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启示录099:天地之道只是一个诚字而已

 新用户17779036 2022-10-19 发布于江苏
导读
中庸书中为什么说,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哪一个字可以概括天地之道?薄厚高明悠久的天地之道是怎么样形成的?伟大的周文王,伟大在何处,为什么被尊为文王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今天我们一起来精读《中庸》的第二十六章的后半部分,先读原文。
01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
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02
这段文字相对比较长,我们今天这一讲就先用家常话,把这段文字翻译一下。
天地的根本道理用一个字就说清了,那就是“诚”。
天地作为存在,本身是专一的,纯粹的。天就是头上的天,地就是脚下的地,没有第二个天地。
但专一不二的天地,能生成和养育万事万物,这些万事万物可以多到无法计算,不可估量。
天地的根本之道就是宽广博大,就是深厚,就是高高在上,就是光明,就是悠远,就是长久。
03
咱们今天所讲的天,从细处看,往小里说,不过是一丁点儿的光而已。
可是,把这丁点的光明累积起来,扩展到无穷无尽的程度时,日月星辰就都要靠它来维系。世间的万事万物也都靠它覆盖,靠它罩着。
我们今天所讲的大地,从细处看,往小里说,只不过是那么一小撮土而已。
可是把这一小搓一小搓的土都积累起来,达到广博深厚的程度时,就算是承载像华山那么重的崇山峻岭,它也不会觉得重。
容纳那么多的江河湖海,水不停地流动,也不会泄露出去。世上的万事万物全部都要靠它来承载。
04
我们今天所说的山,从微观处看,往小里说,也就是拳头那么大一块石头而已。
但把这些小石头们都累积起来,直到宽广和高的程度时,花草树木就能在山上生长了,飞禽走兽就能在山里居住生存了,而各种宝藏也就能在山里面储存和被开采出来了。
我们今天所说的水,从细处看,往小里说,不过是那么一小勺而已。
但是这一勺一勺的水积攒到一起,就能够达到深不可测的程度
那样的话,鼋、鼍、蛟、龙、鱼、鳖等各种水生动物,就能在那里生存繁育了,而且各种物产财货也从中增殖出来。
05
《诗经》周颂维天之命中说:上天运行的意志是那么的庄严和肃穆而又永不停息,没有止境,这大概是天之所以成为天的根本原因和关键所在吧。
这首诗中还说:怎么能够不显赫,不光明呢?文王的德行是那样的纯正无私,一片真诚,这大概是在说文王之所以被尊称为文的根本原因和关键所在吧。
内心真诚,德行纯正而又一直坚守,永不停息。
06
我们用今天的家常话把《中庸》26章的后半部分翻译了一下,核心意思就讲天地之道只有一个“诚”字。而且讲这个“诚”字做到极致,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那我们该怎样理解天地之道,只有这一个“诚”字,对今天的我们又有什么启发呢?我们下一讲一起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