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是什么?(1)

 暖妈0618 2022-10-18 发布于天津

英国儿童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说:世界上实际上没有婴儿——婴儿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如果你看到一个婴儿,你就将同时看到他的妈妈。

我觉得这句话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世界上没有妈妈这个单独的存在,如果你看到一个妈妈,你一定会同时看到她的孩子。

01

曾经在小区里和一位宝妈聊天,我们远远看着孩子们在游乐场玩,她突然问我:“我们就只是站在这里看着,他们会时不时的跑过来一下,这就是妈妈的用途吗?妈妈到底有什么用?”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首先,这位宝妈的提问已经传递出一个信息,就是妈妈作为监护人的作用。游乐场的旁边都会立一个牌子,上面写着“5岁以下儿童须在成人监护下游戏”。

这点很容易理解,养育孩子是每个妈妈的职责,简单来说就是“看孩子”,包括给孩子提供最基本的温饱保障,保护他们免于危险和伤害,使孩子顺利成年。

不光是人类,自然界里的动物妈妈们都会履行这个职能:为幼崽提供食物和保护,以防被其他动物捕杀,让生命得以延续,种族得以繁衍。

但是对于人类来说,除了基本的生存需求需要满足,孩子要健康长大,更需要情感上的深度连接与滋养。

只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就好像我们会问出“妈妈有什么用?”这种问题一样,我们完全忽视了妈妈作为人的主体性。

02

我们远远的看着孩子在那玩耍,暖宝会时不时的跑回来拥抱我一下,尤其是在玩“鬼抓人”的游戏时,孩子们会跑回各自的妈妈跟前紧紧抱着妈妈,因为妈妈代表着家,意思是到家就安全了,鬼就不可以再抓了。

如果孩子不小心摔倒磕碰,或者与小朋友发生争执,他会求助,这时我们会跑过去抱着他,安抚他,使他很快平静下来,重新投入到游戏里,这就是妈妈的功能。

此时的妈妈不仅仅是食物的提供者,还是孩子的“安全岛”,孩子从这里出发,可以随意向外探索。因为孩子知道,即使遇到危险,他们可以随时撤回这里寻求庇护。妈妈在这里,我就不会害怕。

渐渐的,孩子不用特意跑回,只要远远能看见妈妈的身影,或者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心安。

再大一点,等孩子到了学龄期,他们不需要妈妈在场,就可以随意玩耍。因为他们心里已经将作为安全岛的妈妈内化,成为心理结构稳定的一部分。

这类孩子十分自信,善于合作。他们容易与他人接近,能够放心地依赖他人,也会坦然的让别人依赖自己。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里,他们既不会过于担心被抛弃,也不怕别人在感情上与自己过于亲近。

这就是安全型依恋。

03

当然,很多妈妈虽然身体在场,却没有发挥安全基地的功能。

这种功能失调的表现有两种:

一种是妈妈对孩子的情感需求毫无回应,或者反应非常迟钝。孩子大多情况下也与妈妈疏离,很少有肢体接触和互动,对妈妈的去留也不十分在意。

这种妈妈最多只能满足孩子生理性的照顾需求,但是与孩子的情感完全隔离——妈妈就好像是一个玻璃罩下的存在,你能看到她,却触碰不到她。

妈妈的无动于衷和木然脸色是最令人崩溃绝望的,因为“无回应之地便是绝境”啊!

孩子衍生出的防御就是容易和陌生人相处,但成年以后却很难进入亲密关系。

这就是回避型依恋。

还有一种是面对孩子的需求,妈妈有回应且回应也很及时,但是回应的通常是情绪化的,甚至绝大部分都是训斥和埋怨,孩子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

一方面,妈妈的回应很难预测,劈头盖脸的叱责辱骂,更让他们感到恐惧和羞耻,想要远离妈妈。

另一方面,幼小的孩子需要妈妈才能存活,他们不得不去依附妈妈,同时他们心中又有着深深的惶恐,担心妈妈会发怒随时离开自己。孩子的内心充满了即将被抛弃的恐惧。

成年以后,他们在亲密关系里,很容易患得患失,既希望能与自己的恋人极为亲近,又对恋人是否可靠和可信满腹猜疑,担心对方会离开自己。

这就是矛盾型依恋。

04

再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一个两岁小女孩在舅舅(大概十四五岁)的陪同下玩滑梯。当时是夏天,孩子没有穿纸尿裤,结果裙子被尿湿了。孩子有点惴惴不安,舅舅过去和旁边看手机的妈妈说了,妈妈怒气冲冲的走过来一句狮子吼:“你怎么又尿裤子了!谁让你尿裤子的!”

站在滑梯上的小女孩瞬间就被定住了,大气都不敢出。这时妈妈拽着舅舅就走:“让她自己待着,我们回家!真是气死我了!”而舅舅只是幸灾乐祸的看着。

当然他们没有真正离去,只是藏起来故意让女孩看不到他们。

小女孩既没有哭闹也没有喊叫,像个木头人一样,一动也不动。从生理学角度来讲,这是典型的应激反应。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孩子正在经历自体破碎。

这种被抛弃的威胁,杀伤力极大且屡试不爽,最后女孩被妈妈带回家并不许她再出来玩,女孩不敢有丝毫的反抗。

“是啊,尿裤子是我的错,妈妈没把我丢掉已经谢天谢地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很明显,小女孩经常处于这种被恐吓的养育环境中,造成她胆小,不敢表达,更不能有不好的情绪外显——因为她知道,如果她哭闹,将会遭到更严厉的训斥甚至惩罚。

所以,在这个小女孩眼中,妈妈虽然在场,却依然是不可获得的依恋对象,妈妈既不能同调自己的感受,更不能给予安抚。(心理学中的“同调”是指对一个人真实情感的同频呼应,同时又不因为这种同频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属性。同调可以让对方既感觉到被理解,又感觉到那是另一个不同的人在传递力量。)

这样的妈妈,成为她一生中离自己最近,却又是离自己最远的那个人……

慢慢的,这个小女孩就会成长为外人眼中,那种内向、安静、懂事的女孩。

孩子如果长期经历这种自体破碎感,就会导致自体脆弱,在未来的某一天遇到重大挫折或刺激时,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相应的躯体症状。

(补充一下,本文中的“妈妈”是泛指,指的是母亲式人物,即孩子的养育者。他也可能是爸爸,或者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看到这里,相信有一些父母会心里一惊,有这么严重吗?是的,孩子的人格就是这样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

请记住:你的每一句恶语相向,都是扎向孩子内心的一把刀。

所有刀子嘴,都是刀子心!

暖妈的深度好文,不容错过!每周五晚9:00更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