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任提问:肾病综合征如何鉴别诊断?进阶回答看这篇

 最后一个知道的 2022-10-18 发布于河南


三级医师查房主任提问:肾病综合征如何进行鉴别诊断?

实习同学答:

  •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 狼疮肾炎;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 糖尿病肾病;
  • 肾淀粉样变;
  • 骨髓瘤性肾病。


主任点评:回答很好,完全按照教科书上所讲进行的,来,床位医生说一下。
管床医生答:
1. 狼疮性肾炎: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有肾外多系统累及表现,如面部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关节炎,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抗核抗体,抗双链 DNA 抗体,抗 sm 抗体阳性。
2. 紫癜性肾炎:青少年多见,临床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肾炎为特征。累及肾脏者可出现血尿或蛋白尿,肾活检病理表现为系膜增生性病变,伴节段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和或新月体形成。免疫荧光以 IgA 为主要沉积物。
3. 乙肝肾: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也可见于老年人,以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其次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国内依据以下三点进行诊断。①血清乙型病毒肝炎抗原阳性。②有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并可除外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肾炎。③肾活检切片中找到乙型肝炎病毒抗原。
4. 肿瘤相关性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大多发生在肿瘤之后,或与肿瘤同时发现,也可在肿瘤诊断之前出现。临床表现为蛋白尿,部分患者可呈肾病综合征,病理上以膜性肾病最为常见,肿瘤有效治疗后,肾脏疾病可自然痊愈或好转。
5. 糖尿病肾病,多发于 10 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尿蛋白从早期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可逐渐进展为肾病综合征。眼底检查可见微血管病变。肾活检提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典型损害为 K-W 结节形成。
6. 药物中毒性肾病引起的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外源性毒素,如青霉胺、金盐、蛇毒、蜂毒、花粉等引起的免疫性肾小球疾病,表现为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这些表现很难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疾病相鉴别,应详细询问病人是否有肾毒物接触史,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否则容易漏诊或者误诊。
主任点评:床位医生掌握还不错,但条理不够清晰,主治医师来讲一下。
主治医师答:对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首先要明确是否为肾病综合征,有的患者,血白蛋白水平很低,比如低至 21 g/L,24 h 尿蛋白定量不足 3 g(尿量 2L),这种情况也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原因之一就是合成的赶不上漏的。其次就是确认病因,排查继发性因素或者遗传性因素,鉴别诊断主要从如下几点考虑:
1. 自身免疫性疾病:①系统性红斑狼疮;②血管炎肾损害;③干燥综合征;④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2. 感染性疾病:①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②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③心内膜炎相关性肾炎。
3. 肿瘤相关性疾病:比如肺癌、骨髓瘤性肾病、淋巴瘤、直肠肿瘤等。
4. 代谢性疾病:①糖尿病肾病;②肥胖相关性肾病等。
5. 药物中毒相关性肾病:某些药物或者生物毒素,如青霉胺、金盐、蛇毒、蜂毒、花粉等引起的免疫性肾小球疾病,表现为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这些表现很难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疾病相鉴别。
策划 | 静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