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岭: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阿华读书 2022-10-19 发布于广东
今天是持续写作第 62/100 天


作者 l 阿华

来源 l 持续践行力(ID:ahuaxuexi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hi_a_hua





持续做好任何一件事,哪怕再简单,其实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拿持续写作来说,我从2月底到现在,已经持续写了60多天,一天也没有间断过。
 
可最近也开始偶尔出现"卡壳",有时连续几小时对着电脑,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想不起来要写什么主题。
 
看着自己列的写作列表,也没找到合适的主题。想到一个主题然后又否定掉,重新想主题。
 
有时要来来回回反复几次,才最终定好主题并完成写作。
 
最近写作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选择主题了。
 
一旦选好了写作的主题,接下来就不纠结了,写起来基本上还是比较顺利的。
 
所以就会出现:思考写什么主题要花3小时,而真正动笔完成写作只需要1.5小时。
 
如果每天都是这样的低效状态,一篇写作就要花去四五个小时,那一天基本上也做不了其他事情了。
 
其实,除了写作,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类似的场景:
 
明明计划好,下班回家后要学习英语的,可到家后却东搞西搞,就是迟迟没有开始。
 
最近工作不稳定收入低,计划要开辟第二职业的,可下班后依然拿起手机刷个不停。
 
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行动模糊导致的。
 
因为,在我们心里,是一片模糊状态。
 
写作时,没有明确的主题要写什么,心里是模糊的。
 
想学习英语,没计划,不知道怎么开始,心里是模糊的。
 
想开辟第二职业,有意愿,但不知道怎么做,心里是模糊的。
 
正因为模糊,没有明确要写什么,没有明确要如何开始行动,所以才会迟迟不动手去做。
 
正因为模糊,所以我们才会磨磨蹭蹭的不想做,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甚至,这种模糊让我们感到焦虑和恐惧,你的精力、注意力是呈分散状态的。
 
再简单的事,一旦在脑子中变得模糊,它的边界就会无限扩大,例如它会让你变得越来越焦虑。
 
当我想不起来要写什么的时候,看着时间在不断流逝,心里就会着急。
 
越着急就越想不起来,从而容易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中。
 
这种情况要如何破?
 
要消除模糊,就要想办法让其变得清晰起来。
 
例如拿写作来说,最好的策略还是平时要多思考、多积累,遇到好点子就赶紧记下来。
 
今天要写什么主题,需要在坐到电脑旁之前,就已经确定好了。
 
只要坐下来开写,只是把想法用文字输出的过程。
 
也就是当坐下来开写的时候,脑子是清晰的,已经确定好主题了。
 
相反,当你坐到电脑旁打算要写了,但心里还没想好写什么主题。
 
这时脑子一团模糊,不断地筛选主题、否定主题,这会浪费大量时间,也容易让人变得烦躁不安。
 
脑子里是模糊的,不知道写什么,这样效率就会变得非常低。
 
所以,这就要求平时勤于思考,例如在下班的路途中,脑子就要开始不断酝酿了。
 
想想写什么主题,脑子中想想有什么论据,有什么金句支撑等。
 
等到家后坐到电脑旁,不用选择了,直接就哗哗的开写,很快就完成了。
 
再拿学习英语来说,你在下班的路途中,就要想好如何开始学。
 
学习哪个教程,网址是多少,是否需要付费,如何进入第一课学习。
 
这样当你回家后不用想,不用再选择,不用再思考,直接就可以开始行动。
 
也就是说对于学习英语来说,你的计划是清晰可执行的,回家只是实际执行计划的过程。
 
这样,你不但执行力提高了,而且行动也消除了焦虑的恐惧。
 
相反,如果你脑子中没有计划,一片模糊,那么注意力就是呈现分散状态的。
 
因为没有明确的行动路径,你的注意力就会被身边各种各样的小事所带走。
 
既然你的注意力没有事情可聚集,那么当然会被周围各种各样的小事所吸引了。
 
这时如果把它归结为意志力差,那就更糟糕了,你会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是差劲的,一点意志力没有。
 
其实只是因为你心里是模糊的,你没有计划,你不知道要怎么开始第一步,所以才选择不去做。
 
正如周岭老师所写的那样:
 
我们要把目标和过程细化、具体化,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