋之府,膝痛多属筋病,常因寒冷侵袭,能屈难伸,可用虎骨四斤丸(虎骨、苁蓉、川乌、牛膝、木瓜、天麻)。有一种膝部肿大疼痛,屈伸不利,名为“鹤膝风”。喻嘉言说:“鹤膝风即风寒湿之痹于膝者。如膝骨日大,上下肌肉日枯,未可先治其膝,宜养气血使肌肉渐荣,再治其膝。”此证多由三阴先损,又受风寒湿邪,初起膝部皮色不变,肿不明显,上下肌肉松弛有萎缩倾向,治宜标本兼顾,用神效散(人参、黄芪、当归、白芍、熟地、白术、甘草、附子、羌活、防风、杜仲、牛膝,生姜),或换骨丹(当归、虎骨、龟版杞子、苍术羌独活、防风、秦艽、草醇、蚕沙、牛膝、松节、白茄根)。膝部微红,按之觉热,疼痛痿弱,为阴虚湿热下注,比较难治,用苍龟丸(苍白术龟版、黄柏)合当归补血汤(当归、黄芪)。
3.足跟痛    足跟痛或牵及足心痛,不红不肿,不能任地,为肝肾阴亏,宜左归丸(熟地、山萸、龟版麦冬山药杞杜仲,甘草),足冷不温者用鹿茸四斤丸(鹿茸、熟地、苁蓉、菟丝子、杜仲、牛膝、木瓜、天麻),不宜通络搜邪。

〔按〕
四肢局部疼痛的疗法,一般都根据脏腑经络,从整体出发。在诊断上必须注意的是,有些外科病证初起亦局部疼痛,而不显疮疡症状。例如“咬骨疽”生在大腿内侧,初起但觉隐痛,逐渐痛如锥刺,但外形一无变化,即使日久化胀内蚀,外形仍无异样。但也有特征可辨,如伴有寒热往来,重按有固定痛点,并可用长针探刺是否化脓等。只是如果忽视,当作一般风湿痛治疗,是会误事的。

小结
以上介绍痛证的一般诊治,不够全面,也是不够细致的。我认为运用中医理法方药治病并不难,但也不能看得太简单。最好从基本理论进一步加以探讨,对于每个病证也从一般的入手,再深入地分析研究。这样,不但可理解类似病证的鉴别诊断,也能体会中医辨证施治的精神。比如说,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是辨证的八纲,如果固执阳证表证热证为实,阴证里证寒证为虚,在痛证上就有很多抵触。是否能放弃八纲呢?在痛证的性质和特点等具体表现上,如喜寒者为热,喜温者为寒,喜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仍然不离八纲的范畴。再说,痹证和痿证都属下肢病,但临床症状痹证为麻木不仁,屈伸不利,特别表现为都有疼痛,痿证则为软弱无力,都无疼痛感觉,说明了疼痛的有无对一般疾病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希望在这基础上再参考些中医文献,并通过这病证达到一偶三反。是否有当,请考虑。
(1959年5月,在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研究班的讲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