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滇藏之间:宁蒗萨雅寺

 春友社xufan 2022-10-18 发布于云南

滇藏之间:宁蒗萨雅寺

------------------------

Heaven in my eyes-5


宁蒗

翻过永胜县城北面无休止的崇山峻岭,抵达宁蒗县城,已接近暮色,身心俱疲。通常开车上路,我的单个时速都偏低。向来长途跋涉,应注重持久的稳定系数。较低的时速可以让我不费力,保持专心。那种开得很猛很拉风的赛车手,我以为都不能长久。

元代施行土司制度,类似于今天的区域自治,由部落世袭首领治理该部落辖区;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派驻军队并委任官员,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些中央委派的官员俗称流官;到了清朝雍正时期全面推进“改土归流”,只有极少数土司留任,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实现流官管辖。

今天的宁蒗县城是旧时的蒗蕖土司治所,元初在丽江路,曾设“永宁土知州”和“蒗蕖土知府”,均为土司世袭管辖地区,荒芜人稀。该地区的政治中心一直位于今天的永胜县城。民国六年(1917年),永宁、蒗蕖两土司辖地合并,设置宁蒗县佐,属永北县。“县佐”言下之意低半级。但是“宁蒗”一词从此开始沿用,“宁蒗”源自永宁和蒗蕖。

宁蒗地处云南边地,当地俗称小凉山,往东即进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称为大凉山。凉山州首府位于西昌,汉朝时为越嶲郡,西昌旧称邛都。该地区为彝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我们的彝族有三个源头,各有分别,一是源自云南禄劝、东川、昭通的六祖分支体系,一是发源自永昌郡(保山),还有一个即是四川的大凉山。

宁蒗县的彝族人口占比超过六成,汉族、摩梭人、普米族是主要少数民族。小凉山的彝族女子多穿彩裙。未婚女子披着镶花边头帕。已婚女人在脑后戴着类似屏风的黑色八角帽。这种黑色荷叶状屏风式八角帽充满神秘感,令我有点不寒而栗的敬畏。

虽然主要街道是典型的彝族风格装饰,建筑和设施成色不旧,但在主干道两旁,依然能看到大量阴暗潮湿的房屋,墙角结着厚厚的青苔,似乎阳光永远未曾照到这里,屋顶伸出一根管子,上面永远落着水滴。夜色降临,路灯照不到的角落,隐藏在一片深不可测的黑暗里。

泸沽湖西半边隶属于宁蒗县,这里是云南境内通往永宁镇泸沽湖的必经之地。泸沽湖的东半边则属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泸沽湖镇。泸沽湖继续往北则进入木里藏族自治县,这个县差不多十年前才修通公路,刚刚与外界取得联系。

在宁蒗县城,我意外遇到这一家的主人是佛教徒,他们每年会去格鲁派的木里大寺进香拜佛。我问他们县城附近有没有藏传佛教的喇嘛寺。他们说有,但是言外之意似乎他们并不会常去。

第二天,我在宁蒗萨雅寺内,同一位老者畅聊。他一开始便告诉我,这里是萨迦派的藏传佛寺。或许这是那对年轻夫妇舍近求远,前往木里朝圣的原因。

萨雅寺

这是一座古老的藏传佛寺,始建于1270年前后。

彼时大蒙古汗国建立已超过半个世纪,云南早已平定,襄阳虽然尚未攻破,南宋亡国只是时间问题,自元世祖忽必烈在上都(今内蒙多伦)称帝已经过去十年,三年前他迁都燕京,帝都的宫阙尚未完工,他在金代离宫大宁宫内办公,国号没定,尚未建元。

此时藏地首领萨迦派法王帕思巴,是忽必烈的亲密战友,蒙古文字的创造者。忽必烈让帕思巴以国师身份,同时负责宣政院(元朝中央直属的国家机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整个藏地的军事加行政。这是由宗教领袖统治藏地政教合一政体建立之始。

1270年,元世祖将藏地十三万户人口土地财产全部封为帕思巴的供养地,并晋封其为帝师、大宝法王。《元史》记载:帝师之命与诏敕并行西土,百年之间朝廷所以敬礼而尊信之者,无所不用其至。虽帝后妃主,皆因受戒而为之膜拜。正衙朝会,百官班列,而帝师亦或专席于坐隅。

当13世纪萨迦教派鼎盛之时,其影响力经巴塘、理塘、永宁传至蒗蕖,于是今天在云南边地的荒芜土州,还能看到一座有此渊源的佛寺。

20世纪60年代,远在后藏的萨迦主寺都未曾逃脱厄运,蒗蕖州的萨雅寺自然不会幸免于难,今天我们在永蒗县城东北山坡上看到的寺院乃是90年代后期重建,原址也并不在这里。

萨雅寺内的老者和我说起丽江的过去,还有解放前马营长的故事。他戴着毡帽,披着羊毛皮的袄子,而我只穿着一件衬衫。我说早晚有这么冷吗?他说防止着凉。

他说丽江脚下的土地过去曾是沸腾的熔岩,丽江木氏的头人联手观音大士驱走妖魔,观音菩萨用手中瓶子里的水浇灭火红的熔岩,化成汩汩清泉。这个一本正经的传说,倒是同丽江的地质特性有几分相符。只是丽江土司木氏也有这般神力,让我有点意外。

他说自己经历过解放年代,国军的军官抢宁蒗百姓的庄稼和收成,迫害百姓,民不聊生,但是解放军派来宁蒗县的马营长,可厉害了,有勇有谋,智勇双全,人民百姓都拥护他,崇拜他。我问马营长的故事都是您亲身经历的吗?他说当然了,好多事情都是长辈们亲口述说,加上感同身受,他说自己特别热爱党,衷心拥护党的领导。

萨迦派

13世纪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汗国,以武力统一了中原。

1247年,当时藏地佛教领袖萨迦班智达带着12岁的侄子帕思巴被迫前往凉州(今甘肃武威),同蒙古大汗窝阔台之子阔端会面,自此西藏正式归顺蒙古帝国,史称凉州会盟。

此前300年,藏地局势如同一盘散沙,各个部落各自为政,分裂割据,各个教派自立门户,百家争鸣。借大蒙古汗国征伐和杀戮的胁迫,藏地自吐蕃王朝之后再次实现了统一,形成政教合一的政体。

1253年的夏天,此时蒙古大汗位已由阔端之子蒙哥继承,由他出面将18岁的帕思巴带到六盘山介绍给自己的亲弟弟忽必烈。此时帕思巴已是藏地萨迦派的新领袖。此时忽必烈则是大蒙古汗国即将南征的中路军统帅。自此帕思巴跟随忽必烈左右,他们联手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南下平定云南。

帕思巴是蒙古人的读法,藏人读法是帕巴,没有“思”音。

后来忽必烈统一中国,在蒙哥死后争得帝位,庙号元世祖。他封帕思巴为帝师,将整个中国的佛教事业和拥有十三万户的藏地全盘交给帕思巴。

13世纪是萨迦派在藏地无上庄严的光辉岁月。仲曲河两岸,神宇耸峙,气势恢宏,先有萨迦北寺,兴于北岸,后有萨迦南寺,建于南岸。这里曾是藏地行政和权力的中心。

未到云南生活之前,并不知道萨迦寺曾经如此辉煌。小学时我特别喜欢看漫画《圣斗士星矢》,里面处女座的黄金圣斗士名叫沙加,是最接近神的人。多年以前,从日喀则出发前往定日县的途中,因为萨迦县的名字,令我想起最接近神的沙加,于是在没有任何特别信息的情况下,驱车深入到这个仅在地图上发现的边地县城。

像经历过的无数次的际遇一样,我在萨迦南寺的上空,看到一条巨大的,来自宇宙深海的大鱼。我也独自攀援在萨迦北寺的废墟之上,望着远方的雪山环绕,忍受着水土不服的腹泻。仲曲河的水,是黑色的水,里面掺杂着泥沙,需要沉淀下来才能洗脸或者烧开。入夜后极冷,需要盖上被子再盖一层毛毯,然而那里的夜空却有五色的云彩。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一年的萨迦,一定是我和它最好的时光。

萨迦寺是1961年确定的第一批全国文保单位。60年代,萨迦寺遭严重破坏,萨迦北寺一片废墟。

(to be continue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