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是藏传佛教中最美的护身符,一般人没见过!

 cxag 2022-10-20 发布于辽宁
图片

最近有玩友发了条手串

他说驼骨不像驼骨

珍珠不像珍珠的

叫美玉给看看到底是啥玩意?

就是它了,有玩过的朋友吗?

图片

说实话,这种还是比较少见的

至少匠子身边的人没有这个

它叫“老鱼骨”

说到鱼骨

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鱼惊石▼

图片
图片

因为它是用鱼骨打磨而成的

这个莫不也是用鱼骨做成的?

NONONO,它虽然叫老鱼骨

但跟鱼骨没有任何关联

都说它是被名字耽误的文玩

老鱼骨是用老螺壳与海贝打磨制作的,

属于天然有机类宝石文玩。

图片
图片

因为质感与鱼骨头相似

所以就取了这名字

这可能是匠子见过的文玩中

取名最随便的文玩了

名字虽然取得随便

但不影响它的光芒

图片

真正的藏传老鱼骨包浆厚重细腻,

色泽柔美,淡黄中带珍珠白斑

带着独有的“蛤蜊光韵”和“猫眼效果”,

不同的光线下展现出不同的美,

西藏的老人常说它是世间最美的护身符

因为它在藏传佛教中是驱魔避邪的宝物

图片

当然真正的藏传老鱼骨是很少见的

因为鱼骨(珍珠母贝)主要以95%的

碳酸钙和少量的壳质素组成,

大多数部位是无光泽的钙化层,

没有玉化感和蛤蜊光泽。 

图片
图片

所以真正玉化好的、

有蛤蜊光泽的老鱼骨

少之又少,

据说大多在大师或喇嘛手中 

图片

现在很多玩家玩的都是“新鱼骨”

用新的螺壳和海贝打磨制作而成

用来做手串或文玩配饰

细腻温润,还有珍珠的光彩

匠子觉得它是文玩中的一股清流

图片
图片
图片

除这些文玩外

我国传统的艺术瑰宝——螺钿

也是用螺和贝打磨加工而成的

“螺”是螺贝类的总称,

“钿”则是钿装的意思,

“螺钿”即指将螺贝的外壳

加工成平板状,

再切割成各种花纹、图形,

然后嵌入器物表面的一种工艺。

图片
图片
图片

你会发现,随着视角的自动,

光线在螺钿上显现出不同的、

彩虹般的色泽

螺钿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这种工艺起源于商周时期,

至唐宋工艺手法成熟,

到达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直至明清,

嵌制手工艺品的技术达到高峰

我们来看看那些藏在博物馆的美物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代黑漆嵌螺钿人物故事纹葵形盘▼

图片
图片
图片

千里螺钿漆盒▼

图片

漆地嵌硬螺钿花乌纹床▼

图片

螺钿花鸟纹八出葵花镜▼

图片

有没有感觉件件精致又好看?

很多年前匠子有幸得了一件

真的是越看越爱,

一直没舍得用,好好珍藏着

如果你家住海边,

恰巧你还是个DIY能手

记得收集些海螺和海贝

自己动手试试哦

发现美,留住美,传承美

文末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