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读家长的困境 | 咨询师干预实录6

 怀众心理 2022-10-17 发布于福建

新干预

干预007 假装在学习

提问:陪读中的无力感

我自认为是一个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情绪较为稳定的人,但在面对孩子学业问题时,情绪却容易崩溃失控。孩子在学习时出现的各种问题,我看在眼里,“很想”去纠正他,结果屡屡失败。屡败屡战后没什么效果,还损耗了双方之间的情感。

上网课时,身子不停地动,玩手边任何可以接触到的东西;读课文,慢吞吞,停顿、错字,老师要求读5遍,每一遍读得都非常不耐烦;写作业坐得歪歪扭扭,字也乱七八糟(认真写得很好)……

孩子妈妈一个劲反复强调提升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自己认为,用“控制”的手段去强迫孩子做某件事,效果肯定不好,这种方式也不一定正确。同时,也尝试过用发觉他进步的地方来鼓励,一样收效甚微。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明显的无力感。在写作业和学习时,能感觉到和孩子并不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在努力,而是在不断“角力”的过程中,我“拉”着他走向我们期待的方向。然而脑袋里另一个声音在说“我们可以没有天赋,但决不能躺平。”

回复:

这位爸爸您好,你的提问起了一个“陪读中的无力感”的标题,能感受到你在“纠正”、“控制”、“鼓励”、“拉动”等种种招数都用过后,看见孩子的学习习惯还是那么别别扭扭的无名火起,然而生气最终也没有啥用的无力感。对于这种情况,您自己是有觉知的,你跟孩子妈不是在辅导作业和陪读,而是在与娃“角力”,努力把他拉到你们期待的方向(我猜是不是一种主流媒体传达出来的“正确”、“自律”的学习习惯,以及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感?)可惜你们的苦口婆心娃不听,让您放弃,你脑海里那个“绝不能躺平”的声音可不能放过你呀。

那怎么办呢?其实你关于“角力”、“拉扯”的感受非常精准。我们总以为家庭里父母的权力比孩子大得多,但只要辅导自己的娃写一两回作业的家长就知道,不吃你这套的娃总有办法让你的力气落了空。有一本研究马来西亚农民在陷入绝对贫困时,如何对抗外来侵犯和强大霸权的人类学著作《弱者的武器》。 作者斯科特总结看似无权的农民们常用的对抗方式有“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纵火、暗中破坏”等等。是不是很熟悉?但是无权者的消极反抗是有作用的,农民所在的地域,财富分配极不公正,越努力被剥削得越厉害。而在家庭的小环境里,一般情况下,娃被父母催促着努力上进,能获得啥呢?大概率是继续努力的鼓励,越努力越有机会努力,直到卷成龙卷风。所以你的感觉是对的,所谓陪读和辅导作业,往往成了娃和爸妈的斗牛场,与权力之争有关,与履行谁的意志有关,与学习本身往往已经偏了十万八千里。家长在假装“陪读”,实际在“管理”(你必须以这种方式学习);娃假装在“学习”,实际在“摸鱼”(我都按你说的方式做了还要我怎样)。

请你在下周的陪读工作中每天留出十分钟的“假装在学习”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假装好好的辅导孩子作业,但心里清楚,自己实际当的是“作业监理”。请在这十分钟尽可能严格挑刺,甩响小皮鞭,并且可以郑重地邀请孩子配合你的工作,假装很勤奋,很有努力学习的氛围感。其余时间不做要求,他可以继续摸鱼、装不会,你可以继续用力或无力。

期待你的回复。

\ | /

往期干预,原文

两条血槽 | 咨询师干预实录5

干预006 两条血槽

提问

我的工作中至少有一半事需要思考的部分,要思考之前,需要看书,参考其它公司的内容。但是,我白天好像很难思考。通常都是白天做一些杂事,晚上思考到很晚。有个问题就是,时间越来越不够用,基本上没有自己学习的时间。有同事说他会利用碎片时间,我好像做不到利用碎片时间。因为,思考,看书的时候被打断,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情。想问一下老师,平时如何利用碎片时间呢?老师也需要大片自己绝对安静的时间来思考吗?还是说这种要求只是我自己大脑的Bug?

回复:

你的提问里面,有一个你笃定的事实:“我的工作需要看书(或其它参考文献)后思考”,有一个你肯定的感受:“思考、看书的时候被打断,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情”。如果我们只用聚焦自己的感受,那么这个提问可能会是如何在工作时间安排看书和思考,而你的提问里出现了同事、老师,是不是现有的时间和任务安排里面有你不能平衡、取舍、摆平的东西?你希望别人的意见能够给你以启发?如果没有同事和我的声音,你自己会如何尝试解决这个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呢?

你的描述是“时间越来越不够用”,那么我的理解是最初时间也有过够用的时候,那个时候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呢?按你的描述,工作的一半内容你需要应付不知道何时从哪里冒出来的杂务,一半内容需要找个绝对安静的时间段,专心看书和思考,这两种任务简直就像打地鼠和密室通关,需要的脑区不太一样,过密室的间隙打一局地鼠可能可以,反之大概很难。

你看,我们谈了关系的框架,谈了大脑的功能,谈了取舍,谈了你肯定或者不那么确定的感受,也许在你还没有觉察到的角落,才藏着过关秘籍。请你客串一把游戏玩家,每天上班充好两条血槽:一条给短程任务打地鼠(日常杂务),一条给长程任务密室通关(看书思考)。任务完成,自动回血。到下班时间,没有通关的血槽自动清零。碎片时间也好,整块时间也好,策略你定,但是清零的意思是下班回家就不可以做了。坚持一周,告诉我们你的感受。

期待你的回复。

反馈:

DAY1

完全忘记要怎么做了,依旧是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发现那些其实也不叫杂物,应该是不用动脑子的事情。然后空出下午或者晚上的时间做一些需要思考的事情。

DAY2

因为到了deadline,所以好像灵感爆发,可以高效完成那些需要思考的工作。完成之后,才做一些不需要动脑子的事情。好像我说的那些杂事并不是真的无关紧要的杂事,我有一个概念就是“只要不需要思考的事情,都是杂事”。今天把“杂事”放一旁,先做主要的事情。

DAY3

终于完成了两个主要的事情,思考用血槽还剩30%。杂物血槽还有90%,于是找找杂事做做,就当休息休息,还不浪费时间。

老师说任务完成,自动回血。到下班时间,没有通关的血槽自动清零。这个嘛,我还不敢耶,不敢放松,但却是也没做成啥事。哎······

DAY4

又是不知道干了个啥,但好像满满的一天。今天把事务性工作的血槽填满,用完,回家,清空。有空出来10分钟思考了一些东西。下班,清空,啥也没干。虽然有点儿不习惯,战战兢兢地放松了一下。

DAY5

休息了一天,没干工作,没思考,没看书,脑袋里面有很多废物要排出的感觉,所以看了一下午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啊,真的很无聊,越看越累。今天血槽没充血,就这样吧。

DAY6

血槽填满,上班,应付了一天的事务性工作。啊,很焦虑,又浪费了一天。我想,我需要找到一个方法,下次如果要思考,可以去一个封闭的空间试试看。

DAY7

今天休息,彻底什么也没干。就是睡觉,和朋友聊天。故意没打开电脑,处于空血槽状态。但是心里也会有隐隐地不安,不敢放松,总觉得要做点儿什么。

\ | /

关于提问

提问代表您默认:

(1)您接受提问有可能发表在这个公众号上;

(2)涉及到具有个人识别度的信息,会在发表时删改;

(3)如果您对公开发表有顾虑,请在提问中标注哪些信息需要保密,我们会遵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