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研究|魏维: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高校写作教学谈

 魏维 2022-10-20 发布于中国澳门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高校写作教学谈

——以武夷学院为例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从地理、空间的角度研究中国的文学作品,开展文学批评的新兴学科产生了。文学地理学在促进当代中国的文学研究的同时,也应当促进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的发展。高校的写作教学如何在文学地理学的视域下把握好地域性特征,让学生的创作从地域文化中汲取源泉,或许能够成为高校写作教学的一个新的开拓空间。

关键词:地域文化;地域文学;高校写作

       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运用文学地理学的方法研究中国的文学作品,开展文学批评已逐渐成为当下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在一大批的学者如刘师培、金克木、袁行霈、杨义、曾大兴、梅兴林、夏汉宁、陶礼天、邹建军的努力下,文学地理学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术语。文学地理学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学的组成、风格和特色,探索不同区域文学所表现出来的地域特征及差异。

       从文学创作来看,京派、海派、陕军、川军、山药蛋派等富有理论自觉和创作实绩的“寻根文学”都是地域文学的典范。若以文学地理学现有的研究成果逆向思考,以文学地理学的视域审视并指导当下的高校写作教学,将会开拓高校写作教学新的空间。

一、文学地理学研究下的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

      任何的写作者都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中,任何作品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在以往的文学作品研究中,往往关注文学与时间的关系问题,却忽略了文学与空间的关系。与之相对应的是文学创作上对于空间问题的忽视,尤其是对自然与地域性的乡土环境的漠视,导致高校写作中普遍存在无事可写、无景可描、无情可抒的困窘。

       邹建军在《文学地理学:批评和创作的双重空间》提出:“文学地理学既可以促进当代中国的文学研究,也可以促进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1]他认为“文学地理学可以给作家提供一种新的创作思路,即在文学创作中更多的、更广泛地关注自然。”[2]

       关注自然,与其说是一种新的创作思路,不如说是传统的复归。人类早期的文学主要就是产生于人们自然地理的认知。我们读19世纪自然主义的小说、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诗歌,会发现大量描写自然环境的篇幅。但在近10多年来的文学创作中,尤其是中国大陆的小说创作中,自然环境的描写已经逐渐被都市生活环境所取代。文本中的环境同质化严重,这将对文学创作产生严重的影响。

       在五年的高校写作教学实践中,“故乡”的主题散文是学生每年必须写作的题目之一。可是在大量的写作练习中,真正能将故乡写好的人寥寥无几。更有学生提出:我从小生活在城市里,每天都是学校和家里两点一线的生活,没有什么值得写作的地方。

学生的回答暴露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不在意生活,不懂得观察生活。二是生活确实单调,可供观察与感受的来源不多。

       不单是学生,即使是作家,如果离大自然越来越远,生活中缺少对自然的关心,缺少对自我与自然关系的体察,文学创作将进入一个狭小的境地。

       文学地理学所做的是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也即作者与空间、作品与空间的关系。  大量研究论证了空间作为时间之外的另一个样态对于写作有着非凡的影响,因此关注文学地理学,关注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是高校写作教学应该重视的一个方向。

二、地域文化注入写作课堂的必要性

高校的写作教学基本遵循写作活动的四体(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写作规律来讲授,而文学地理学所关注的焦点地域文化分别对写作活动的各个要素与环节产生影响。

(一)地域文化与写作主体的关系

        情感与情绪、责任与道义、素质与人格、经验与体验分别是影响写作活动的四个重要主体因素。

      写作主体的情感与情绪因素是写作活动中影响力最为突出的。几乎所有的作家都会写“家乡”题材的作品。因为承载着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的家乡是一个人出生、长大的地方,最容易让人产生情感的依恋。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笔下的商州、路遥笔下的原西县,鲁迅笔下的故乡。即使连周作人《故乡的野菜》中开篇如此写作:“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但在散文的写作过程中都透露出对于浙东老家的深深情谊。因此关注写作主体的情感与情绪因素,首先从了解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开始。

       写作主体在从事写作活动的时候不单单是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肩上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文以载道,是自古以来的作文思想。作为个人,关注地域文化的发展,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播,也是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与道义的一种体现。

素质与人格的修养对于写作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具有不同的素质与人格的人,会造成不同写作主体在表达同样主题与题材时产生差异。而地域文化虽然表现各异,但它所体现的对人产生精神教化与道德指导的作用几乎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地域文化是是一个人素质与人格修养养成的重要因素。

        对于写作主体来说,个人对于生活的经验,时刻影响着写作活动的全过程。而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几乎全部来自于他所生长生活的那一个区域。因此若将具有不同区域特点的经验与体验带入写作,能为写作活动带来丰富而多元的表现形式。

(二)地域文化与写作客体的关系

        写作客体即写作活动中写作主体的写作对象。客观世界纷繁复杂,写作客体的类型也可以根据不同角度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随着文学的发展,文学现代意识的更新,人们越发关注社会客体与精神客体。而忽视了自然本身。

文学地理学主要的关注焦点在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是综合性的。不仅自然山川、地貌气候,更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的各种要素。“如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移、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而且越到后来,人文因素所起的作用也越大。确切来说,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实际上通过区域文化这个中间环节起着作用。”[3]

       因此关注地域文化,实际上是从了解自己所在地域的自然状况、社会状况及集体精神的反映。

(三)地域文化与写作载体的关系

        写作载体是以有规律的语言文字来承载写作的意图、内容、传递信息的表述系统。[4]这里便涉及到文章体式、结构、语言及表达方式等各种问题。

      从全球视野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汉字文明。使用方块字来表情达意成为中文写作最独特的魅力。在文字的基础上又生成了不同的文章体式。便于抒情的诗歌、善于叙述的小说,自由灵活的散文。文章的体式不同,呈现出的文学面貌则不同。因此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于写作载体的影响也非常地大。学生在运用写作载体要素时,有侧重地观照地域文化,也会对地域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四)地域文化与写作受体的关系

        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是综合性的。不仅自然山川、地貌气候、更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的各种要素。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形成了许多不同质态的区域文化。[5]

       朱熹在武夷地区生活讲学50余年,《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等一系列儒家经典的著述,构建了朱熹庞大的理学体系,影响深远,成为武夷文化、福建文化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武夷文学的创作者们不自觉地就受到了朱子文化的影响。闽北的一批作家在在承续着武夷的传统文化,并以武夷的历史文化为创作的源泉。作家祝熹撰写的长篇历史传记《朱子传》,让人分明感受到了一个闽北人对儒学大家朱熹的仰慕、理解、喟叹之情,他将一个严厉冰凉的历史形象转化为一个温润谦和的文学形象。他在谈《朱子传》写作时,谈到了之前对于朱熹形象的不同理解。随着写作的深入,对于朱熹其人其文了解越多,以往的印象才逐渐产生变化,形成了如今的文本形象。而这一文本形象的确立,对于写作受体来说又是一次新的体验,对于写作受体更深入地了解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学具有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丰富的地域文化为文学创作提供素材,文学创作的繁荣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

三、地域文学与文化进入写作课堂的途径

(一)广泛阅读相关地域的文学史与文学作品

        对于写作文章,最重要的不是有没有生活,是否观察生活、留心生活,而是读了多少书,是否由读书二修德悟道养气明理: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6]因此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指导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

       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文化,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文学。相同地域背景的作者与读者也更能在阅读中引发共鸣。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分类指导。如今的高校学生往往从大江南北聚集在一处,少数民族学生占比增多。如我校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就有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学生。以藏族为例。藏族文化与藏族文学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中的重要一支,为藏族学生推荐阅读相关地域的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鼓励并指导他们写作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文章,既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本地区本民族文化,又有利于学生自我情感的寄托与抒发。

       除了学生所处的地域文学与文化外,校园所在地的地域文学与文化也应该是学生学习与了解的重点。学生们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一处,这一处便他乡成故乡。此身此地此景,便易生出此景,写作的题材与视角便丰富而多元起来。而反言之,地方文学的繁荣也离不开校园文学的发展。

        在地域文学研究的热潮下,各大高校也已经开始转向地域文学的研究,先后有一批地方文学史面世。王嘉良《浙江文学史》,陈书良《湖南文学史》,范培松、金学智《插图本苏州文学史》,陈庆元《福建文学发展史》等。作为福建的地方高校,了解福建文学史、了解武夷文学与武夷文化,也应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中文学生的必修课。因此,在指导阅读时,可以增加此部分的书目推荐,增强学生的在地认同感,也为学生的写作拓展一个新的空间方向。

(二)体验地域文化,参与式观察与写作

        这里所指的地域文化,主要是指校园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就武夷学院而言,特指武夷文化。张品端教授在武夷学院校本教材《武夷文学读本》的序二中写道:“武夷文化是以古闽渔猎农耕文化为源头,以朱子理学文化为核心,融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为一体的区域性文化。”[7]

        多元的地域文化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神话传说、红色文化、茶文化、朱子文化等都能够成为写作的切入点。

        武夷学院地处世界双世遗产地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附近,万里茶路的起点下梅古村落、朱子故居五夫镇紫阳楼都与校园相距不远。独特的地缘优势让学生们得以亲身体会当地的山水人文,并从中获得生活与生命的感悟。

       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参与式地观察与写作。写作户外课堂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结合已阅读的文本实地观察,通过比较与联想拓展已有思维,开拓写作思路。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地方文学活动

       高校的学生创作不应仅局限于校园内部,还应该走出去,走到社会中去。高校写作教学既要有关注文学动态的敏锐感觉,还要有积极参与文学活动,进入并成为文学现象的勇气。

         这就要求高校的写作课教师首先要走出去,积极参与当地的地方文学活动,将校园文学与地方文学有效地接续起来,构成地方文学与校园文学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具体的方法如适当地邀请当地著名的作家进入校园,与学生分享创作心得;鼓励学生向社会的文学刊物投稿,检验自己的创作水平;鼓励学生参与地方文学的创作大赛,开展多层面的文学交流活动。

(四)开展校际交流,地域的突围

       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能够为高校写作教学提供阅读与实践创作上的帮助,但仅局限于一个小的区域文化,局限性也容易显现出来。因此开展校际交流,寻求地域的突围也显得十分必要。

        如今闽派文学的发展正隆,福建师范大学很早就关注到了地域文学的强劲势头,《闽水泱泱》系列丛书的出版便是一个例证。如今闽派文学与闽派批评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如何将武夷文学与闽派文学融通,寻找更大的区域文学作为写作的依托,是关注地域文学创作中应该特别注意的。

         关注地域文化并非局限某个地域的视野。近期贾平凹在《当代》上的一篇文章《我把一辈子文学创作秘密都公开在这里了》说到:民族有各个民族,地方有各个地方,我们在重视民族和区域时,一定要知道任何民族、区域的宗教、哲学、美学在最高境界是相同的。所以在高校写作教学过程中,地域文化可以是我们引入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关注区域文学创作时,也一定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将区域文学纳入到整个文学范畴中去。

参考文献

[1][2] 邹建军.文学地理学:批评和创作的双重空间[J].临沂大学学报,2017(1):36.

[3] 严家炎.20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总序[J].理论与创作,1995(1):9.

[4] 尉天骄.基础写作教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13.

[5] 廖斌,程荣,王冰云.武夷文学读本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1.

[6] 潘新和.写作的源泉是什么?[J].语文教学通讯,2014(2):1.

[7] 廖斌,程荣,王冰云.武夷文学读本[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11.


魏维: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南平市作协会员,中国写作学会现代写作学委员会理事,运营微信订阅号“武夷微文学”。此文发表于《武夷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