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解密第八洞天之庐山洞

 追梦文库 2022-10-21 发布于天津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洞灵真天。在江州德安县,真人周正时治之。

庐山,一座被诗仙李白情有独钟的文化景观的千古名山,是一座将风景名山、文化名山、政治名山融合一体的天下名山,又是一座将地质文化、生物进化、历史文化的综合大观园。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滨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相传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名庐山。又称匡山、匡庐。庐山有着悠远的道教传统,相传匡俗在3000多年前曾上山学道成仙,历朝皇帝对庐山各有封号,使庐山成为中国道教的重地。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五老峰位于庐山的东南侧,为庐山著名的高峰,海拔1436米,山顶苍穹,下压鄱湖,削辟千仞,绵延数里,山峰受岩层垂直节理的影响,形成了既相互分割又彼此相连的五个雄奇的峰岭。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誉。

1982年,庐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12月6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庐山成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2007年3月7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此外,庐山还是世界地质公园,中国最美十大名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避暑胜地、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22年5月,庐山云海入列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的中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

庐山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则在于“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炼;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基督教传入庐山;民国三年(1914年),天主教开始在庐山传播;民国十四年(1925年),穆斯林在庐山建起了宗教活动圣所。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

“庐山到处是浮图”的题咏正是对庐山千余年来宗教形象的概括,从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至今,庐山仍存有:东林寺、西林寺、黄龙寺、诺娜塔寺院、仙人洞道院、基督教堂、文殊塔等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宗教建筑。

20世纪初,庐山兴建了25个国家风格的别墅群。到20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到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体现。2009年,庐山植物园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亚热带山地植物园。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第四纪期间庐山有冰川发育,引起国际学术界瞩目。因而庐山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庐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丹青墨迹,有唐寅《庐山图》中的观音桥;周敦颐写出《爱莲说》的爱莲池等。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

庐山道教的福地洞天,当数庐山仙人洞,其实庐山仙人洞只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逐渐形成的天然洞窟。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祀吕洞宾,将此洞窟更名为仙人洞。高6米,宽12米,纵深14米。因洞头岩石参差,形态如手指,故名佛手岩。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于1961年题咏的诗名,使仙人洞名扬四海。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