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北的礼尚往来:“寻门户”

 上郡王 2022-10-20 发布于北京

  中国民间的礼尚往来,尽管汉民族的许多习俗大致相同,不同地区的“版本”很多,差异也不小。

  民间的礼尚往来,主要存在于婚嫁的红事与通常称白事的丧事。尽管历史很久远,不难想象最早形成的动机理由。民间的老百姓大多很穷,结婚成家,需要简单日用品,置办不起怎么办,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凑一点,建立一个新家。有的人家,亲人离世,下不了葬,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凑一点,入土为安。

  后来,这凑一点钱做法,就演变成了固定的礼数。有的地方叫随礼或随份子,陕西北部及周边地区叫“寻门户”。

  “寻门户”,字面上看,有寻找面子的意思,寻找面子,自然就是为了亲情、友情的维护与延续加深。不能小看这“寻门户”,有的同宗间往来与否,主要看是否相互保持“寻门户”,虽然各自的祖先在几百年前是亲兄弟,只要彼此“寻门户”,感觉血缘一直都很近。

  就这点事,具体操作起来,还真有点复杂,不是随便给几个钱那么简单,从这个意义上说,“寻门户”是一门文化,属于古老的地方习俗文化。

  说起红事,娶媳妇与出嫁女儿有区别,规格有所不同,取媳妇要隆重一些,嫁女比起娶媳妇多少有点低调,满足一定的形式即可。

  别的话题省略,就说记礼,有专门的记礼文案,有记账先生,有专人负责收银管钱的司库。记账的礼簿是用喜庆的红纸装订的,来宾的姓名与钱的金额都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的楷书字体,至今基本上一直如此沿用。

  礼簿怎么记,不是按照先来后到,也不是按照姓氏笔画,栏目划分很细,可以说有点三六九等,分门别类的严格。

  不管是迎娶还是嫁女,谁最重要,当然是新人的舅舅,再就是嫡亲的姑姑、姨,都算是一个级别的座上宾。堂、表亲舅舅、姑姑、姨,要记入另册的,自然礼金也要少一些。

  说到礼金,名堂一点也不敢马虎,该给多少就多少,不能少,更不能多。最高的嫡亲舅舅、姑姑、姨,可以记一样的礼金,记多少,事先都要沟通的,不然有多有少就乱套了。除了舅舅可以适当多一点,别人都不许多记。否则,为这事发生口角甚至打架的事,随时可能发生。比如说,同一级别的近亲,你私下给多少,没人说三道四,礼账上多记一分钱都不行。多了压人一头,不行。少了则得罪事主,表示你是在藐视事主,或者还礼不够也都不行。

  有的近亲属,因为实在是拿不出那份钱,怎么办?自古就有变通的办法,主人告诉记账先生,钱我已经收了。记账的礼金簿上就标注“主收”二字。

  最高礼金是根据当时当地的物价变化确定的,也考虑到等值往来的原则,包括还礼的对等因素。

  亲朋一栏,自然礼金不能超过嫡亲长辈,而同村的左邻右舍基本上都是按照当地社会约定数额的记礼,不会太高,也体现了还礼和对等因素,不用费心去核算。

  这里如果是新人的同学和朋友,记礼金是没有多少限制的,可能选择一个当地社会大家认可的一个数额,但是高了也没人管。各人的情况不一样,有的是来还礼的,自己根据等值对等算出一个自己该出的数字记礼。

  举个例子,几年前,某人行礼金10两银子,能买一亩地,现在买一亩地要20两银子,那么这个人还礼就记20两银子,合情合理,他不必考虑别人记礼是100两银子还是多少。这么做符合大家认可的规则,没人说这个人小气。

  在陕北,经常看到有人大清早就急急忙忙的赶路,这很可能是去“寻门户”。不信问一问,赶路的人会告诉你,今儿有一宗门户要寻,还说,嗨,这好日子都遇到一起了,光今天就有好几宗门户要寻。

  肯定是不能都到场的,没关系,选最重要的去。别的也有变通的办法,捎礼就行了,带上一句客气话,受礼者都能理解,因为这事谁都会遇上的。礼多人不怪,人不到,礼到了,就是情到了,等同于人到。

  假如因为太忙,或者真的忘记了,没关系,事后补上这份礼,也不会怪罪的。

  记住了,有一点很重要,知道了也不随礼,或者干脆装的不知道,只有一个后果,彼此的这份交情与关系也就画上了句号。2022.10.20

  注: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