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够好的妈妈在婴儿出生前后,会处在“原初母爱贯注”中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2-09

本文由“李琴说事”原创发布今日头条,图片来源于网络以及自编,欢迎大家收藏、转载!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了“足够好的妈妈”这一概念。

他认为,足够好的妈妈能够养育出具有真实自体的孩子。

那么,足够好的妈妈是怎样的呢?

足够好的妈妈在婴儿出生前后,会处在“原初母爱贯注”中

足够好的妈妈在婴儿出生前后,会处在原初母爱贯注中。

“原初母爱贯注”的特点是:

从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的数周内,妈妈会全神贯注地对待婴儿。

在孕期的后三个月,妈妈会跟婴儿共用呼吸、消化和排泄器官,婴儿的生长充斥着妈妈的身体和心灵,妈妈自己的主体性、兴趣和生活节奏都逐渐隐退了。

妈妈的所有存在,都变成了适应婴儿节奏、满足婴儿需求,这是一种高度共生的状态。

妈妈跟婴儿之间往往有着心灵感应般的联结:

妈妈感到奶胀,而此时正好婴儿想要吃奶;

妈妈微微心慌,想要去看看床上的婴儿,而这个时候婴儿刚刚醒来,正要寻找妈妈。

这种微妙的同调性,有着神迹一般的美好。

足够好的妈妈在婴儿出生前后,会处在“原初母爱贯注”中

婴儿自发发出信号,被妈妈敏锐地捕捉到,并给予回应和满足,与婴儿保持同调,从而建立婴儿的真实自体。

好的妈妈就像镜子一样,婴儿透过妈妈的眼睛看到自己,于是他的存在就被确认了。

而有些妈妈,无法进入母爱贯注的状态。

比如抑郁的妈妈,婴儿在旁边发出各种信号渴望互动,可妈妈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抑郁情绪里。

这种情况下,婴儿看着妈妈的眼睛,看到的却是妈妈自身凝固的状态,无法照出自己。

婴儿发现自己这种自然自发的状态得不到回应,“我得去观察妈妈的状态,顺从妈妈,创造出让她满意、能够唤醒她的状态”。

婴儿因此发展出了虚假自体,他的内在不得不分裂,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创造出一个虚假自体围绕着妈妈转,以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生存下去。

有的妈妈在怀孕后期,甚至临产前,都全身心扑在工作或学习上,肚子里的孩子除了带来一些生理上的不适外,基本没什么存在感。

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有了孤独和被抛弃的感觉,也就是跟妈妈同调失败。

什么是同调呢?

一个朋友说自己产后睡眠不太好,看了很多睡眠训练的书。

但她妈妈的一句话点醒了她:

“哪有那么复杂,还用训练?

孩子睡,你就跟着打盹,别管白天还是晚上,能睡多少算多少;

孩子醒,你就跟着醒,不要老想着保持自己的作息规律,啥都顺着孩子来,这就行了!”

这位朋友果真按照她妈妈说的做了,结果睡眠质量反而比生孩子之前提高了很多。

可以说,顺应、满足婴儿的同时,也是妈妈对自己内在婴儿的重新养育。

足够好的妈妈在婴儿出生前后,会处在“原初母爱贯注”中

足够好的妈妈,能满足婴儿的主观全能感。

婴儿从黑暗的子宫来到光明世界时,会感觉是自己创造了这个世界。

实际上,婴儿没有一点能力去创造物质满足,只能利用自己的主观幻想来创造一切。

比如,婴儿饿了,妈妈把乳房及时送上,那么在婴儿的感觉中,就是他自己的愿望创造了这个乳房。

妈妈的及时回应,把整个世界都送给婴儿,让婴儿以为这些都是由他自己主观意愿创造出来的,这就是满足婴儿的“全能幻想”。

足够好的妈妈在婴儿出生前后,会处在“原初母爱贯注”中

从妈妈对婴儿全能幻想的支持中,婴儿会逐渐孕育出真实自体。

也就是说,婴儿的主观全能感是在原初母爱的贯注中产生的。

随着婴儿逐渐长大,妈妈也会慢慢从这种状态中退出,让婴儿重拾主体性,再一次对自己以外的世界感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对婴儿的回应越来越慢,但并不是刻意延迟或者漫不经心。

妈妈依然是积极的,只是不再像原初母爱贯注时那样神一般的一体呼应。

足够好的妈妈在婴儿出生前后,会处在“原初母爱贯注”中

足够好的妈妈,会给婴儿适当的挫折。

随着时间的推移,妈妈不再帮助婴儿维持主观全能感,妈妈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的作息规律、个人的需求,逐渐回归。

这时候婴儿会慢慢意识到:

原来我不是全能的,不是我有什么意愿,就能立刻创造出现实来满足。

这种挫折会让婴儿感到痛苦,但这种痛苦是建设性的。

婴儿从一出生就依赖妈妈,但是他自己感受到“依赖”却是从这时才开始的。

借此,婴儿逐渐意识到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意愿之间是有差别的。

愿望要想被满足,不是仅仅发出渴望就行,还需要跟别人协商,等别人合适的时候才能创造满足;

而别人也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愿望。

足够好的妈妈在婴儿出生前后,会处在“原初母爱贯注”中

这样的挫折,是一种适当的挫折,是婴儿的心理向前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

“适当”的挫折,意思是妈妈并没有故意要延迟满足孩子,而是事情本身客观上需要等待。

比如一个两岁的孩子需要喝水,孩子先要感受到自己口渴了,然后说出或指出想要喝水。

妈妈听见孩子的需要,放下手里的事情去帮孩子接水。

而不会再像孩子小月龄时一样,时刻感知和猜测孩子的需要,能够在孩子即将要口渴的时候,就已把奶瓶送到孩子嘴边。

那么,注意力不能回归自身、一心扑在孩子身上、没有自我的妈妈,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呢?

据我观察,这样长大的孩子,共同点是很容易暴怒。

一点事情不如意就无法忍受,甚至去攻击别人,容易陷入偏执的状态。

没有主体性的母亲,使孩子始终处在“世界应与我一体”的幻觉中,同时也在阉割孩子自由而完整地探索客体世界的能力。

比如一个小朋友想要玩儿另一个小朋友的玩具,这是一个观察、协商、可能受挫折、哀悼丧失,或者再次换方式协商的探索过程。

然而没有自我的妈妈,立刻明白了孩子的需求,代替孩子去跟别人协商,使孩子丧失了体验过程的机会。

足够好的妈妈在婴儿出生前后,会处在“原初母爱贯注”中

足够好的妈妈,能忍受孩子无情的使用和攻击。

温尼科特认为:“攻击性代表了活力,是生命的证据。”

婴儿最初无心的攻击,比如吃、咬、踢、扭动身体等,并没有伤害妈妈的意图,只是自发活动的一部分。

婴儿经由攻击,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从而发现了外部客体,这对婴儿来说意义重大。

原初攻击性就像一团火焰,自然地想要伸展和碰触外部世界,而这些能量是转化为打妈妈一巴掌,还是温柔地碰触妈妈。
婴儿暂且不能区分和掌控,在婴儿的意识中,它们都只是一种运动而已。

原初攻击性里,包含着婴儿对妈妈那种原初的兴奋的爱。
这种爱同时也是毁灭,婴儿蓬勃地对妈妈伸展自己,咬乳头、掐妈妈、打妈妈,无情地使用妈妈,摧毁和表达爱仿佛是一回事。

婴儿在两岁之前,几乎都是如此无情。

直到两岁左右,他才能够发展出对客体的担忧能力。

婴儿肆无忌惮地使用妈妈,不担心妈妈被摧毁,而妈妈一而再、再而三地满足婴儿,忍受他的无情。

这样一来,婴儿就不用隐藏自己,不用把自己分裂成虚假自体,他的真实存在就被确认了,生命力就得到了祝福。

足够好的妈妈在婴儿出生前后,会处在“原初母爱贯注”中

温尼科特认为,生命力和真正活着的感觉与攻击性紧密相连。

他甚至认为,婴儿的自发性就是攻击性。

当妈妈在婴儿的攻击中幸存,既没有因此拒绝、惩罚婴儿,自身也没有崩溃时,婴儿便体验到了这个完整的过程:

我创造她,我无情地使用她,而她却没有被我毁灭,依然坚定而温和地存在着。

这会让婴儿感知到,外面的世界有某种存在是在自己主观全能掌控之外的,而这个存在是结实的、善意的。

这就构建了婴儿与外部世界的基础客体关系——“我不用担心伸展自己的能量会毁灭外部世界,或者被外部世界报复”。

这样的孩子能保有自己蓬勃的生命力,同时又能接受真实的挫折。

总体来说,足够好的妈妈能够在最初满足婴儿的全能幻想,顺从婴儿,及时回应他,跟他同调。

当婴儿的全能幻想被充分满足后,妈妈又能适时退出,让婴儿经受适当的挫折,从而获得成长。

最重要的是,妈妈要在婴儿无情的攻击中幸存,不反击、不拒绝,心甘情愿被使用。

这样,婴儿就会发展出真实自体,保有蓬勃的生命力,与这个世界建立和谐的基础关系。

足够好的妈妈在婴儿出生前后,会处在“原初母爱贯注”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