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与中西医治疗

 背后国文 2022-10-18 发布于江苏

中医治疗上有一条原则,叫“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意思是说,急病则治其末梢或表象,缓病则治其根本。指治病虽以治本为原则,但标病危急时,则应先治其标,待标病解除后,再治其本。

前一段时间,胃不舒服,总觉腹胀、烧心、嗳气,我知道老毛病又犯了。俗话说,久病成医,以前看西医时,医生就给我开一盒奥美拉唑,服用效果很好。因此,遇到胃难受时就自己买药吃,一般能维持大半年左右。如果平常注意不乱吃、不喝酒,就会很长时间不会发病。

然而,人总是受不住诱惑的,当坐在酒席上,不喝点酒会觉得很寡淡,有些无聊。而且朋友们知道我以前是喝酒的,就免不了好言相劝。人家有情,而内心也有意,于是一拍即合,忘记了医生的规劝,觥筹交错起来。就像戒烟,总想戒,可戒了又抽,抽了又戒,陷入一种戒和抽的循环当中。这样,胃病时好时坏,很是负担。喝酒时偶尔会想起胃会受伤,胃健康时又经常地不谢绝了,进入同样的循环。

难受了几天以后,就严格禁酒。但禁酒后,身体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寻医。但预约时,一直看病的那位医生根本挂不上号,因为他的号一放出就被人抢空了。唉,现在看病的人比“双十一”抢单的人还要疯狂,根本不给别人留一点点机会。于是退而求其次,找一般的医生看。

然而,心中少了信任,就对普通的医生吹毛求疵,很是抵触。但病来如山倒,弄得人实在不舒服,就想起了中医治病的那句名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我想,没办法找专家开中药,能不能先吃点西药缓解一下,再来调理根本呢?

当然,我知道如果选择西药,还是违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的。急则治标的原则是适用于病情非常严重,或危及生命的某些症候时,当急治以去其邪。缓则治本的原则是适用于慢性疾病,或病情渐好,故治宜缓图,不可速胜。但身体的不舒服带给人的情绪很差,于是一狠心,一咬牙,开了一盒西药。

西药立竿见影的效果还真不是盖的,到第三天,身体也感觉不到任何异样,心里又犯嘀咕了,到底是继续吃呢,还是果断停药?思前想后,潜意识里西药的危害性已深入骨髓了,于是立即停药。既然标病已经过去,那要在本病上想办法了。

对付本病,现在还是有些心得的,导引,非药物治疗!通过站桩、按摩等手段让身体的气血彻底活动起来,避免病邪的侵入。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每天加大了站桩的时间,增加了按摩的频率和频次。说来也神奇,身体、精神、情绪得到大为改观。无病一身轻,感觉天更蓝了,空气更清爽了。

我可能连中医爱好者都算不上,我顶多只能算是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但自从我接触中医以后,改变了很多固有的观念,也尝试了一些新的饮食和健身方法。比如,对健身和健体的权衡,对喝凉水和喝啤酒的坚决摒弃,对中医师的认可和接受等等。

社会上现在仍有很多批评中医的声音,但这已经不能阻挡我对中医的深度认可了。我认可它的阴阳五行学说,我认可它的辩证论治原则,我认可它的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可以说,我建立了对中医真正的信任。

有人说,当你相信一个事物的时候,请慎重对待它的对立面。如我们相信善,但要谨慎对待恶,要以恶为参照物来反观自己。西医算不上是中医的对立,它有时候可以成为中医的辅助,所以,我们也不能完全抵制西医,它往往在有的时候就成了救命的手段。但是,我们在学习和了解了中医以后,就要尽可能地运用中医养生手段少生病以至不生病,运用中医治疗来帮助和改善我们身体遇到的问题,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