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权”是指在股票除权除息后,将公司前后股价恢复一致的操作。 顾名思义,“前复权”就是对除权除息前的价格进行复权。它以除权除息后的价格为准,将前后股价恢复一致。 “后复权”则是对除权除息后的价格进行复权。它的价格基准是除权除息前的价格,据此将前后股价连贯起来。 01复权复权操作的意义在于“维持除权除息后股价的连续性”。 如果股票除权除息后不复权,那么在K线图上,除权除息日那天就会出现缺口,让K线图不连贯。 比如甲公司今天每股现金分红了2元,开盘价是20元。那在进行除权除息后,开盘价就会调整为18元。 如果不复权,那在20元到18元之间就会形成“2元”的缺口,让K线图不连贯。 这就像好好的一幅画,突然被从中间挖了个洞,画的整体美感就被破坏了。 复权后,这个“2元”的缺口就会被补上,从而保证了股价前后的连续性。K线图上也就不会有“伤疤”了。 填补缺口的方式是人为调低除权除息前的股价,或者调高除权除息后的股价,让股价前后恢复一致。 说穿了,复权就是将每股分红再加回或者减回到股票价格上,达到股价前后一致的目的。 但以什么价格为基准进行复权操作呢? 由此,就延伸出了“前复权”和“后复权”。 02前复权和后复权前复权是以除权除息后的价格为基准,将之后的股价保持不变,对除权除息日前的价格进行下调操作。 比如甲公司每股分红2元,除权除息日前一天的收盘价是10元,那在进行前复权操作后,前一天的收盘价就变成了8元。 后复权正好相反。它是将除权除息日前的股价保持不变,上调之后的股价,从而维持股价的一致性。 比如甲公司之后的股价本该是15元,但进行后复权操作后,股价就会变成17元。 03好与坏无论是前复权还是后复权,它们的共同好处是可以让股价前后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除此之外,前复权的好处还可以真实地反映当前股价水平,股价是多少就是多少。 比如在前复权后,如今的股价是9元。那此时买入,就会以9元的价格成交。 它的坏处在于会让历史股价失真,甚至让历史价格出现负数。但实际上,股价不可能为负。 比如乙公司上市之初的价格是5元每股,在之后十几年中的每股累计分红是6.6元。 那前复权后,上市之初的价格就会变成“-1.6元每股”,严重失真。 后复权的好处在于,可以更好地反映出该公司的历史成长情况,因为它会将公司分红累加到如今的股价之上。 比如丙公司当前的股价是20元,历史每股累计分红了8元,那后复权后的价格就会变成28元。 显而易见,后复权的坏处就是,它的价格并不是当前真实价格,会误导投资者决策。 用好优点,舍弃缺点,前后复权,完美搭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