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癌新武器就“藏”在肿瘤里

 qiangk4kzk8us4 2022-10-17 发布于云南
抗癌新武器就“藏”在肿瘤里

程忠平(右)正在为患者治疗。

卵巢癌IV期、全身20多处转移、严重腹水,肿瘤标记物超标近200倍,肠道肿瘤压迫梗阻,无法进食,连喝水都困难,预判生命仅剩三个月……59岁的吴女士在绝境面前加入了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TIL细胞免疫疗法临床试验项目。结果令人惊喜,免疫细胞回输后仅两天就感觉整个人“焕然一新”,随之症状显著改善。

恶性肿瘤的治疗始终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不仅病灶生长不受控制,还极易发生转移,且早期转移灶往往悄无声息,很难发现。“主动进攻型”疗法如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难以实现“除恶务尽”。近年来,以卵巢癌、宫颈癌以及子宫内膜癌为代表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日趋年轻化,被称为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免疫治疗的出现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契机,其中TIL疗法是近年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免疫治疗方法。

以敌制敌

战胜“癌细胞”有新招

TIL,英文全称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即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是一种新型免疫治疗方法。了解TIL疗法,首先要知道什么是TIL细胞。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大部分是肿瘤细胞,少部分为淋巴细胞,而TIL就是一种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的浸润淋巴细胞。这些淋巴细胞中包含针对肿瘤特异性突变抗原的T细胞,它们是深入到敌军内部打胜仗能力最强的免疫细胞。而TIL疗法简单来说就是先获取患者身上的肿瘤组织,掌握敌军的情报,然后将其中的T细胞分离出来,经过培训改造,变为我方兵力,再放回敌军阵营。从肿瘤中来的T细胞对敌军了如指掌,能迅速把敌军的花招一一破解。不仅如此,改造过后的精兵还能克服微环境不断扩增,源源不断补充我方兵力,使得敌军兵力越来越少,最终落败。

与CAR-T细胞疗法和PD-1/PD-L1抗体相比,TIL疗法的T细胞直接来源于患者肿瘤组织,对肿瘤的识别能力更强,且不需要经过基因工程的改造,并具有多靶点、肿瘤趋向和浸润能力强、副作用小等优点。

制造“新武器”

免疫细胞是主力

TIL疗法的主要治疗流程如下:首先通过手术或穿刺取得肿瘤组织,识别和分离肿瘤细胞中的免疫细胞;再加入IL-2等细胞因子刺激T细胞增殖,在IL-2的刺激下,不同种类的T淋巴细胞都得到了克隆扩增,形成细胞群;之后对增殖后的T细胞进行筛选,进一步扩增培养肿瘤特异性的TIL;培养完成之后,患者开始一周的预处理治疗(清髓)以准备接受TIL。在TIL输注后立即接受多达6剂白细胞介素2(IL-2),来支持患者体内TIL的生长和激活。

临床显疗效

新疗法未来可期

通过前期院企合作,十院妇产科临床医生全程参与到TIL疗法的细胞模型与动物模型试验中,并取得阶段性成功。2020年12月,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查及层层考察审核,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妇产科的TIL细胞疗法临床试验正式通过审批。2021年1月,十院妇产科迎来了第一位正式入组的患者,这位52岁的宫颈癌晚期患者病灶已转移到膀胱。在接受TIL治疗仅3个月后,影像学下转移肿瘤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同样幸运的还有罗女士。2021年初,罗女士在体检中意外发现自己罹患子宫内膜癌,在化疗、放疗等积极治疗后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最后辗转来到十院接受微创手术减瘤结合TIL细胞免疫疗法。6月底,罗女士完成微创手术取得肿瘤组织,8月底,扩增后的TIL细胞成功回输,几个月后罗女士的各项检查指标都恢复正常。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妇产科团队研究表明,TIL是现有晚期肿瘤常规疗法均失败之后的尝试,对于显著延长妇科晚期复发癌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尽管部分患者有了较好的获益,但应当看到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对治疗无应答。对此,团队将持续探索,目前已开展基于转基因技术的2.0版TIL疗法临床研究。

文/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 程忠平 博士 丁金晔 郭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