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内容,主要包含卦象、卦辞、爻象、爻辞以及孔子的相关解释(十翼)。一个卦由六个爻组成,卦有卦辞,爻有爻辞。六十四卦就有六十四卦辞,三百八十四爻就有三百八十四爻辞。再加上用九、用六两爻辞,实际有三百八十六爻辞。 其中,卦辞主要是概括全卦的大义,具有提纲挈领的提示性作用,代表着一个事物的本质,而爻辞代表着处在不同位置的情况。以八字命理来类比,卦对应八字原局,爻则对应大运。 例如乾卦,乾为天、为龙,代表刚健之人,初爻为潜龙勿用,代表着此人虽有大才,但处于萌发期,应该多注意观察,不要盲目做决策,需到五爻,才能飞龙在天,功成名就。 说到这里,有人就会问了,学这些卦辞,爻辞,在实际占算中有什么用呢?对于当今易学应用者而言,卦辞和爻辞,基本用的很少,无论是京房易,还是梅花易,很少看卦辞和爻辞的,尤其是爻辞,基本不作为判断吉凶的标准。京房易主要是通过六亲配六神及世应关系来判断,梅花易主要通过八卦象意来判断,至于卦辞、爻辞,只作为参考。 而古占蓍之法,大多是通过卦辞和爻辞进行判断的,《系辞》云,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就是说在静态时,讨论自己的使命以及自身所处的位置,而一旦谋事,才会通过变爻来断吉凶,正所谓,吉凶悔吝生乎于动。 例如,唐代有个人叫刘辟,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就去拜访一个叫葫芦生的盲人算卦先生,起卦得天雷无妄卦变成泽雷随卦。葫芦生对刘辟说,你的官禄在西南方,二十年后不得善终。 之后,刘辟果然随韦令公在西川(四川在西南方)做官,官位是御使大夫、行军司马。二十年后韦令公死,刘辟进京上奏,皇帝未准。于是刘辟再一次微服拜访葫芦生并占了一卦。 说来也巧,还是天雷无妄变成泽雷随卦。先生对刘说,二十年前你占得这一卦,今日又得同样的卦。你不要乱动,否则就要大祸临头。刘辟不大相信,回到四川后聚众反叛。唐宪宗皇帝将其擒获而后被杀。 葫芦生的推断依据是什么呢?就是卦辞和爻辞。无妄的卦辞说: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置,不利有攸往。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开始很亨通顺利。如果不守正(不按正道做事),会有灾祸,不利于有所前往。显然,无妄的卦辞是不吉利的。再看爻辞,天雷无妄变成泽雷随卦,是上九爻发动,要用上九爻的爻辞断卦。 上九爻的爻辞是:无妄,行有青,无攸利。意思是往前走会有灾害,没有任何好处。所以,葫芦生告诫刘辟不要妄动,妄动有大祸。 虽然当今学六爻的也好,学梅花的也罢,在实际占事时,都很少用到卦辞和爻辞了,不过,在生活中,灵活变通地去理解和应用,对自己的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若卦、爻辞都不能下工夫去读,浅尝辄止,就不算真正懂《易经》,才能体会到易经的智慧。有些人只学了个八字,就自诩懂易经,实在是说不过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