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繻葛之战

 寂寞中快乐 2022-10-19 发布于北京

                    --周朝衰败的加速剂         

繻葛之战是发生在周天子与诸候之间的一场战争,就其性质来讲,是属国对宗主的冒犯,属大不敬行为。然而,在东周开始的春秋时期,周朝权势衰落严重,臣属诸侯国不朝贡周朝,也或对周天子言语不敬进或礼节上的不尊,已到了司空见惯的地步,只是还都披着一层可随时戳穿的翻脸不认人的窗户纸罢了。繻葛之战就是戳穿这层窗户纸的典型例子。

郑国于公元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二年)才分封建国,首任国君是周宣王之弟姬友,都城在棫林(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管辖地域为周朝首都镐京附近。从郑国被封之初的国君和地域来看,周朝是将郑国看作心腹之国来经营的。公元前774年,郑桓公看到了周朝统治者的腐败至极,筹划将郑国迁于河南,建都于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主要版图位于今河南郑州一带,先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前迁至成周附近。至平王东迁时,郑国又与秦、卫、晋三国一起,护卫平王东迁至成周,郑国为周王朝东迁作出了重要贡献。东迁之后,由于晋国不久分裂为翼(晋)和曲沃两部分、内战频仍,秦国当时还只是“子”辈小国,所以周王室不得不依靠郑国。周幽王时,郑桓公为周朝司徒,郑武公、郑庄公先后为周王朝的卿士,掌握着周朝的执政大权,权势越发强大,直接威胁周王朝的统治。

周平王东迁洛阳后,仍然没有能够阻止周朝衰败的颓势,除了名义上是周天子之外,其实力也仅相当于一个诸侯而已,权力和威信江河日下。郑国与周朝,这一消一涨情势的发展,使得周天子空有身份上的高贵,却没有保持其尊的实力,故而穷尽办法改变现状,极力想归塑周礼的本原。而以郑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这来之不易的现状,也想方设法从周朝本身寻找口实,极力想突破周礼的制约,把实力转化为身份上的戳升和行动上的自由。相互间自然会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发酵到一定程度便会引发战争。

矛盾的大致发展过程是:①周平王时,欲分郑庄公权力给虢公忌父,郑庄公由此怨恨周平王,周朝与郑国之间的裂隙由此产生,成为矛盾激发的源头。此后,发生了“周郑交质”事件,这是周王朝忍辱负重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②周桓王继位后,欲将朝政大权交予虢公林父,郑庄公一气之下,派兵夺取王室温(今河南省温县)之麦及成周之禾,致使周郑矛盾更加尖锐。③前715年,周桓公任命虢公林父为右卿士;又于前707年,免去郑庄公左卿士职务。鉴此,郑庄公遂拒绝朝觐周桓王。

矛盾就这样一步步激化,最终造成双方剑拔弩张。前707年,周桓王不能容忍郑庄公的无礼,亲率周军及陈、蔡、虢、卫四个诸侯国的军队,讨伐郑国。双方在繻葛相遇,繻葛之战由此爆发。

关于繻葛之战,记载最权威和全面的当属《史记》和《左传》,其中:

《史记·三十世家·郑世家》:“三十七年,庄公不朝周,周桓王率陈、蔡、虢、卫伐郑。庄公与祭仲、高渠弥发兵自救,王师大败。祝聸射中王臂。祝聸请从之,郑伯止之,曰:'犯长且难之,况敢陵天子乎?’乃止。夜令祭仲问王疾。”

《左传·桓公·桓公五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王卒顾之,必乱。蔡、卫不枝,固将先奔。既而萃于王卒,可以集事。’从之。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繻葛,命二拒曰:'旝(kuài)动而鼓。’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祝聃请从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

综合分析上述史料,大致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①战争的发起者是周桓公,郑庄公虽则骄横,但始终没有主动挑起战争,似乎是有意激怒周桓王,从而迫使其主动发动战事,不会让自己刻上“犯上”的骂名,相反会羸得师出有名的主动地位。

②两军同为“左、中、右”三军布势。其中,周朝军队:周桓王为中军,统领周朝军队;虢公林父为右军,统领蔡、卫援军;周公黑肩为左军,统领陈之援军。郑国军队:郑庄公为中军,原繁、高渠弥辅公;曼伯为右军、祭仲足为左军。虽然同为三军布势,但郑国战前是做了情报侦察的,认为陈国国内混乱,将士无心恋战,战斗力必然不强,一冲即溃是可能的;蔡、卫两国本身支援周朝的意志就不坚定,在陈败退时必然也会如鸟兽散。据此,郑国的三军布势是针对上述特点,采取以强击弱的布势展开的,这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根本前提。

③郑国将领总结以往战争经验,积极适应战场发展新要求,发明了“鱼丽阵”法。此阵法的核心要意是“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指的是战车配置在前、步卒分散配置在战车左、右、后方,使步、战相互掩护,结成一个坚固的整体,实现了从只重视战车向重视步、车协同新战斗队形的转变。此种阵法,较好地解决了以往采取“前卒后车”战斗队形,在前锋步卒被击破时,后续战车将失去掩护的弊端。这也是郑国从战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相反周王朝,大概也有70年以上的时间没有实际参与过战争了,更别说创新战法之类的了。

④郑庄公很具战略视野,在取得大胜之后,不是穷追不舍置周桓王于死地,也不是安营扎寨以夺周王朝土地为目的,而是认为“犯长且难之,况敢陵天子乎?”“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于是周桓王“夜令祭仲问王疾”“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这典型的打一巴掌给个枣的做法,既在面上维护了周礼的形式,避免其他诸侯国群起而攻之;又大大增强了郑国在诸侯中的地位和遇事的发言权,这是最实惠的收获。

繻葛之战,郑国大胜,究其原因,大致有三:

①干大事者要有宽阔的胸襟。郑庄公在周王朝渐次衰落的进程中,没有操之过急、意气用事,而是采取隐忍克制的态度处理与周王朝及其他诸侯国的关系,即便是动怒出兵,也只是象征性地夺取温地和成周周边的部分庄稼而已。据此,为自己羸得不断发展实力的时间和空间。

②知己知彼者方能百战不殆。郑庄公在战前,已对陈、蔡、卫等国国内形势和军队情况进行了考察,得出陈乱,蔡、卫弱小的现实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排兵布阵和使人用人,达到了以已之长克敌之短的目标。

③开拓创新是求胜的必由之路。针对以往作战“前车后卒”的弊端,郑庄公采纳了郑子元意见,运用“鱼丽之阵”之法,主次分明、梯次攻击,具有灵活高效的优点,为一举冲破周桓王军队阵势奠定了基础。

④战略上的清醒是战术胜利的前提。郑庄公始终保持战略上的高度清醒,认识到郑国是第一个与周朝硬硑硬的诸侯国,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君主,这一仗存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在取得胜利后,他并没有因此而赶尽杀绝,而是以属国的身份派使慰问周天子,使得其胜利的果实得以保全下来。

相反,周王室则接连在战略和战术方面犯错,最终酿成败局。在战略方面,面对野心勃勃的郑国,周王室一开始没有未雨绸缪,及时遏制郑国势力的崛起,在郑国崛起后又轻率开战,可谓进退失据。在外交方面,周王室未能成功笼络实力较强的诸侯以制衡郑国,其联合的卫国新败于郑国,国力受损;陈国政局动荡,军无战心;蔡国实力弱小,于事无补。在战术方面,与郑国军队相比,东周联军战术与阵型呆板、僵化,不能灵活变通。所以,即使东周联军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也难以挽回败局。

繻葛之战,发生在春秋之初的第一阶段,由于参战双方身份的特殊性,其结果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①周郑繻葛之战是周桓王先声发起,本想借此次战争制服郑国,恢复周王室的权威。但由于周王朝力不从心,使结果适得其反,周王从此威信扫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传统,一去不复返。继郑国“小霸”之后,齐、晋、楚、秦等大国先后兴起,真正开启了弱肉强食的春秋战国时代。

②创设的“鱼丽之阵”,主次分明、梯次攻击,具有灵活高效的优点,使中国古代车阵战法逐渐趋向严密、灵活,有力地推动了古代战术的革新和演进,丰富了古代军事思想之宝库,其精华也被后世所继承。《司马法》记述:“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陈法。”一百余年后的晋楚鄢陵之战,晋国军队也遵循了先击破两翼、最后合围中军的思路并取胜。

③臣属国应屈服于宗主周朝,臣属国有定期朝贡的责任,有救援周朝的义务等周朝的“礼”制,在这一刻撕开了遮羞的面纱,不再是不得不遵守的约定,而实际成为一纸具文。自此,诸侯国把朝贡、救援等看作与周王朝利益交换的筹码,而不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周朝“礼崩乐坏”从此越发不可收拾。

总之,繻葛之战确是周王朝衰败的加速剂,从这之后的历史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