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博览》的爱徒,《江西教育》的宠儿

 贺承德 2022-10-19 发布于山东


我是《教师博览》的爱徒,也是《江西教育》的宠儿。虽然我不晓得这两句话里面有没有使用修辞手法,但是我深深地知道“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因此,我敢断定,我是《江西教育》的爱徒,也是《教师博览》的宠儿。

或许是我的大脑发育得比较迟缓的缘故吧,我的笔杆子竟然成熟得也比较晚。2017年8月,我的名字才第一次出现在《江西教育》的花名册上,拜作品《让课堂流光溢彩》所赐。虽然这把交椅只是一个小小的板凳,但是它却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我相信,我可以写得更好。好事成双的美景,莫过于一扇门上贴了一个“喜”字,后来另外一扇门上又贴了一个“喜”字。同年的11月,《教师博览》发表了我的作品《怎么上课,教师才喜欢》。用笔墨说话的我,终于找到了用两条腿在稿纸上走路的感觉——那叫作莫名其妙的“舒服”。想当年,我还只是这两种期刊的门外汉。这和文化的乞丐并无二致。好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个精神富翁。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工作之余,于写作之前,我喜欢泡在单位的教职工阅览室里。这比泡温泉还要惬意。要知道,那个时候,我的目光总是无限温润的。这源于我的灵魂无比潮湿。我始终愿意像一棵向日葵那般,在温暖的七色阳光的指引下,向着美梦的故乡努力地成长。

孔子告诉我们:“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广泛地学习。博览群书是我们必须要补充的重要营养。毫无疑问,《教师博览》堪称我阅读的观光台,亦是我创作的大本营。

正所谓:“只有知之深,才能够爱之切。”在大量阅读之余,我明确了《教师博览》的用稿取向。该刊上有一个叫做“课堂”的专栏。课堂是我工作的第二阵地,也是《教师博览》办公的第二战场。作为一名指战员,我既有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的权利,又有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写作的义务。课堂犹如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巨人,每天都在充斥着新鲜的血液,每天都在演绎着精彩的故事。这里面有我的平凡的世界,也有我的七彩的人生。日积月累,写作的素材就像是新鲜的蔬菜,早就被摘好。烟火已经通红,只等着把蔬菜放进油锅里进行一番热炒了。怀着最初的梦想,我一连投了几篇文章,均杳无消息。这种挫败感,简直比石沉大海还要沮丧。但我秉持着童心未泯的理念,依然联系着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在一亩三分地上继续进行着创作。童心未泯,其实也是诗心未泯。我天真地想象着,或许那些石头早就变成游鱼了吧。只要我不断地打造着自己的作品,有朝一日,我就肯定能够看到一颗小石子,会以美人鱼的姿态,幸福地向我驶来。果不其然,好事多磨。我的作品,终于如愿以偿地披上了编辑老师倾心制作的精美嫁衣。是的,我的作品风风光光地出嫁了。它们的娘家是我的心灵的府邸。它们的婆家是《教师博览》这块知识无价的宝地。

《教师博览》是《江西教育》的孪生兄弟。我的文字呀,你们能否亲上加亲,再和《江西教育》攀上关系呢?也许有人会说,《江西教育》高不可攀。其实,不然。《江西教育》充满了文化的味道,人文关怀是她独具特色的底牌。我接二连三地写作,也接二连三地投稿。稿件的命中率,也在不断地提升着。《师者文舞》是我的生活的写照,《阅读是教师的左膀,写作是教师的右臂》是我思想的名片。它们相继在《江西教育》上发表了。虽然两篇文章的发表年限相隔着两年的历史长河,但是它们见证了我的文笔的蜕变。

在《教师博览》第七批签约作者的申请表上,有“主要业绩”一栏。作为一支热爱写作的文笔,我自以为没有什么辉煌的业绩可以炫耀,好在还有一些含泪微笑的文字陪伴着我一路成长,所以我就心地坦然地写下了这样的话语:“二十年如一日,笔耕墨耘。在肥沃的心田上,我不断地播撒着思想感情的'汗水’,并且收获着硕果累累的'庄稼’。今后我将继续坚持原创,争取为《教师博览》的繁荣奉献半尺智慧,为《江西教育》的发展贡献一寸力量。”

《教师博览》,您牵着我的左手。《江西教育》,您牵着我的右手。我是你们的爱徒,也是你们的宠儿。我向你们的美梦中走去,你们向我的良知里走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