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花枝巷,贾琏的金屋藏娇之地的地点原型在北京南锣鼓巷的东棉花胡同?

 青溪话红楼 2022-10-17 发布于河北

小花枝巷,贾琏的金屋藏娇之地和北京东棉花胡同关系考

拙作《细数红楼梦中散落在北京城中的地名,它们是开启贾府大门的钥匙》中,结合地图显示的方位和距离,准确定位了《红楼梦》中提到的北门、水仙庵、苇子坑、关厢等地方。

该文指出:

贾府所在地是北京城,影射北京城内所有的皇家宫苑,比如:紫禁城、畅春园、雍和宫和圆明园等。

《红楼梦》中故事场景基本定位在贾府之内,贾府之内龙蛇混杂,管理混乱、千奇百怪的事层出不穷。以凤姐儿之才、探春之敏、宝钗之时、李纨之德,最终都无法挽回贾府衰败的悲歌。

但是有一个特殊的地方,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小美满,它就是贾琏的金屋藏娇之地——小花枝巷。

 贾琏尤二姐夫妻相对

“小花枝巷”和“大观园”相互形成对比,一小一大。

《红楼梦》中善于运用对照的手法,使描绘的两个主题相互映照,以衬托对方。

“小花枝巷”算是大观园的一个分枝,凤姐儿说“大有大的难处”,从尤二姐看来,小有小的好处。

尤二姐在“小花枝巷”内管理着十多个人,贾琏每月出五十两供给,他们生活得十分充裕。他二人“如胶授漆,似水如鱼,一心一计,誓同生死”,着实过了一段神仙眷侣的日子。

“小花枝巷”这个曾经记录着贾琏尤二姐浪漫美好生活的地方,在实际中可不可考呢?

下面先看原著中的描述:

贾琏自是喜出望外,感谢贾珍贾蓉父子不尽。于是二人商量着,使人看房子打首饰,给二姐置买妆奁及新房中应用床帐等物。不过几日,早将诸事办妥。

已于宁荣街后二里远近小花枝巷内买定一所房子,共二十余间。又买了两个小丫鬟。贾珍又给了一房家人,名叫鲍二,夫妻两口,以备二姐过来时伏侍。

这个描述非常具体而细致,点明了房子和贾府的距离是“二里远近”,位于“小花枝巷”内。

百度一下北京城内的“小花枝巷”:

据清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光绪年间,北京城内有花枝胡同二,一在内城西城,一在牛街附近。

周汝昌《恭王府考》中认为:

小说中的小花枝巷即指今北京西城区内的花枝胡同,他说,“在护国寺以北不太远,就有一条花枝胡同,北通三不老胡同,右侧即是宝玉出北门的'大道’——德胜门大街了”。

花枝胡同在恭王府西北二里处。

周老的这个考证建立在以恭王府为原址的基础上,所依据的史料记载是在光绪年间的名字。

《红楼梦》作者作文很“狡猾”,在引经据典时通常都会做些微改动,而更何况地名呢。

为了躲避当时的文字狱,他不太可能把和当时完全相同的地名写进书里。

“小花枝巷”一定不是原名,而是作者经过加工后的名字。

它既能包含实名的某些特征要素,又不至于太露。

为了更严谨起见,我们围绕尤氏姐妹进一步探求信息。

第六十五回,贾琏和贾珍同到“小花枝巷”,尤三姐大闹一场,她说:

“如今把我姐姐拐了来做二房,偷的锣儿敲不得。

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后,尤氏的使唤丫头中出现了一个叫作“炒豆”的,原文写道:

小丫鬟炒豆儿捧了一大盆温水走至尤氏跟前,只弯腰捧着。

李纨道:“怎么这样没规矩。”

银蝶笑道:“说一个个没机变的,说一个葫芦就是一个瓢。奶奶不过待咱们宽些,在家里不管怎样罢了,你就得了意,不管在家出外,当着亲戚也只随着便了。”

尤氏道:“你随他去罢,横竖洗了就完事了。”炒豆儿忙赶着跪下。

以上两段内容中,我们获取到“锣”和“炒豆儿”这两个信息。为什么把这两个名词挑出来呢?

因为在雍和宫附近有一条北京最老的胡同——“锣鼓巷”,它全长786米,宽8米。

此巷是元大都时的南北通道,现为北京胡同保护区。

明《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称其为锣锅巷,清乾隆十年绘制京城全图时,将“锣锅”改为“锣鼓”,这便是锣鼓巷的来历。

锣鼓巷以鼓楼东大街为界,其北的长巷称北锣鼓巷,其南称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这里完整地保留了元代胡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

南锣鼓巷内东西两侧各有八条胡同,东侧8条胡同从南向北分别是:东边的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注意,这里出现了“炒豆胡同”和“东棉花胡同”。

第六十九回,尤二姐被胡庸医打胎后,凤姐儿说是秋桐冲了尤二姐。秋桐可不是软柿子,她不敢骂凤姐儿,却又把火气撒到尤二姐身上,原文如下:

秋桐便气的哭骂道:

“理那起瞎肏的混咬舌根!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冲了他!好个爱八哥儿,在外头什么人不见,偏来了就有人冲了。白眉赤脸,那里来的孩子?

他不过指着哄我们那个棉花耳朵的爷罢了。

纵有孩子,也不知姓张姓王。奶奶希罕那杂种羔子,我不喜欢!老了谁不成?谁不会养!一年半载养一个,倒还是一点搀杂没有的呢!”

秋桐说贾琏是“棉花耳朵”,当然是说贾琏耳朵根子软,好骗。可是,“棉花耳朵”岂不正是一条“棉花胡同”?

综合以上围绕尤氏姐妹出现的“小花枝巷”、“锣”和“炒豆”“棉花耳朵”四个要素,我们推断出二尤居住的“小花枝巷”位于雍和宫附近南锣鼓巷内东侧,和“炒豆胡同”中间隔着一条胡同,就是这条“东棉花胡同”。

也许有人会说,这也太能拼凑了,感觉不太靠谱。

这没关系,好在现在技术发达,我们去地图上搜索一下,看看实际情况如何。

由于宁荣二府是以四阿哥、八阿哥府邸为模型塑造的,这两个府邸后来合并成为雍和宫。

我们以雍和宫为起始地,搜索东棉花胡同,地图如下:

按照目前道路的距离,显示约1.9公里,现在的道路和之前一定有变动。合算一下直线距离,也就1.3公里左右的样子。

书中描写“小花枝巷”距离贾府“二里远近”,这个距离符合从雍和宫到东棉花胡同的实际情况。

更重要的是,南锣鼓巷东棉花胡同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这样的居住环境,才符合贾琏的居住标准。

贾府隐写的是本就是皇家府邸,贾琏在外面私自寻宅邸,选择在王府区域才最合理。

下面是东棉花胡同内的四合院:

东棉花胡同内四合院

世事变迁,物是人非,如果地点物体有记忆,它们会记住那两位位曾经居住过的雪肌花貌的女子吗?

大观园内的诸钗都在薄命司名簿上,尤二姐尤三姐不在其列,可是,这两位小花枝巷内的女子,却最是薄命的代表。

或许,“小花枝巷”就是浓缩了的大观园,无论泼辣刚烈如三姐,还是温柔贤惠如二姐,她们都摆脱不了薄命的悲剧。

这些女子,都是封建社会制度下皇家内部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结论

历经时代变迁,东棉花胡同仍然留下了一些岁月的痕迹。

这里或许就是《红楼梦》里的小花枝巷,曾经是贾琏生活中的“理想国”。

尤二姐尤三姐曾经在这里留下过她们美丽的倩影。

思考

蒙古族在清朝时期属于贵族,清朝皇帝和蒙古族素来有联姻习俗。

南锣鼓巷东棉花胡同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作者把尤二姐安置在这里,是否暗示她的身份是蒙古族人?

正是:

大观园外小花枝,夫妇和谐相爱惜。

南锣鼓巷寻踪迹,元时旧都最堪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