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锤定音!养老金迎来“补发潮”,21省退休人员笑了,但这4类人也要当心

 职场火锅 2022-10-19 发布于北京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八个大字,一锤定音!虽然天气有点秋寒,但国家的关怀,给亿万退休老人带来春天般的温暖。不仅仅是理念上的关心,还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正在推进实施。

就在举国欢庆之时,养老金传来重磅利好!养老金即将开始补发!21省的退休人员笑了,但是,也有这4类人需要当心了。快点看看,其中有没有你?如果家里有退休老人的,一定要转给亲朋好友看看,抓紧查看你们的账户。

养老金落实“18连涨”之后,各省份的养老金补发工作也准备就绪了,应该在10月中旬迎来养老待遇的补发。这次补发是一次普惠式,无论是企业退休人员、公务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是灵活就业退休人员,只要符合条件的人都是可以参与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四季度特别留意自己的养老金账户金额是否变动,如果没有,赶紧找有关部门解决。

【一】养老金补发的原因。

大家千万不要误解了,不是因为你的养老金低了给你补发,而是2022年下半年重算补差,即:按照21个省份公布的最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进行重新计算补差额。

比如,河北省今年的新基数上调了6849元,比去年的6575元提高了4.17%,超过了养老金总体4%的调整比例。所以,要根据有关公式对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把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替换数据后进行重新计算,一次性补发之前少发的待遇差额,这是一笔实实在在的“福利”。

【2】重算补发的条件。

补发养老金是一件大好事,但是,每个人的养老金补发的金额不同的。跟工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退休时间、所在省份基数上涨幅度以及过渡性养老金等因素有关。所以,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属于城镇的退休职工。只要是城镇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灵活就业人员退休的都有条件参与。但是,参保城乡居民(含农民)的人是不在补发范围内的。

二是养老金待遇必须是“使用2021年的数据”计算的预发性待遇。主要是针对2022年上半年退休的人员,因为他们是按照2021年的基数计算的,新的基数出来后要重新计算不补发。但是,2022年10月份以后退休的就执行新基数了,已经享受“正式待遇”了,不存在“补发”条件了。

三是2022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必须高于2021年。这一点非常好理解,也是符合基本逻辑的,今年的基数比去年高才存在补发呀,今年比去年降低了还补发啥呀!从目前21个省市的数据看,养老金的涨幅都在4%以上。

【3】四类人恐怕享受不到这种福利。

(1)没有按时完成养老金认证的。各地区的限定时间都不一样,比如,有的省份限定在9月份。那么,如果你没有按照限定时间内完成认证,你的养老金将被暂停,那么,很可能影响到这次补发了。

(2)违规领取养老金的人。现在各省市都在严查各种违规领取养老金的行为。比如,冒领离世退休人员领养老金、重复领取养老金的人,不但不能补发,还要被停发养老待遇,甚至要接受处罚。

(3)篡改养老金信息资料的。比如,有些人违规篡改了养老金的数据,违规修改了年龄,等等,这些违规行为一旦被查实,要停止养老待遇,无法参与下半年养老金重算和补发。

(4)补发之后退休的人员。有些人员在10月末、11月后才退休,那么,这些人员可能已经按照新基数计算养老待遇了,不存在补发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