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子132|你以为想明白的事,其实不是真的明白了

 扫地僧一一 2022-10-19 发布于江苏
图片

2008年那会,还总觉得自己挺牛逼的。
临近毕业找不到工作,感情不顺,心情也不太好,最后一个学期大多时候在一个人健身看书。
四个多月瘦了几十斤,然后读了很多哲学书,突然觉得开悟了,看透了,建立起了一个自己的哲学逻辑框架体系,实践了一下,觉得很管用,似乎遇到什么问题都能解答,都能头头是道,既能说服别人,也能让内心平静,不卑不亢。
这种骄傲自满的状态,一直保持了很长的时间,让一个本身没有什么实在内容的灵魂,变得“自信”甚至骄狂。
也有几次当头棒喝,从迷离到亢奋,再到新一次的失落,如此反反复复,就这样情绪波动的过着。
久了,习惯都成了自然,没觉得问题在哪儿。
两个点,让我突然意识到这个框架下的不成立点在哪里。
有次去金海湖,有位长辈跟我闲聊,然后就说到了这种情况,她的经验是,这只是人开悟的入门状态,就是似是而非。
从哲学理论框架到真正融会贯通,还差一个关键步骤,就是这个你自己总结的世界观框架,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就是说,这世间所有的道理,所有的先验经验,我们从不懂到懂是一个阶段,从假懂到真懂是另一个阶段,从真懂到发自内心要应用是一个阶段,从应用到回头来补全改造成完全适应自己的理论,最后沉淀下来,融化到血液和肌肉记忆力,才算完成第一个循环。
最关键的一环,是人要在事上磨。
那些我们看过的书,自以为懂得也非常认同的道理也好,“经验”也好,其实说白了,你以为是你的,但其实,它还是别人的。
当它能在所有你自己的行为上完全达到指导的作用,并且,不论外界如何评价,不论发生什么风浪,你都对自己有个很严格的遵循标准,从内心去认同它时,并且在每件事都能发挥作用,也不会再被任何外力中断打断时,它才真正变成你的人生经验。
同样,如此,你的人生也就开始真正觉醒。
从我听到这个之后,我就明白了我的第一层缺陷在哪里,也正是从那一天起,我好好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整个框架。
我开始从自己最简单的作息开始。
比如一直给自己定的又完不成的那个目标:十一点之前睡觉。
你看,十一点之前睡觉看上去是个多么简单的目标,也容易理解,但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原来我以为是自己不够自律,其实现在我明白,所以你做不到的事,其实都是没有真正想明白,只是你自己以为自己想明白了。
就是,你没从心底里,身体里去把这事的利害想明白,它始终是一句口号。
有句话叫什么,所有你觉察的痛苦,除了身体带来的,其余都是价值观带给你的。
这其实就是我老说的:你看世界什么样,世界就是什么样的另一面。
身体达不到的地方,精神也达不到。
或许你要经过很多事,才能明白这句轻飘飘的道理。
想明白了,无论发生什么事,地球爆炸了,也要在十一点前睡去。
然后就发现,好简单。那下一个目标就是十点半。
我也会这么对孩子要求和解释。
那第二点就是:文史哲,除了历史,主要是价值观。
只要是价值观,它就不容易客观,哲学构建的那个框架,实际是个理论体系,是你自以为的一个东西,它能带来现象和本质的疏离,提升自己的认识层次,可是
未必对。
只有历史,才是相对的客观。
过去我对历史是嗤之以鼻的,因为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哪有什么真相,可现在,我不是这么看的了。
你去国外,能看到对一个历史的很多版本,它们也带着各种各样的主观和价值判断,但是,那件事,是实实在在发生了,谁也没法否认,只是它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发生,围绕起源有不同争论,而且从各个文献放一起比照,就像棱镜,总能看到一些蛛丝马迹。
历史使人明鉴,数学使人精细。人人都知道,但想要明白道理,不容易。
所以,四十岁的时候,也终于从心底慢慢摆脱了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状态,那些自以为是的价值判断,其实还不一定有北京出租车师傅的水平高呢。
所有你理解的明白,最终一句话也不用说,都在你怎么做事、做什么事上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