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批判性思维知识

 新用户49272060 2022-10-17 发布于广东

批判性思维是要查个究竟,看看有没有道理。

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

批判性思维的主要方法包括:理解和分析问题,收集多方面的信息,辨别各种数据,评估现有系统的缺陷和局限,进行充实的推理,挖掘有问题的隐含假设,构造新的解释或替代方案,寻找最佳选择,作出全面和平衡的决策等等。

批判性思维作用:培养理性的怀疑和反思的态度,其核心精神是求真、公正、开放、反思。批判性思维的根本特征是“大胆质疑,谨慎断言”,和胡适提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有相似之处。

批判性思维不是“盲目批判”,而是批判盲目;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合理判断;不是压倒对方,而是澄明自己。批判性思维首先是针对我们自己的观念的反思,而且它的过程和目标都是找到更好的观念,做出合理的行动。

无论我们做什么,其质量都取决于我们思考的质量。

批判性思维标准:

1、清晰性

(1)清晰性意味思考问题有层次

(2)清晰性意味思考问题有条理

日常思维中,人们很容易把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情感问题、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等混杂在一起,而没有很好地区分开来。

(3)清晰性意味使用的语言清楚、明白

清晰性要求既要在自己头脑中想清晰,也要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概念不清楚和语词滥用是导致思维混乱的一个重要方面。

清晰性依赖于背景,如果听众、学科、思维阶段不同,则清晰性标准也不同。

2、准确性

准确性就是指思维和语言描述了事物现象的实际情况。

(1)准确性意味着真实、客观、全面的描述。

(2)准确性意味着合适的具体化。

3、相关性

(1)相关性意味着围绕关注的问题展开思考。

(2)相关性意味着思考时要诉诸逻辑推理而不是情感心理。

4、重要性

(1)重要性意味着能够在较大的视野中抓住问题的关键。

(2)重要性意味思考有深度和广度,能够解决复杂的问题。

5、一致性

一致性要求努力发现和消除自己信念中的矛盾并警惕他人信念中的矛盾。或许,最难以达至的一致性形式是言与行的一致性

(1)一致性在逻辑学的意义上是指不能同时肯定两个相互矛盾或者反对关系的思想

(2)一致性意味着不能自相矛盾,也不能言行不一

6、充足性

批判性思维还有其他的标准。如:合理性标准、逻辑性标准、证伪性标准、正当性、预见性、公正性标准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