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书房中的大天地——笔墨纸砚之收藏

 neijia 2022-10-18 发布于山西

文房即书房,是古代文人安身立命的所在。在这一方天地中,著书立说,挥毫泼墨,妙笔丹青,都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种文具。所以,笔墨纸砚又被称为文房四宝。

书圣王羲之在《笔势论》中,曾形象地说:“纸张如同战阵,笔如同刀、槊等兵器,墨如同盔甲,水与砚如同城池”,正是由于这些文具的辅佐,文人学士才能够将自己的才华尽情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够薪火传承。宋代苏舜钦也曾说:“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可见文房四宝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房四宝除了在书法绘画领域继续担当重任,它们的实用功能与民众的关系渐行渐远,连最普通的书写,也大多被手机和电脑取代。但在艺术品收藏领域,它们却因文化内涵丰厚的特质,受到更多收藏者的青睐。



1
笔重彤管

笔是文房四宝中的领军者。清代唐秉钧在《文房肆考图说》中说:“汉制笔,雕以黄金,饰以和璧,缀以隋珠,文以翡翠。管非文犀,必以象牙,极为华丽矣。”笔管是毛笔收藏的重点,因为毛笔不易保存,笔毫易坏,所以毛笔的鉴赏更着眼于装饰意味浓厚的笔管。


图片

明 特大剔红毛笔

笔管的材质,有竹木、螺细、象牙、犀角、牛角、麟角、玳瑁、玉、水晶、琉璃、金、银、瓷等,不少都属于珍贵的材料。其中,竹制笔管最为常见,也是制笔工匠最能施展艺术才华的地方。他们能在狭小的笔管外壁上雕刻山水、花卉、仕女人物。由于竹制毛笔较脆弱,不好保存,因此流传至今的凤毛麟角。竹刻毛笔近年来逐渐受到各路藏家的关注,一支民国时期的竹刻毛笔市价在4000元左右,明清两代的竹刻毛笔大都价值万元。在拍卖市场中,2000年北京翰海拍卖上,一支明万历竹刻人物毛笔以7.05万元成交:2004年北京翰海再次上拍一支明万历竹刻花卉纹毛笔,最终成交价高达60.8万元;2008年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一支明万历竹刻花乌纹毛笔,更是以103万元的高价成交。由于用竹子做的笔管,用久了将变为紫红色,因此收藏界有笔重彤管一说(彤管即指古代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


图片

清末翡翠毛笔、小碟

一些传承有序的名庄所制毛笔,也是集藏者关注的对象。我国最有名的毛笔有出自浙江湖州的湖笔、河南的太仓毛笔、河北的侯店毛笔以及湖南湘阴的长康毛笔和江西的文港毛笔,这其中,一些老字号源远流长。比如湖州王一品斋笔庄始创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距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王一品的毛笔因制作精良而名扬四海:北京李福寿笔庄的毛笔也是书画大家喜爱的产品。



2
古墨生香

墨是书写绘画的着色剂,主要原料为松烟、油烟。为了便于保存、运输和携带,古人将墨制成块状、丸状或墨锭,使用时需要在砚台上加水仔细研磨。

自宋以后,墨逐渐成为文人书案上的陈设、欣赏品,文人要求墨质精良,而且追求形式与装饰美观,促使墨成了一种工艺美术品。明中叶以后,制墨业空前繁荣,名家辈出,工艺也有创新,异彩纷呈,不仅墨的质量在配料、选烟和胶方面有较大改进,而且墨的外在形式美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集书法、绘画、雕刻、装饰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题材涉及山水风景、鱼虫鸟类、风土人情、天文地理,成为文人雅土和达官商贾争购收藏的佳品。


胡开文墨

何亚农,别号真山,文物鉴赏收藏家,早年留学日本,是老同盟会会员。1917年解甲归田,移居苏州南园灌木楼,与其来往者皆是文人雅士。1946年,何亚农因脑溢血客死北京,而其生前的藏品却无人知晓。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州南园宾馆在整修灌木楼时发现,楼内浴室的阁楼有一间密室,移开板壁,内藏有书画、铜器、瓷玩、古墨、名砚及诸多古籍,宛如打开了一座尘封已久的宝库,揭开了何亚农藏品归宿之谜。其中,有两箱保存完好的古墨更为珍贵。何家的这两箱古墨,一部分是何氏家藏,一部分是买进的宝山楼主人潘博山和近代书画家陈子清的收藏,遂集大成,共180号541件,几乎囊括了明三家(程君房、方于鲁、罗小华)和清四家(胡开文、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等人的精品。苏州市政府及时通知何亚农的女儿(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妻子)何泽慧,最终何泽慧携何家后人共同做出决定,将其父所有藏品悉数捐赠给苏州博物馆。

张充和,沈从文夫人张兆和之妹,著名合肥四姐妹之一,人称“世纪才女”“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幼时就和古墨结缘,亲戚赠送她一锭古墨,她就拿着到书房去研磨写字。老师见后大吃一惊,说:“哎呀,这可是明朝方于鲁制的墨呀!你小孩子怎么不知痛惜,用来写大宇!”后来,老师要求他老墨、古墨只能写小字,而且要用碎墨,不能用整墨。上世纪60年代,张充和与丈夫去印度游玩,经过香港,在表妹家落脚。表妹与张充和平辈,是李鸿章的侄孙女。看张充和与丈夫驮着一个大箱子,就说:“你不如换上我们家的小箱子吧。”于是递给张充和一个小箱子,里面有个东西在滚来滚去。打开一看,是一锭墨。仔细一看,是明朝程君房制的墨,上面雕着一个狮子头,表妹说:“你喜欢,就拿去好了——那是小时候我流鼻血,妈妈用它来给我止鼻血的。”



张充和有得墨之喜,也有失墨之痛。她与丈夫刚到美国时经济拮据,只得忍痛把十锭乾隆石鼓墨,以1万美元卖给了日本人,张充和为这十锭墨,伤了很久的心。

上海收藏家王毅是当今国内古墨收藏领域的集大成者,二十多年来痴情于墨的收藏,并且致力于中华墨文化的研究及推广。他的收藏历程中有许多精彩故事,有因身上钱少,只得抵押正穿着的新皮夹克和随身带的手表的艰辛,也有因执著收藏而得到佳墨的喜悦。如今,王毅已收藏有上自宋明、下至现当代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墨1500余锭,重点收藏清代“四大墨家”监造墨及御墨、历代名人自用墨、礼品墨,以及反映辛亥革命、解放运动、抗美援朝等时代特征或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墨,并著有《中国墨文化大观》等。



3
名纸难求

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文字的主要载体,在文化的传播和文明的传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历代生产的名纸有多种,脍炙人口的有薛涛笺、澄心堂纸、金栗笺纸、磁青纸、开化纸、玉扣纸、宣纸等。

薛涛笺,唐末五代名纸,因为由薛涛创制,所以得名。相传薛涛曾把植物花瓣撒在纸面上,加工制成彩笺。这种纸色彩斑斓,精致玲珑。薛涛是唐代长安人,幼年随父亲宦居四川,后沦落风尘成为乐妓。她善作诗填词,觉得当时纸幅太大,便亲自指导工人改制小幅纸,这种纸张用薛涛宅旁浣花溪水制成,因而又称“浣花笺”。

澄心堂纸是南唐时徽州地区所产宣纸,其纸薄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长者可达五十尺为一幅,从头到尾,匀薄如一。传说,澄心堂纸与南唐后主李煜有很大关系。为了得到能够长久保存的纸张,唐后主不惜重金选调国内高手,云集京城,开设纸坊。这样的纸,在北宋时期已经成为千金难求的名贵之物。


图片

磁青纸上的金银书画

磁青纸又称瓷青纸,明代宣德年间所产,用靛蓝染成,因色泽新鲜,与宣德青花瓷相似而得名。磁青纸加工工艺特殊,后世不能完全仿制,可谓稀珍,其作为抄写经书专用,至今考古发现的众多经书皆抄在磁青纸上。磁青纸的颜色为深蓝,有种静谧、意象深远的特质,最适合用于书写内容深奥、哲理性强的经典,可彰显经典的庄严肃穆。

开化纸是清代最名贵的宫廷御用纸,产地在浙江省开化县。其质地细腻,非常洁白,帘纹不明显,纸虽薄但韧性强,柔软可爱,上手后有玉润感,在白色的纸上常有一星半点儿微黄的晕点,如桃红。难怪民国时藏书家陶湘最喜收藏殿版开化纸,人称“陶开花”。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内府刊印书籍多用这种纸。

玉扣纸是清代名纸,产于福建,全用嫩竹制造,所以纸张洁白如玉,且光滑柔韧,拉力强,摩擦不起毛茸。福建长汀因绝佳水质,所产玉扣纸最负盛名。广州、兴宁、梅县等地有一道名菜“纸包鸡”,便是以玉扣纸包裹鸡肉,再以花生油浸之,最后入锅油炸而成,食用时打开,香味才释放出来,芬芳扑鼻。


图片

清 淳化轩明黄金绘云龙纹蜡笺

古纸难得,因为古代生产纸张,未使用化工制品,能够保证“纸寿千年”,所以上世纪80年代之前手工制作的宣纸,最爱收藏者追捧。以宣纸为例,连上世纪80年代初安徽生产的发霉宣纸都卖到2万至3万元一刀,比当年的市价涨了100倍,清代留存下来的纸张更是身价以千万倍计,据称一张60公分见方的乾隆冰纹笺纸,开价高达10万元。



4
藏砚佳话

砚虽是文房四宝中的殿军,却因为材质多为石头,具有“金石永寿”的特点,存世量大,加上历史上名砚迭出,痴迷名砚的大有人在,因此,流传下来很多藏砚佳话。


图片

红棉吐蕊砚

古人有“武夫宝剑,文人宝砚”之说,认为:“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自小就与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12岁时,发现一块淡绿石头,试墨极好,其父苏洵也认为此石“是天砚也”,于是凿磨了砚池,交代儿子好好爱护。及至稍长,苏东坡对此砚更是关爱有加,并且在砚背铭文。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东坡被诬陷入囹圄,“天砚”不见踪迹。5年后偶在书笼中找到,其已年老力衰,交待儿子好好保存呵护,自己不久撒手人寰。明代时,权倾朝野的奸相严嵩被世宗所杀,抄没家产时竟发现了苏东坡的“天砚”,以后不知所踪。


图片

九天揽月

清代纪晓岚嗜砚若痴,自名斋号“九十九砚斋”,除总纂《四库全书》并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外,传世书籍一为《阅微草堂笔记》,一为《阅微草堂砚谱》。收藏家对自己的藏品,都想让“子子孙孙永宝爱”,希望传之久远。纪晓岚却说:“我百年后,倘图书器玩,散落人间,使赏鉴家指点摩挲曰:'此纪晓岚故物’是亦佳话,何所恨哉!”这种视藏品如过眼云烟的态度,很为后世大收藏家推崇。


图片

翔龙砚

图片

飞龙砚局部

晚清重臣张之洞也是一位爱砚如痴的人。有逸史记载说,张之洞公务之暇,以五百砚置水中。那些精美的鱼脑冻、蕉叶白、火捺、青花,一个个从他眼前闪过,面对这些砚中佳品,这位堂堂的一品大员,一定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他对砚台的喜爱,终生不渝,后人在他的墓中发现随葬砚台一方,那肯定是经他挑拣选中并随他共赴天国的良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