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大姨妈不规律到癌症仅一年时间

 太平时光 2022-10-19 发布于广西

从大姨妈不规律到癌症仅一年!这三类女性千万要注意

三甲传真 2022-10-19 11:15 发表于北京

三甲给女性朋友分享一个病例。患者刘女士,大概一年前,就发觉自己的大姨妈很不对劲,不仅逗留的时间越来越短,从原先的5天变成2-3天;量也很少,每次卫生巾上都是“白中一点红”……

这样的症状持续了三个多月还是没有好转,刘女士着急了,就到当地医院挂了个号。检查过后,医生判断刘女士应该是“围绝经期月经改变”,意思就是刘女士要停经了,所以大姨妈才有异常。听到这结果,她稍稍放了心。

但过了一段时间,刘女士发现大姨妈的量更少了,还伴有腹痛,还是不对劲啊!于是她又到当地医院挂了个号,这次医生判断她这情况应该是盆腔炎,给开了几样药。

服用一段时间后,刘女士又发现大姨妈的情况不但没有好转,白带也跟着不对劲了!量多得吓人,还呈现水样形态,老是湿透小裤裤,垫护垫也不管用,给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这到底怎么回事?跑了好几趟医院,情况怎么不见好反而更严重了呢?直觉告诉刘女士,这事一定没那么简单。为了找出答案,辗转之下,最后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找出了“真凶”。

经过仔细的病史询问、详细的妇科检查和初步的超声检查,医生发现刘女士的子宫内膜增厚至18mm,再综合刘女士的症状,怀疑刘女士这么久以来的异常阴道出血和排液情况,跟子宫内膜的病变有关。果然,经过进一步宫腔镜检查及分段诊刮术,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之一,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的20%~30%。

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并且呈年轻化趋势!90%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为异常阴道流血或排液。

——阴道异常流血

90%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为各种阴道流血。比如绝经后阴道流血;未绝经患者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淋漓不尽甚至阴道大量出血。

——阴道异常排液

早期可表现为稀薄的浆液性分泌物或少量血性白带,如果合并感染或癌灶坏死,可排出伴有异味的脓性、血性液体,有时阴道排液中可伴有组织样物。

此外,有以下情况的异常阴道流血的姐妹更要注意警惕子宫内膜癌:

——有子宫内膜癌发病高危因素如肥胖、不育、绝经延迟者;

——有长期应用雌激素、他莫昔芬或雌激素增高疾病史者;

——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

自从拿到结果后,刘女士的心头又压上了一块大石头,这可是“癌”呀,该怎么治,好不好治?

从西医治疗看,手术目前是子宫内膜癌首选的治疗方式,而且她的情况属于早期子宫内膜癌,细胞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较低,只要积极进行手术,就能获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但手术可不是单纯的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癌细胞可发生周围或远处转移。

它的转移方式主要有三种: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

肿瘤组织可以通过直接蔓延的方式在病灶原发处逐渐变大、浸润子宫肌层,甚至穿透肌层。根据病灶位置的不同,子宫内膜癌的癌细胞也可以通过淋巴系统转移至盆腔淋巴结、主动脉旁淋巴结,甚至更远处的淋巴结。一旦遭受或很可能遭受癌细胞侵犯,就必须将这些淋巴结切除干净以除后患。

过去,由于理念和技术限制,为了明确手术-病理分期,无论术前临床期别如何,常常会大范围清扫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然而众多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者占少数,特别是早期、低风险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者更少,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并不改善低危早期患者的预后,反而增加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增加盆腔血管神经损伤几率、淋巴囊肿等并发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在保证预后的同时,刘女士最终采用了前哨淋巴结显影和活检术。 前哨淋巴结指的是癌细胞发生转移时所经的第一站淋巴结,其作用类似于“前哨站”,可以大致反映整个区域淋巴结累及的状态。理论上如果前哨淋巴结没有肿瘤转移,那么其他淋巴结发生转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因此合理检测前哨淋巴结的转移状态,可以决定合理的淋巴结切除范围,从而有效避免盲目、全面的淋巴结切除,大大减少创伤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还能保留患者的淋巴免疫屏障。

从中医治疗看,子宫内膜癌是由脾、肝、肾三脏器功能失调, 湿热瘀毒, 蕴结胞宫, 或肝气郁结, 气滞血瘀, 经络阻塞, 日久积于腹中所致。子宫内膜癌分血热型、气虚型、血瘀型、肾虚型4型对症治疗。

——血热型

症状:阴道突然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 胸胁胀满, 心烦易怒, 舌红苔薄黄, 脉弦数。治则:平肝清热, 佐以止血。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柴胡6 g, 白术6 g, 当归9 g, 白芍9 g, 茯苓9 g, 薄荷3 g, 丹皮6 g, 山栀6 g, 益母草9 g, 血余炭9 g, 甘草3 g。

——气虚型

症状: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 色淡质清, 面色苍白, 肢倦神疲, 气短懒言。舌质淡或舌边有齿印, 苔薄润, 脉缓弱无力。治则:益气健脾, 固摄止血。

方药:益元煎加减。人参12 g, 黄芪15 g, 灸甘草6 g, 白术12 g, 升麻6 g, 艾叶12 g, 阿胶9 g (烊化) 。

——血瘀型

症状:时崩时止, 淋漓不净, 或突然量多, 夹有瘀块, 少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 或边有瘐点, 苔薄, 脉沉涩或弦细。

治则:活血行瘀, 理气止痛。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6 g, 红花6 g, 当归6 g, 生地6 g, 川芎6 g, 赤芍6 g, 柴胡9 g, 延胡9 g, 没药6 g, 甘草3 g。

——肾虚型

症状:阴道出血, 量多少不一, 色鲜红, 头晕目眩, 耳鸣心悸, 五心烦热, 两颧红赤, 腰膝酸软。舌红少苔, 脉细数。

治则:育阴滋肾, 固冲止血。方药:左归丸加减。熟地20 g, 淮山药30 g, 山茱萸15 g, 菟丝子30 g, 枸杞子30 g, 鹿角胶15 g, (烊化) , 女贞子30 g, 旱莲草30 g, 仙鹤草30 g, 血余炭30 g, 棕榈炭15 g。

三甲提醒大家,中医认为肿瘤的病理属性,本虚标实, 多是因虚得病,因虚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 其预后与虚实的侧重有关,邪盛而正虚不显的为疾病初期,疗效好;正虚与邪实并存而邪盛不显的为疾病中期,疗效也较好;疾病晚期常常正愈虚而邪愈实, 形成脏腑气血亏虚和痰热湿毒交阻的复杂病理变化,疗效差。(三甲传真综合深圳市人民医院、山西医药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