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的:升降沉浮

 昕馨2144 2022-10-17 发布于辽宁

概念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即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相对而言的。包含了药物作用定向的概念,也是说明药物作用的理论基础之一。

中医学认为升降出入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总括,它概括了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等全部生理活动及新陈代谢整个过程。作为药性理论来讲,升降浮沉既有单纯的药物作用趋势的概念,又有参与调整、恢复、平衡脏腑、经络气机运动的含义。

渊源

有关升降浮沉的概念,早在先秦时期已有论述。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并说:“四者之有,而异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指出了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一旦发生故障便是疾病的产生。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慄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阐明了应根据升降出入障碍所产生疾病的病势和病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同时这里应当指出《内经》所提出的“越之”、“竭之”、“发之”、“收之”、“泻之”ビ包含了药物作用趋向的性能,可见《内经》为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沿革

自《内经》为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产生莫定基础之后,虽早期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均未作进一步的探讨,但是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促进了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发展。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总结了汗、吐、下、温、清等治法,其中汗法、吐法、温法多是运用升浮药组成的方剂;下法、清法,则多是运用沉降药组成的方剂,充分体现并应用了药物的趋向性能。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创立了“十剂”分类理论,其中宣、补、轻等剂具有升浮趋向;通、泻、重等剂具有沉降趋向。十剂对后世药物、方剂分类影响较大,无疑对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形成起「促进作用。

宋金元时代哲学思想活跃,理学盛极一时,哲学家们从天地昼夜等宇宙的运动变化论证了升降运动无处不有,与《内经》中有关升降出入的论述遥相呼应。中药药性理论的发展也深受其影响。如《圣济经,致用协宜章》指出:“况人气周流,通于昼夜,腹中,医使,归于权衡,一或升降不平,冲气离隔,必资在物,气体以抑扬损益。”说明了人体,气机旦出现升降不平,则必须靠药物的升降浮沉不同药性抑扬损益,调节平衡,才能维持生命活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论述病机中多处提到“气不升降,”在论述方药功效时多处提到“升降诸气”、“升降阴阳”等,可见升降理论在米代医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金元时期升降浮沉学说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张元索以《内经》有关气味阴阳理论为依据,在《医学启源》中论述了“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药性要旨”、“用药升降浮沉补泻”,在这些论述中正式把升降浮沉作为药性来概括,同时还阐述了升降浮沉药性与其它药性之间的关系、任“约性生熟用法”、“药用根梢法”中,还具体谈到了升降浮沉理论的应用,尤其在“药类法象”一节中,更系统地将105种临床常用药物,用“升浮化降沉”五类来论述其功效与应用,从而全面系统地总结确立了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李东垣、王好古在承袭张氏理论基础上更进一步使之趋于完善。李东垣提出:“药有升降浮沉化,生长化收藏,以配四时,春升夏浮,秋收冬藏,土居中化,是以味薄者升而生,气薄者降而收,气厚者浮而长,味厚者沉而藏,气味平者化而成”用阴阳五行,理论,把升降浮沉与四时相配来论述药物气味厚薄的不同作用趋向,揭示了药物升降浮沉作用机理。王好古全面继承了张元素、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强调了药物升降浮沉虽是,其自身的特性,但也可受人为因素的控制,并系统地总结了药物气味厚薄、四气、五味与升降浮沉的关系,使之成为药性理论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明清时代升降浮沉理论得到不断补充与发展。如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每味药都专列了“气”一项,用以注明药物“厚薄阴阳升降之能。”陈嘉谟《本草蒙签》指出药物炮制方法不同及采用昼夜、晴阴不同时期服用方法,均可影响药物升降浮沉作用趋向的改变。李时珍在强调四气五味是影响药物升降浮沉主要因素的同时,还指出与药物配伍、炮制、用药部位、生用、熟用都有密切关系。消,汪昂《本草备要》在系统总结元明以来各家论述同时,对药物质地轻重也是影响其升降浮沉的因素之一,又做了新的补充,使升降浮沉药性理论更趋完备。

产生

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趋向的形成,虽然与药物在自然界中生成票受不同,形成约性不同有关,并受四气、五味、炮制、配伍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更主要更直接的是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疗效,所表现出的不同作用趋向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药物升降浮沉的趋向性作用,也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疗效而概括出来的用药理论。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一旦发生障碍,机体便处于疾病状态。由于疾病在病势上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喘息)、向下(如脱肛、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表邪内传);在病位上则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不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

影响因素,药物的升降浮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主要与气味厚薄阴阳、四气、五味、用药部位、质地轻重、炮制、配伍等有关。

1.药物的升降浮沉与药物气味厚薄有关:此说始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中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文中以气味厚薄定阴阳,并以泄、通、发泄、发热来概括其不同性能,这是升降浮沉药性的萌芽,这一学说在金元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张元素进一步指出:“清之清者发膝理、清之浊者实四肢,浊之浊者归六腑,浊之清者走五脏,附子气厚为阳中之阳,大黄味厚为阴中之阴,获苓气薄为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入手太阳,不离阳之体,麻黄味薄为阴中之阳,所以发汗,入手太阴,不离阴之体也”较为具体地说明了药物气味厚薄与升降浮沉的关系。王好古把气味厚薄与升降浮沉的关系总结为:“味薄者升”、“气薄者降”、“气厚者浮”、“味厚者沉”。清代汪昂更明确指出:“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昧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可见药物气味厚薄与药物升降浮沉的关系十分密切了。

2.药物的升降浮沉与药物四气五味有关:李呆曰:“夫药有温凉寒热之气,辛甘淡酸苦咸之味也,升降浮沉之相互”,“气象天,温热者天之阳,凉寒者天之阴”,“味象地,辛甘淡者地之阳,酸苦咸者地之阴。”王好占进一步指出:“夫气者天也,温热天之阳,寒凉天之阴,阳则升,阴则降;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苦咸地之阴,阳则浮,阴刈沉。”故一般来说,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温热之性和辛甘淡之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寒凉之性和酸苦咸之味。因此李时珍说:“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

3.药物的升降浮沉与用药部位、质地轻重有关:李东垣在“用药根梢身例”中说:“病在中焦与上焦者用根,在下焦者用梢,根升而梢降。大凡药根有上、中、下,人身半已上,天之阳也,用头;在中焦用身;在身半以下,地之阴也,用梢。”指出了用药部位不同与作用趋势有关,诚如《药品化义》所云:当归“头补血上行,身养血守中,梢破血下行。”即是明证。张元素在《药类法象》中,常以药物质地轻重来论述其升降浮沉药性、如云:麻黄“体轻而浮升”,桂枝“体轻而上行,浮而升”,石膏“体重而沉降”,厚,朴“体重浊而微降”,清代汪昂《本草备要》药性总义云:“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般讲、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菊花、薄荷、蝉衣、桂枝等;而种子、果实、贝壳、矿物等质重药物大多为沉降药,如苏子、积实、海蛤壳、代赭石等。除上述一般规律外,某些药也有特殊性,如旋覆花虽是花,但功能降气消疾、止呕止噫,药性沉降而不升浮;苍耳子虽然是果实,但功能通窍发汗,散风除湿,药性升浮而不沉降,故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之说。此外,部分药物本身就具有双向性,如川莺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白花蛇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由此可见既要掌握共性,又要注意个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确切掌握药物作用趋向。应当指出药物升降浮沉与用药部位及药物质地,轻重的关系是前人根据用药经验归纳出来的用药理论,因为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联系,故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从一个侧面论述了与药物升降浮沉有关的作用因索。

4,药物的升降浮沉还与炮制配伍有关:药物的炮制可以影响转变其升降浮沉的性能,如有些药物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例如大黄,峻下热结,河热通便,属于沉降药,经酒炒后,可清上焦火热,主治目赤头痛;知母上清肺火,中泻胃火,下清肾火,经盐炒后,功专下行,主清肾火。故李时珍说:“升者引之以咸寒,则 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颠顶。”又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通过配伍也可发生不同的转变,如升浮药升麻配当归、肉苁蓉、枳实等咸温润下通便药同用,虽有升降合用之意,但究成润下之剂,即少量升浮药配大量沉降药同用也随之下降;又牛膝引 血下行为沉降药,当与桃仁、红花及枯梗、柴胡、积壳等升阳宽胸,活血行气药同用,主治胸中瘀血痹阻证,这就是少量沉降药与大队升浮药同用,也随之上升的例证。一般米讲,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没之,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故王好古云:“升而使之降,须知抑也;沉而使之浮,须知载也。”由此可见,药物的升降沉浮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因此,对药物升降浮沉药性的判断必须做多方面的分析,才能得出恰当的结论。

作用

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其中升与浮作用相近,沉与降作用类同,升浮药与沉降药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对立药性,代表着不同的药物作用趋向。

一般升浮药,

其性主温、热,味则属辛、甘、淡,多为气厚味薄之品,总的属性为阳,故有“阳为升”之谓,本类药物质地多为轻清空虚之品,就其作用趋向特点而言,主上行、向外。就其所代表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表消疮、宣肺止咳、宣肺利尿、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癥、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作用。故解表药、温里药、祛风寒湿药、行气药、活血祛瘀药、开窍药、补益药、涌吐药等多具有升浮药性。

一般沉降药,

其性主寒凉,味则属酸、苦、咸,多为气薄味厚之品,总的属性为阴,故有“阴为降”之谓。该类药物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就其作用趋向特点而言,主下行、向内。就其所代表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清热降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疫、降气平喘、降逆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 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故清热药、泻 下药、利水渗湿药、降气平喘药、降逆和胃药、消导药、收敛药等多具有沉降药性。

应用

多数中药都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这也是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之一。掌握药物的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能,可以调整脏腑素乱的气机,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作用于机体不同部位,因势利导,祛邪外出,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具体的应用方法是:1.根据疾病病势不同,选择与病势相反作用趋向的药物,才能达到调整气机,抑制病势,纠正失调的目的。一般规律是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则应选用石决明、代赭石等沉降药来平肝潜阳;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气虚下陷引起的久泻脱肛,则应选择黄民、升麻、柴胡等升浮药来升阳举陷,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如肝阳眩晕,误用升散药,则可导致肝阳更为亢盛,甚则可以出现肝阳暴张,化风昏迷的恶果;同样脾虚下陷,久泻脱肛,误用破气攻下药,则可造成中气更为下陷,以致出现久泻不止,滑脱不禁的证候。正如李东垣所强调的:“用药者循此则生,逆此则死,纵令不死,亦危困矣。”

2.根据病邪的部位不同,恰当选择药物,才能达到因势利导,祛邪外出的目的。一般规律是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则应选择麻黄、桂枝等升浮药以发汗解表散寒;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热结肠燥,大便秘结,则应选择大黄、芒硝、积实等沉降药以泻热通肠,峻下热结,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反之表实无汗者,误用麻黄根、浮小麦等沉降药固表止汗药可致闭门留寇,表邪化热内传;同样热结便秘,误用黄茂、升麻、柴胡等益气升提药,则使大肠气壅,便秘更甚。总之,必须针对疾病发生部位有在上在下,在表在里的区别,病势上有上逆下陷的不同,根据药物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恰当选择药物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这也是指导临床用药必须遵循的原则。

3.为适应复杂病机,顺应和调节脏腑功能,可采用升降并用的用药方法。如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汗出而喘的表寒里热证,常用石膏清泄肺热以平喘,配麻黄宣肺解表以止咳,二药相伍,一清一宣,升降并用、以成宣降肺气的配伍,以适应肺主宣降的生理功能;用治心肾不交,虚烦失眠,腰冷便唐,上热下寒证,常用黄连清心降火,配肉桂引火归源,二药相伍,一升一降,使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以成交通心肾,的配伍,以适应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生理特点;再如用治湿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头痛昏蒙,腹胀便秘,升降失调的病证,常用蚕砂和胃化湿,以升清气、配皂角子降浊润燥,滑肠通便,二药相伍,一升一降、以成升清降浊的配伍,以运应脾升胃降的生理特点。可见升降并用是适应复杂病机,顺应和调节脏腑功能有效的用药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