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的常败将军李神通审时度势站对方向跟对人

 烈日雪 2022-10-17 发布于山东

1973年,陕西咸阳三原县,一农民在田里灌溉,突然感觉脚底一软,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掉进一个漆黑的洞里,等他缓过神来,借着洞口传来的微弱光线,他骇然发现,自己所在的位置居然是一个狭长的通道。

这是一个斜坡通道,幽幽不知通往何处。通道两旁,依稀残留着彩色壁画。农民心头一紧,连忙屏住了呼吸。

原来,三原县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为古京畿之地,千百年来,地底下不知埋葬了多少古墓。作为土生土长的三原县人,农民从小就耳濡目染,立刻意识到此地是古墓,为了防止吸入有毒气体,因而紧闭口鼻。

图片

此地不宜久留!农民顾不上弄脏衣服,连忙手脚并用地爬了上去,随即跑去汇报。

考古队员闻风赶来,经过简单的勘测,初步确定此处是一座唐代古墓,由于此墓不远处就是唐高祖李渊献陵,专家推测,这应该是献陵的众多陪葬墓中的一个。

考虑到古墓遭到破坏,积水严重,为保护地下文物,陕西省文管会联合陕西省博物馆考古队,就此展开抢救性发掘。

先前农民跌落之处,其实是墓葬的墓道,既然有现成的通道,考古队自然要一探究竟。他们先是扩大了坍塌处的洞口,待空气对流后,陆续进入了墓道。

墓道东西壁有狩猎图、出行图、仪卫图、列戟图等壁画,虽斑驳不堪,但更显出其历史的厚重感和别样的盛世风采。

图片

更让专家们咋舌的是,此墓居然有5个“天井”,且每个天井都绘有精美的壁画。天井是唐墓典型的葬制,天井数量越多,意味着墓主人的身份越尊贵。加之遍布墓道和天井的壁画,无不彰显此墓的超高规格,那么,里面埋葬的是何等人物呢?

在思索中,专家们走到了尽头,抬眼望去,一座极为豪华的石门映入眼帘。经测量,石门通高2.13米,宽1.77米,由门楣、额柱、门扉、门槛和狮形门墩组成。对开门扉分为四个区域,上面刻有两只朱雀,下面刻有两只孔雀。门额正中央是一个大型的彩绘贴金半浮雕兽首,怒目圆睁,让人望而生畏。显然,这是镇墓之兽。

图片

让专家们心痛不已的是,这座石门居然是打开的,凑近一看,石门伤痕累累,连上面的一对门钉也被扣走了,只留两个黑黑的小孔,诉说着凄凉……

收拾心情,专家们踏进了墓室,一只龇牙咧嘴的巨兽瞬时闯入眼帘,让人头皮发麻。

仔细一瞧,原来是一座石龟!经测量,这座石龟长1.66米,宽0.96米,厚0.64米。石龟趴伏于长方形的底座上,头部前伸,双目圆睁,獠牙外露;龟背上线刻龟甲、连珠、蔓草等图案,栩栩如生。

图片

“有字!”一位专家惊呼道。拂去上面的尘土,果真发现龟背镌刻16字:大唐故司空公上柱国淮安靖王墓志铭!

原来,此墓的主人是淮安靖王李寿李神通,怪不得其墓葬有如此规模!

随即,一个疑惑从众人脑中升起,既然此龟是墓志,那记录李神通生平的志石在哪儿呢?

寻而不得,专家转而将目光转向了墓室中间的那具巨大的石棺椁。经测量,石椁高2.2米,长3.55米,宽1.85米,由28块青石组成,外形是歇山顶式的房屋建筑。四壁刻有朱雀玄武、文武大臣和仙人龙凤,线条流美,堪称石刻中的天花板。

图片

豪华的石门、迥异的墓志、精美的石椁,无不彰显着李神通的排面。可是,搜遍墓室,仍未发现志石,难道被盗了?

踩着沉重的脚步,专家们再次来到石龟旁,仔细研究后,终于发现石龟的龟壳是可以活动的,怀揣着激动的心情,专家们小心翼翼开启龟甲……

果然,平整的龟背上,整整齐齐刻有铭文31行,每行37字,一共是1071字。这些铭文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类似欧阳询的书法,让人赏心悦目,可惜没有撰书人名。

图片

按墓志记载,李神通少年时“倜傥大志,少怀冲天之举”,长大后“兼资文武,久蓄奇才”,战场上“会彼神锋,致兹城下,四凶服罪”!果真是人如其名,神通广大。

正因如此,死后他备受殊荣,他的侄儿唐太宗李世民追赠其为司空,予以厚葬,陪葬献陵,供后人瞻仰。

不对呀!看到这里,专家们面面相觑,李神通啥时候这么猛了?难道史书记载错了?

史书上的李神通是怎样的人呢?可用十个字概括: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

据史料记载,李神通会同李渊举兵反隋,颇受信任,屡屡参战。战场上,他曾对阵过宇文化及、窦建德和刘黑闼,遗憾的是,他不仅没有打赢过,还被窦建德俘虏,成为阶下囚…… 

图片

那问题来了,作为“常败将军”,李神通为何能屡屡升迁呢?

原来,李神通虽然打仗水平不行,但在“站队”这一块,可谓无人能出其右!据记载,李渊起兵之际,他人还在观望,李神通就认准了堂哥,拼死追随。作为社交达人,他广交豪杰,通通拉入李渊麾下,为李渊的事业添砖加瓦。

图片

大唐初定,李神通再次展示了识人绝学,众多皇子中,他只认准了侄儿李世民。据记载,玄武门之变前夕,李神通还与李世民秉烛夜谈,至于谈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不过,李世民称帝后,李神通就跟开了挂似的,一路高升,很快位极人臣。不难推测,那晚,两人定然推心置腹。

有了这层关系,李世民在叔叔李神通死后,不揭其短,为其贴金,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说,哪有什么“神通”,无非是审时度势,站对了方向,跟对了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