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染引起并发症,患者回家途中死亡......

 天地爱尔 2022-10-18 发布于河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天学个急诊科知识


 

伤寒沙门菌感染主要引起的是消化系统症状,出现高热、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通过应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往往可以治愈。然而,严重的伤寒沙门菌感染可危及生命。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相关病例。一起来看看!


病例展示

主要病史

患者女性,63岁,因“发热、肋间痛20d'入院。

患者20d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呈弛张热,后出现左侧锁骨中线第6肋间及右侧腋前线第5肋间局部疼痛,随体温升高而加重,无呼吸道、消化道等不适,未见皮疹。

外院检查

白细胞7.50×109/L,中性粒细胞4.41×109/L,嗜酸性粒细胞0.01×109/L,降钙素0.193ng/ml,超敏C反应蛋白(sCRP)12.29 mg/L。

胸部CT示:肺门部占位。

当地医院考虑:“上呼吸道感染、肋间神经痛”,予头孢曲松治疗3d,并行2次肋间神经阻滞术,但发热及肋间痛无明显改善。

检查和诊断

入院后停用抗生素,肥达氏试验结果:伤寒0抗体1:1280(正常值<1:80),伤寒H抗体1:1280(正常值<1:160),全血病原菌二代测序提示伤寒沙门菌,血培养、便培养均培养出伤寒沙门菌。

明确诊断:伤寒沙门菌感染。

治疗和转归

结合药敏结果,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1周后,体温高峰下降至37.5℃,但仍有肋间疼痛。复查胸部CT平扫,考虑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压迫肋间神经。

行主动脉加强CT,发现降主动脉穿通性溃疡并假性动脉瘤形成,腹主动脉多发溃疡(图1),建议患者先控制感染再择期手术。

患者回家途中动脉瘤破裂死亡。

图片

图1患者主动脉加强CT血管重建示假性动脉瘤形成



病例分析

本例患者为沙门菌感染可引起动脉瘤,但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

因此,感染合并动脉瘤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尤其重要。研究发现,老年、男性、免疫抑制、高血压、糖尿病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在病程中应注意筛查动脉瘤的发生。


更多急诊知识哪里学?

急诊值班时收了个患者,找到病因最重要!突发情况如何处理才正确?

严重过敏反应抢救,首选肾上腺素吗?如何给药?急诊必会流程图、处理要点、最全急诊药物总结哪里看?

更多急诊知识
来医生站“急诊必备”专栏瞧一瞧👇

1.扫描下方二维码


2.点击立即下载


3.打开医生站App点击专栏

4.在临床用药里找到急诊必备

关注专栏

订阅专栏,每天读篇热搜药! 

下载医生站App,随时随地订阅啦~

参考文献:
[1]张玉姣,郑文,马安林.伤寒沙门菌感染合并动脉瘤1[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2,36(03):182+18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