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的参象在中医诊断学方面的具体应用(跟我学易经 一德)

 一德老师 2022-10-19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在易医学中,一般传统的说法是,有“身(即艮卦),则必有疾”。

然而,卦中的这个艮“身”之象,却不是专门用来指“疾病”而言的。

虽也有人,取其爻意有“害”之象,作为“病”“疾”之意,可是大多数人,往往仅依坎卦的有“疾”“疑疾”“亟心”及“疾病”之象而论。

还有少数人,则是以兑卦的“介疾”之象来论的。

任何卦及其结构状态,都能对应于一定的疾病状态。

只是不同的疾病对应于不同或相同的卦及卦象组合、搭配、结构、状态就是了。

其中,两卦前后相“之”变,有前卦所表述的疾病(状态)向后卦所表述的疾病(状态)转化或被替代之象。

同时也有,前卦所表述的疾病发生后,跟着(“之”除有“前后之间的变化”外,还有“随着”“跟”“从”之意)就会出现或发生后卦所表述的病症。

也就是说,前后两卦所“之”变的变化,反映了疾病的变化与转化乃至其过程。

除“之”变方法外,疾病的分析主要是靠“经卦”“互”卦、爻位之象的卦、爻象来对应反映和表述的。

故而各种“互”卦的集合体(四个爻、五个爻乃至六个爻组合状态)的表述规则与概念,一定要掌握得非常清楚才行。

从通行本《周易》爻辞来源的分析与判定中,我们会发现,许多诊断的术语及结论,都是很有针对性又是很具体的,也非常符合当今中西医学的诊断概念和结论或术语的判断标准的。

其间,每个诊断词语的确定,基本都是有象”“数”对应表述来作为其依据的——基本都是在“设卦”“观象”“系辞”(圣人则之)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来进行的。

要特别重视各种“互”卦的表述功能与作用。

这往往是自古以来,大多数易学家与数术家,一直未能引起注意的“象数易学”极其重要的表述功能、作用与方法。

这里“互”卦对“疾病”的表述内容,无非是这些四爻卦、五爻卦、六爻卦及三爻卦等卦之间互相搭配后,所共同反映出来的整合性内容。

也就是说,根据每个卦爻或各个三爻卦所对应内涵及位置,与所直接对应的实际事物的位置、形态、质地、性质等,作出对它们综合在一起时的共同表述的综合性内涵意义的表达——即形成这些爻和卦组合在一起时,各卦、爻内涵意义的共同组合性相对应统一的针对性解说。

当然,在分析具体卦爻搭配的内容时,除了依靠卦或爻与人体、疾病的直接或间接的对应关系外,还要考虑各卦的其他内涵内容。

比如:

颜色(大赤、白、银、红、花色、杂色、绿、蓝、黑、棕、纯黄等);

状态(平行、垂直、相交、三角形、四边形、梯形、台形、多边形、弧形、直线、回旋、凝聚、发散、扩大、缩小、静、动、停止等);

形式(圆、上缺、中空、上大下小、下缺、中实、中、正、上小下大、方形、横、竖、斜等)。

位置(上下、左右、前后、外内等);

方向(东、西、南、北、中;左右上下中;左右前后中等)、功用、质地(软、硬、刚、柔等);

属性[主要是“五行”(木、火、土、金、水);

“四诊”(望、闻、问、切;

“八纲”(阴阳、寒热、里表、虚实)等]、数序、类型、信息、场、能、结构、环境、前提、条件等卦、爻象的必然及可能性的对应内涵。

①“之”变的前后两卦,有“由前卦之象向后卦之象转变、转化、变化、过渡、被迫变为”等的转“变”之象——即以“变卦”之象,来替代或更替“本卦”之象。

其中,就尤如“变卦”是结果、“本卦”是先决根由(原因)那样。

故而前后两卦会像下上(内外)两卦的组合搭配那样,二者前后间,还会具有因果关系。

比如:巽“之”兑。其中:

巽有“胆疾”“受风”之象。兑有“肺疾”“咳嗽”之象。

巽“之”兑,有“胆病变成肺病”之象;“先是胆病,后来又出现了肺病”等。

巽“之”兑,有“因为受风,所以才引起了咳嗽”之象等。

②“之”变的前后两卦间,有“先后”(过去与现在或现在与将来)、“前后”“左右”“上下”“往来”“出入”“初终”“外内”“得失”“进退”“来之”(来去)、“尔我”(你我)等之象。

比如:乾“之”巽。其中:

乾有“寒”“头”“脑”“梗阻”之象。巽有“风”“胀气”“神经敏感”“股”“酸”之象。

乾“之”巽,有:

“先有的寒症,后有的风症”

“过去有寒症,现在是风症”

“现在受了寒,将来可能会受风

”“头的前面受寒,后面受风”

“身体的左面受寒,右边受风”

“上面的头冰凉,下面的胯股受风酸楚”“

往风来”

“排出去的是寒气,进入的是风气

”“开始是脑梗塞,最终是中风”

“外受寒导致的腹内胀气”

“得了寒症,却丧失去了神经的敏感

”“进而受寒,退则受风”

“寒来风去

”“你得的是寒症,我得的是风症”等病症之象。

③“之”变的前后两卦,有“跟随”“随”“从”“顺从”“服从”“延续”等之象。

比如:巽“之”坤。其中:

巽有“中风”“风”“体宽”之象。坤有“湿重”“肥胖”“卧床”“中气虚”“无”“消失”之象。

巽“之”坤,有:

“中风后随之就得卧床不起

”“肥胖是随着体宽而来的”

“湿气重、中气虚是顺着风症的发展而消失”

“卧床是由于服从中风的要求,不得已而为之的”

“卧床是由于中风后延续而来的结果”等的病症之象。

④“之”变的前后两卦的关系,有“再”“又”“还是”“一再”“更”等强调性意义之象。

比如:艮“之”兑。

其中:

艮有“脚趾”“脚背”“良性肿瘤”“结节”“结石”之象。

兑(三)有“伤”“手术”“切除”之象。

艮“之”兑,有“结节又得再次做手术切除”

“虽然是良性肿瘤,还是得手术切除”

“脚趾受伤未愈,却一再地导致脚背受伤

”“结石当然更应该以手术消除”

“结节最好是以手术切除为好”等病症与处置之象。

⑤“之”变的前后两卦,有类似于“互卦”的内涵象义。

往往后面的“变卦”有确定前面“本卦”的“定语”的作用或意义。

比如:离“之”坎。其中:

离有“热”“虚”“幻想”“幻视”“心脏病”之象。

有“水”“凝滞”“疑心症”“肾”“危重”之象。

离“之”坎,有

“心脏病是危重的

”“虚的是肾”(肾虚)

“幻想、幻视症的出现,其根源在于疑心症”

“虚热是因为肾水凝滞所导致的”等病症之象。

以上这些“之”“正”“参象”的变化规律,在较古老的古筮法及《左传》《国语》等春秋战国时期记述的筮例中,则往往是非常重要且最基本的判断方法与分析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