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伯驹赐“寿”记

 古稀老人赵 2022-10-19 发布于湖北

我是福建人,1950年考入浙大医学院,毕业后留附院外科工作,至今客居杭州已有七十二年。除了医学以外,我自幼喜爱书画篆刻艺术,在杭州,除了师承著名书家陆维钊、沙孟海诸师外,与杭州大学图书馆周采泉先生最称至交。通过周老的穿针引线,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得以结识居住在北京的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蒙张先生雅爱,连续三年赠我“寿”字。这一段故事,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张伯驹先生,民国四公子之一,是著名的词家、戏曲研究家和爱国收藏家。在周采泉先生介绍我认识张公之前,我已从文献与诸老处颇知先生,其传奇身世与多才、伟藏对我有极大之吸引力。

文章图片1

张伯驹先生,著名的词家、戏曲研究家和爱国收藏家。

1978年我首次进京,任中国医学史学会理事,又恰蒙时在北京中医学院古文教研组任教的周笃文兄撮合,共同在北海公园刚开张的“仿膳”餐厅宴请张伯驹潘素伉俪、夏承焘吴闻伉俪与周振甫诸先生。由于与夏吴贤伉俪在杭时已有多年友谊,故此会最令我激动者就是得识张伯驹、潘素二老。人生遇合,真是全在于缘。

说起“缘”,上月,青年学者荣宏君自北京来访,送我著作《千古风雅苏东坡》与《国宝传奇张伯驹》,真是深得我心。

文章图片2

林乾良(右)与荣宏君。

我常说,古代文人中,最喜苏东坡。坡公非但诗文、书画盖世,而且一门高雅,性情豪放。一生屡遭坎坷,至于“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寒食帖》)。虽然境遇如此,依然不忘初心,交尽天下名士。所作既脍炙人口,又千年来为海内外所珍爱;所绘《枯木怪石图》,更是中国传世文人画的标尺,2018年,在香港以4.5亿港元起拍。杭州既有苏东坡纪念馆,又有“慕轼雅社”之民间组织。我因极力推崇东坡,故还被推为“慕轼十老”之首。

对于当代文人,我最为推崇的当属张伯驹先生。大约是在2007年,北京方面拟为庆张公110年华诞出文集。我知悉后即撰一文,从《十全老人》立意。因辗转京杭间竟迟了一步,稿成而未刊。此后15年,因旅居海外、搬迁等原因,底本无存,难以再续。此回知宏君拟编纂《张伯驹年谱》,遂静思两日,为撰此文以助。

先说“百寿图”。我自1956年调往上海首届中医研究班学习,曾于丁师济民(孟河医派丁甘仁嫡裔)处,见一清同光年间之“百寿图"。百人皆古稀以上,甚属罕见。从1974年发起征集纪念亡母之《春晖寸草集》以来,我与全国许多80岁以上名家常有交往。至1982年油印刊行首册时,已达545家。至2007年出彩印本时,已达1319家。大约于1976年,我开始征集《百寿图》,且将作者规格从古稀提升到八十岁,自是难度更高了。由于我周岁丧父,孤儿依寡母之春晖才得成长,因而自幼养成两大习惯:把同学、同事与亲友均视为至亲对待;刻苦学习为常人所不能堪。加以业医、能治印,所以交往师友众多,因此集成《百寿图》五套。

1976年,周采泉老为我求来伯驹先生一“寿”图,具我的上款,下款是“中州张伯驹时年七十九”。第二年春,采老又为我求得一“寿”,只有单款,所用印为朱文“丛碧八十后作”。又过一年,到1978年(戊午),如前文所述曾与周笃文兄等合请五老于“仿膳”,后又趋谒于张府,又得具上下款之“寿”笺。也是钤“丛碧八十后作”印,其年应系八十一岁。总之,这三年间,我每年均得张公为书一“寿”。都是以“鸟羽体”写成,中锋运笔,外形圆润而骨力内含,极具飘逸潇洒之神韵。

文章图片3文章图片4文章图片5

张伯驹先生赠作者“寿”字与嵌名联。

1979年,张公八十二岁,我又机缘巧合进京公干,再次趋谒。这次无所求,只是就便看望先生伉俪。想不到他老人家突然兴来,当场赐我一副嵌名联:“乾象尚存纲自正,良医不拒病能除”,署名下加“时年八十又二”。按当下的话说,“幸福来得太突然”,我其时真如天上掉下个金元宝一般,竟至捧着这副对联不知所云……

连日来回忆种种,令我思绪万千。张伯驹先生已于1982年仙逝,今年正是他老人家逝世40周年,我也已是一位年届九旬的老人。虽然先生墓木久拱,但是他光风霁月的襟怀和无私奖掖后学的高尚品格,就像一座丰碑,将永远立在我心中。(林乾良:1932年生于福州,“西泠五老”之一,著名学者、书画篆刻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