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勇敢的卓文君私奔了,司马相如就是嘴上功夫好,婚后生活如何保障

 昭烈名臣 2022-10-19 发布于河南
绝大部分不幸的婚姻,在于把爱情和结婚混为一谈,对于爱情所有的赞美,都是因爱的,因为那是值得的,但如果直接把感情等同于婚姻,那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爱情故事很多,毕竟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的一贯追求,如果男主再有点文学才华,那故事很可能就千古流传了,比如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文书,就是凭借司马相如出众的文学才华被世人所熟知的。
西汉是个开拓进取的时代,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做官方式都会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西汉多少还是有可能的。

穷小子司马相如就生活在这种积极进取的氛围里面,哪怕是地位低下,生活贫贱,但依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因为仰慕战国时达的蔺相如,就把自己的名字从犬子,改成了相如,希望有一天也能做到蔺相如那样的官。
司马相如并不是一个妄人,他之所以有这样高的期望,是因为他有超过的文学才华,司马相如最善于写气势恢宏的大赋,汉武帝没发力之前,司马相如也只能老实的过自己的苦日子。

这天跟着朋友去富豪卓王孙家里混吃混喝,在那个时代,你只要是有点文学名气的,只要拉得下脸,打秋风这事儿也能说得很高雅。
所谓卓王孙,可能祖上也是六国时代的某个王族的后裔,秦始皇时代大搞迁徙,就被弄到四川来了,祖上有深厚的学识见识积累,这样的人物,在新时代翻身也是更容易以一些。
作为当地的首富,司马相如能出席宴会,已经是很有面子了,宴会上司马相如大展文学才华,唱起了自己的作品凤求凰。

真实的历史,大部分时候,都被掩盖的简短的历史叙述里,卓文君对司马相如一见倾心,这背后可能隐藏了许多微小的细节,但历史只告诉我们,他们私奔了。
为什么私奔,当然是卓王孙看不上司马相如,尽管卓文君是个寡妇,但这个丝毫不会有所减分,限制寡妇再嫁的是明清,在西汉,寡妇不寡妇的,也根本没人在意。
司马相如用三寸不烂之舌成功拐骗走了卓文君,但生活不能只靠嘴,还必须得有钱,因为卓文君是私奔的,身上也没什么钱。

司马相如完全没有后世文人的酸腐,没钱就做生意,卖酒不属于暴利行业,但至少可以维持个温饱,没钱雇店员,卓文君就站在外面做起了服务员。
尽管汉代风气开放,但毕竟卓文君也是当地首富的女儿,做这种事总是有些不体面,一直生气的父亲,这次也得服软了,这事儿说出去实在是太丢面子了。
卓王孙大手一挥,给了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很多钱,他们也得以在成都置办产业,而司马相如也终于过上了有钱人的生活。

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到此也就结束了,但中国的故事里,总会有别的结局,后来汉汉武帝当政,喜欢好大喜功,司马相如擅长写的大赋,也终于派上了用场。
但时间长了,卓文君又被冷落了,但作为才女的卓文君,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主动给丈夫写诗,一首《白头吟》写的是温婉凄凉。
最终司马相如感念当年的恩情,和卓文君和好如初,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却真实地反应了,婚前的浪漫,婚后可能会变,就算是曾经狂野如烈焰一般的私奔,也抵挡不住岁月长时间的侵蚀。
像卓文君这样有钱人家的小姐,如果是放到今天,想要保障自己的权利,父母赠与的财产,最好是在婚前赠与,这样就能成为你的婚前财产。
如果是婚后赠与的,父母也可以声明,这是仅赠与女儿一个人的,这样就可以凤凰男发达之后,翻脸无情,最后女儿什么也没有。

爱情需要用文学去讴歌,但生活还是需要多一些理性,爱情的归文学,但生活的却还是归法律,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婚姻安全,系好安全带,平平安安过好这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