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双重标准

 星晨炼 2022-10-18 发布于浙江

探索双重标准
一些来访者针对自己制定的标准比
针对别人制定的标准
更加严格,

比如当她的孩子外出玩耍时
摔倒并受伤后 ,

一个母亲认为是自己不好,
“我作为一个母亲,
竟然让这种事情发生了,
是我做的不好”

但是同样一个朋友的孩子,
在遇到相似的情况下,
她的言语中只有同情和理解,
并没有对于母亲的谴责。

“孩子自己在外面玩耍受伤了,
这件事是不可避免的”
“你总不能一直都让孩子呆在家里吧”
“你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个责备自己”

通过倾听来访者自己
与其朋友
对待孩子不同想法的理由后,
治疗师能够理解来访者的双重标准偏差。

“我必须成为一个完美的母亲,
以弥补婚姻的破裂。”
“我只是觉得我要一直好好照顾儿子,
以免使他受伤害,保证他的安全”

来访者还被要求设想一下,
如果她朋友因此谴责她的情况,
她会觉得更加难过。

治疗师可以鼓励来访者
以一种平时跟邻居平和的说话方式
对她自己说,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
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母亲,
只有为了孩子尽其所能的母亲”

“【我能一直保护我的儿子不受伤害】,
这个想法是不现实的”
“因此作为一个母亲,
我已经足够好了”

这样是为了回答他的自动化消极思维,
通过自我对话
双重标准可以被
有用的、富于同情的、和现实的、单一标准
所消除和取代。

一个非常有效的探索双重标准的方式,
就是询问来访者,
他们是否向孩子传授自己的想法。

比如“你没有伴侣,说明你是没有用的”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通常是不会。

因为他们可以看到
自己身上这个信念的危害,
因此如果他们不想把这个信念
告诉自己的孩子,
难道他们还想继续把这个信念
附加在自己身上吗?

如果这个来访者回答是的,
那么进一步引导出
他们还这样认为的原因,
以及如果他们一直坚持内化这些信念
对孩子的影响。

如此就能像这个母亲一样结束治疗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