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氧阈值是训练强度的分水岭

 老威小屋 2022-10-19 发布于北京

一天午跑回来,进门就跟夫人说:“今天间歇跑,跑得很好,心率最高拉到170以上很顺利”。

夫人吃了一惊,问,前天我(指她自己)监测血压时录得的心率是多少?

我明白,她是用自己的安静心率,来比照我间歇跑的心率了。

她监测血压时录得的心率是80,跟间歇跑中录得的最高值,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一、心率高与低的误区

关于心率这个话题,真的是跑步爱好者永远的爱,永远的疼,围绕着它,似乎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讨论:张三刚跑两步,心率就飚得很高,到达160,170。

但是,也有人有这样的慨叹:我跑间歇的时候,身体感觉已经很尽力了,心率才到140上下,再也上不去了。

几天前,就有跑友就后面这个问题,与我发起过交流。

究竟跑起来心率是轻松拉到很高好,还是很难拉高好?

从使用心率表(早期都是心率带,那时候没有光电心率)8年多的体验来看,老威认为,可能存在着这样的逻辑:(用“可能”这样的字眼,是因为老威没有条件基于实验室结果来说话,所以,只能以这样探究的口气)。

当几乎没有受过训练,或者训练程度非常浅,身体还基本上没有什么运动基础的时候,运动中,心率很容易拉高。因为肌肉利用氧气的效率还非常低下(我们说的有氧代谢能力很差),既然效率低,而对氧气的需求又是固定的(在某一个强度下),那只好让血液运送更多的氧气,为了输送更多的氧气,只好拼命打泵——打泵当然就是心跳的意思啦!

而当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后,心率往往反而不容易拉高,正如上面说的有的跑友说感觉很努力了,但是心率也就到140上下。这时候,供血(其实核心是供氧气)能力有了,短板是肌肉力量,所以,跑得感觉很累(肌肉疲劳),但是送血的压力却不大。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这个阶段,即肌肉力量匹配不上心肺能力。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用电影《破风》中的一个案例来说明:

自行车骑手邱田因为在极限冲击时,心率始终达不到某个要求(我不记得具体值了,是不是200?反正是没有达到“冲刺时最大程度接近极值”),不能达到教练的要求,最后为了突破,不得不吃违禁药,导致犯规,被辞退了。

在这个案例中,运动员的心肺能力,肌肉能力,都是优秀的,在这个前提下,心率允许突破的高限,也就是运动员的能力天花板了。

可见,不同的运动能力阶段,同样是一个高的心率读数,意义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几乎没有训练水平的人来说,动辄高心率,当是差的意思。因为这个高心率对应的运动表现是差的。

而对于训练有素的人,在心率与运动表现呈现为线性正比关系的前提下,能达到的心率高度,也就意味着运动表现的高度,这个时候,“能达到的心率高度”当然也是“好”的意思。

这里头,张三跑了两步就飙高,和电影故事中邱田被教练要求尽量骑出高心率,同样是“高”,两者的意义恰好截然相反。

二、测得无氧阈值的好处

我一直用佳明来记录无氧阈值,在佳明系统里,它叫乳酸阈值。

我们说过,乳酸有两个阈值,一个是低区,即运动中,乳酸明显开始积累的点;一个是高区,即这个平衡点之上,乳酸快速积累,以至于身体自己消除的速度明显赶不上堆积的速度。

佳明系统里说的乳酸阈值,其实是指高区,也就是无氧阈值。

为了避免发生误解,我在文章中,统一用无氧阈值来表示。

从无氧阈值的含义,我们可以明白,通过训练,将无氧阈值推高,是训练的核心追求之一。

VO2MAX固然也是重要的跑步能力的指标,但是它基本上是有天花板的,就是遗传所给定的“潜力”,多数人当然也没有把潜力开发到尽头,因此,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得到的实际VO2MAX状态都会低于潜力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训练开发VO2MAX好像也有意义,但不要做梦去试图提高VO2MAX的极值。换句话说,假如把潜力值100%开发出来了,也不要指望还能增大这个值。

但无氧阈值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推高的。

回到上面那位跑友问的,跑得很尽力了,还是只在140上下。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时候。好像连三区都很难突破。

当过了这个阶段,自回首来看时,几乎可以肯定,就是肌肉力量不行的缘故。

换句话说,那时候希望达到的奔跑强度,超过了自己躯体的能力。

当突破了那个瓶颈,心率的高度基本上可以按照自己主观愿望(当日课表要求)来控制的时候,跑步的乐趣也就真正到来了。

在如何衡量自己的心率到达了高区还是低区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无氧阈值,是很实用的一个数据。

基本上我把它作为高区的门槛。

氧阈值的应用

如果直接按照无氧阈值来设置心率,

它相当于心率5区的下限,也就是说过了无氧阈值,基本上处在无氧代谢的运动状态了。

老是有人把“无氧代谢”理解为体内缺氧,甚至是“屏住呼吸”。因此也就把最大摄氧量VO2MAX,理解成肺活量,认为是肺吸入的空气量,那是本质性错误的。

最大摄氧量是指肌肉能利用氧气的量。

在运动过程中,不存在肺活量这件事,也不存在身体里氧气够不够的问题。即使是真正“屏住呼吸”的举重一刹那,还是“一口气跑到”的短跑项目,人都不会因为缺氧而“憋死”——身体里氧气总是够的。

但是在当下的运动模式中,通过氧气参与燃烧脂肪来供能,和不需要氧气参与就能代谢的碳水来供能,是有区别的。

所以,乳酸阈值的意思,大体上是指在这个激烈程度之上,大致就无法用燃脂来供能了,跟不上了,要用更快捷燃烧的碳水来供能了。

理解了这个意思,也就理解无氧阈值在运动中的意义了。把它设置成5区下限,我们也就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在它之下,运动靠燃脂来供应能量为主,以上,则以碳水为主。

这句话有一个容易起争执的地方,就是4区。因为一般理解,4区也就是混氧区,而且越接近无氧阈值(5区和4区的分界线),碳水供能的比例越高。

实际上大部分时间,运动中碳水和脂肪都在供能——即使运动强度再小,纯粹脂肪供能的状态是没有的,即使在无氧区,完全没有脂肪的参与了吗?我想也未必,只是量比较小了而已。而无氧阈值线,则是强行直观地画了一道不同供能模式的分界线。

在储备心率法中,可能无氧阈值与5区下限并不重合,无氧阈值也许会落在4区里的高区,这都是合理的。

只要我们自己记住,4区上半部分开始,碳水是主要供能者。

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意义重大!

因为碳水供能,一小时几乎是上限。也就是说——

1、对于一个高手来说,半马在1小时水平的,可以从开始就在无氧阈值心率附近的水平跑(当然还有热身和身体适应的问题,我们忽略掉,让讨论简化一些),而不用担心比赛后程会泄力;

2、对于大多数人测试10公里来说,也是同理,如果10公里跑进1小时内,意味着以无氧阈值的心率去跑,可以完赛。

3、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能在无氧阈值心率附近,完成马拉松。

氧阈值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具有很好的参考性

这是我自己的一年无氧阈值走势,只看红色线就可以。

需要做些备注:

1、因为按照月份来排,一个月只有一个刻度在横坐标上,所以当月不管是一天取得的数值,都显示为不同月份的一个固定日期。

2、蓝线是当时这个心率下的速度,可以不必关注,因为它会受当时的身体状态的影响,甚至在市区里还会受轨迹记录精确度的影响。

可以看出,在一年内,红线基本上都在162-165之间波动。最近连续三个月都是163,但对应的配速有差别。如这是8月21日的:

这是10月17日的,相隔两个月。

看来7-8月份的确是状态最好的时候。

上文说了,由于状态和市区里记录距离的精度的关系,同等心率下的配速记录会有所不同,但是不影响记录的无氧阈值是直接来自心率带的(我用的Polar H10,十分信任),是十分可靠的。而且在一年内呈现出极度的稳定。

实际上,我在跑10公里的时候,的确也大致参照这样的心率强度,来“驱使”自己。

五、一点小体会

1、定期或不定期地测试(或跑间歇的时候自动记录)无氧阈值,既可以让自己有一个数据为依据的指引,也可以鞭策自己在间歇跑的时候,尽量达标。

2、有了无氧阈值,至少知道自己哪些运动形式是在自己的什么强度范围内。否则,光是看心率数据,自己不知道150算高了呢,还是160还是正常值。

之前我遇到一位跑友交流,他说160心率对他是常态,根据他的年龄、最大心率、安静心率一换算,可不吗,160还是在他的有氧心率区间呢!

可是对于一些不大运动的朋友,假如按照无氧阈值法来界定,可能160都已经在无氧区了。

光看数据绝对值,不同人之间是没有横向可比性的。只有自己跟自己比,才有意义。而无氧阈值,是自己跟自己做对比时,很有意义的一个指标。

3、测得了无氧阈值后,无论用无氧阈值法来分心率区,还是用储备心率法来分心率区,大致范围都不会差,如果两种不同的方法在各区上下门槛值上有些不同,可以按照自己在训练中的体感,适当做些调整,都是可行的。

4、用跑表来测无氧阈值最简单,最经济。但要注意并非所有品牌、型号都支持这项功能,譬如,我曾经用过的、有着很大市场保有量的Garmin245,不支持这项功能,令不少245的用户扼腕。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把245赠送给了家人。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