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助人不只是快乐,更是社工的责任

 阿福根 2022-10-17 发布于上海

三年社工助人历程,我在“爱”中收获成长与感动。在医务项目中,我似乎站在了人生中转站,更切实地帮助和关怀服务对象,令他们更有信心地面对往后的春夏秋冬。而案主的一次转变,从刚开始的“被迫平躺”到后来的“主动侧身”,案主这一小小的转变,让我切身感受到,助人不只是快乐,更是社工的责任。

初识,是在一次医务社工恒常查房接触到案主及其妻子。了解到案主不是本地户籍,在广州住院将面临异地就医的情况,评估后发现案主有了解相关政策资讯的需求。更加需要引起关注的是,案主卒中后介入治疗已接近2个月,仍有呕吐、头晕的症状,导致他的状态比较低迷、倦于与人交流,治疗情绪低落。梳理案主实际情况后,我计划先以政策解读为介,在提供异地就医及报销政策资讯的同时,与案主及妻子快速建立信任关系,再进一步收集信息。

我清晰地记得,刚与案主接触时,案主基本是平躺着、脸朝上,面无表情地看着天花板,虽然愿意与我进行交流,但比较少开口说话。看到案主没有精神的样子,同理到案主如今偏瘫在床、大小便都需要被照顾的心情,我不想就此退出谈话,所以更积极主动地激励帮助案主进入受助角色。案主妻子先被我的诚恳和专业态度所打动了,她轻拍我的肩膀,轻轻在我耳边说:“阿姨不会说话,你帮我劝劝他吧。”接着,案主妻子与我聊起了他们的家庭基本情况、生活和闲时乐趣等,我也从中及时预估案主的问题、挖掘需要。经过我不断地引导、暗示和鼓励下,案主慢慢踏出了第一步:愿意分享自己的病情和经历。当时我听到案主一个一个字往外蹦时,感觉每一个字就像一个音符,连成乐谱温柔地敲打着我的心。

此外从案主妻子处得知,案主女儿最近为案主住院的事情忙前忙后,她亦十分牵挂案主的情况。在联系了案主女儿并做好社工自我介绍后,案主女儿很快就跟我倾诉:“他以前很爱聊天、很活泼的。”“现在和谁都不爱说话,情绪变化太大了。”并将案主的性格、社交关系、变化起伏点、兴趣爱好都一一分享于我。在面临此类疾病时会让人“倒退”,病友需要像小孩子那样重新学用手、学行走,自理能力的下降会让病友的自尊心受挫。我同理案主女儿的感受,表示能感受到案主家庭的温暖,相信在之后的康复治疗中,家人持续给予鼓励和肯定,案主可以感受得到,也会为之努力康复。

根据案主的意愿和家属的反馈,我为案主设计了合适又感兴趣的康娱活动,以增加生活乐趣,协助案主重整生活。同时采取“优势视角”的方法,为案主及其妻子留作业,内容是让案主关注自己每一天的进步,第二天与妻子或社工进行交流,促使他转换悲观的心态,从积极的视角看到自己的康复效果。

在后续跟进中,当我每次进入病房时,案主都会主动跟我打招呼,即使行动不便,在病床上也会慢慢侧过身体转向我的一边,与我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再后来,案主回到了居住的城市,在案主妻子的反馈中知道,案主通过康复治疗恢复了行走的能力,也有坚持锻炼,平时会与妻子一起走路去饮早茶、买菜或打牌娱乐。

“助人为快乐之本”另一程度的理解上是悦己行为,而“助人”不应只局限于被服务对象信任、因服务对象有所改变时的开心,而是基于服务对象的信任,关注的是服务对象本身,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对“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作用,这是值得让人重视的一份责任。但是,社工只能陪同服务对象走一段路,但这段短暂的“旅程”总有结束,所以社工要把握相处的时间,直接把人作为服务的对象,增强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意志自主决策,使服务对象从“由人助”转向“自助”。如此,服务对象在往后的生活能借助这份经验,自助自主。

深化对“助人”的认识,也给了我一次审视自己的决心。或许过往我对于自己身份界定、能力认识、自我要求并没有达到理想值,也甚少自我觉察与分析,所以侧重点仍有所停滞。不过,责任在于心,也正好说明了自己“助人快乐”的初心。在往后的助人历程中,我有自信坚守“助人快乐”的初心,担当社工“助人”的责任,做一颗充满正能量的小太阳,驱散服务对象心中的阴霾,并发掘他们的各种潜能,走出困境;同时,我也需要保持自信、保持思考,拓展自己身处社工行业的更多可能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