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泻玉”与“沁芳”

 城北十五里666 2022-10-18 发布于北京
 

公众号ID:hlmyj001

编辑微信:dongzhu1968

投稿:hlmyj001@163.com

图片

作者

邯郸夏

因为高考作文的原因,这几天红楼的话题大火。就连平时对红楼没有丝毫兴趣的学生家长们,也开始关注和讨论《红楼梦》。虽然功利了些,但这对于红楼的普及,绝对是好事。

高考的题目大家都看到了,这里不再赘述。但有一点,我感觉出题者似乎并没有真正读懂这一段文字。如果只为强调水被“花木掩映”,“泻玉”已足够,何必又“沁芳”?

图片

还是看原文。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烁,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

这里是进入园内的第一站。脂批说:

此亭大抵四通八达,为诸小径之咽喉要路。

算是整个大观园的枢杻了。如果说水系是大观园的血液的话,此亭就是大观园的心脏。熟悉文本的朋友也知道,大观园不仅有沁芳亭,还有沁芳桥,沁芳闸,此泉亦名沁芳。

听贾政问:

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

且不说《醉翁亭记》的创作背景,这“翼然”二字,确实太过直白了些。很多读者读到这里,就认为这帮清客相公都是吃闲饭的草包,其实不然。前边已有交代:

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

人家这才真叫会来事儿呵。

图片

所以贾政听后:

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

政老果然眼光老道,一眼就看出亭名应该压这“水”字。而前文也说这水“泻于石隙之下”,所以这个“泻”字是没问题的。

很多读者看见这个“泻”字,想当然脑补出“小型瀑布”的景象,实则不然。“泻出于两峰之间”,这明显应该是峡谷才对。泻,仅是说水的流势比较急而已,并未强调水位的落差。

说完“泻”字,再说这个“玉”字。

玉,绿色。很多读者认为“玉”这里仅指水,其实不然,而是说岸边的树木把水映成了绿色。泻玉,不妨理解成“流动的玉”,这个意境其实还是很美的。

而宝玉认为“泻”字不好:

“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些蕴藉含蓄者。”

宝玉拿出来的这个理由,应该非常充分,这里就不予深究了。

图片

说完“泻玉”,再看“沁芳”。

沁,是说香气、液体等渗入或透出。芳,是指花的香气。“沁芳”的意思是说,花散发出来的香气把流水都熏染香了。这是把“泻玉”的视觉转为嗅觉,颜色转为气息。果然比“泻玉”新雅,也更加富有想象力。

这个意象,我总感觉宝玉是从“花气袭人知骤暖”化来的。“沁”跟“袭”字一样,都是赋予花香以力量。很多人都说“袭”是“花香扑鼻”的意思,我倒更愿意把这里的“袭”理解成“乘人不备,突然攻击”之意,是说花的香气就像雨点子一样往人身上砸,或是花香“嘭”的一下打你脸上。这才说明这花香来得猛烈,才是“骤”字“迅疾”之本意,怎是一个“扑鼻”就了得的!

这也难怪贾政听了:

拈髯点头不语。

脂批说:

六字是严父大露悦容也。

而清客们:

众人也都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

这里宝玉也确实该赞。

有很多文章把“沁芳”解读成是花落到水里,取“花落水流红”、“流水落花春去也”、“水流花谢两无情”之意,更隐喻大观园众女儿的“诸芳流散”,“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我认为不是这样。

这个解读太过俗滥,根本与新雅无涉,甚至还不如“泻玉”有创意。且弥漫着一股死亡、丧败之气,绝不适合省亲的喜庆气氛。再说黛玉也不主张把落花撂在水里:

“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
图片

说完“沁芳”,再看宝玉拟的那副对联: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先看上联:绕堤柳借三篙翠,是说堤上的柳树长得非常茂密旺盛,把水都映成了绿色,这也正是刚才所说的“泻玉”的意境,是写水的颜色。篙,本意是指撑船的竹竿,这里用作量词。不妨再发挥一下想象力,把篙理解成竹制的容器。就是从柳树那里借来三篙的翠色倒进了水里。脂批评说:

要紧贴切,水字。

再来看下联:隔岸花分一脉香,这句对应的是“沁芳”无疑,是说岸上的花香沁得芬芳了流水,是写水的气息。这比颜色更灵动,让应水也似乎有了生命。分,我原来读到这里不曾细想,一直认为是“分开”之意,即流水把两岸的花分开了。再一细想,其实是“分给”、“分来”的意思。是说岸上的花把一脉香气分给了流水,这意境马上就有了,也是对“沁芳”最好的注解。脂批评说:

恰极!工极!绮糜秀媚,香奁正体。

有读者说宝玉拟的匾额楹联都有些脂粉气,其实这才对路子。因为本来就是为迎合元春的应制之作,这种闺阁体反是最合适的了。

图片

细思这两联,字字是在写水,却又不见一个水字,这才是其高妙之处。人文版注释说“三篙翠”、“一脉香”都是指水,其实不然。这两句的句眼,无疑是在“借”字和“分”字上。水之翠是向堤上柳借的,水之香是岸边花分给它的。这俩字用得真好!这构思之巧妙不禁让我想起黛玉《咏白海棠》的颔联: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宝黛果然是心有灵犀呵。

呀!红楼太美,不忍细想……

图片

好书推荐

在2021年新教改政策下,《红楼梦》终被列入必考名著。中高考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红楼梦》有关的考题。如何帮助孩子快速破解这些红楼题?北京四中名师有一套“独门秘籍”。看完相信你也会惊呼:《红楼梦》原来可以这样学!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家有中学生的家长,千万不要错过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