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崔寒柏认为,所有的笔法都是在笔毫入纸的节奏中起伏、提按、藏、回转、揉等各种动作中所完成的,如果是在临摹古人作品时,也要感受古人写字时的各种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去调整自己的用笔过程。 崔寒柏所说的这个笔法, 关于笔法的问题,历来是被人们所讨论的,也是书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古人探讨,今人研究,究竟什么才是好的笔法?如何才能掌握好书法中的这个核心问题呢?而今天一些书法名家往往把笔法看得太过复杂,并以此来让书法爱好者感到无从下手,尤其是一些书法家在谈笔法时,却说得很深奥,正如有的人说,说笔法的人你自己弄懂了吗? 元代书法家赵子昂说过“用笔千古不易”,这里说的“易”就是变化的意思,不易,就是不变化。他说字形因时代不同,但笔法是千古不变的。古人对笔法动作的解释,无非也就是提按、绞转、停顿、等等,但崔寒柏又给这些笔法增加了揉的动作,按照他的说法,人们在临摹或创作时,要把笔锋“揉”一下,才能打开笔锋,也许崔寒柏说得是正确的,不揉不开嘛,但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揉一下,是不是笔锋也就会散了?他没说清 但是,崔寒柏所说的笔法,也是按照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进行的,他强调,起笔时要把笔锋揉开,行笔时要有起伏,收笔时则要逆一下再回锋。其实,按照崔寒柏的说法,他最终的目的是要把毛笔弹回到毛笔的初始状态,也就是毛笔的锥形模式,一切都是围绕这个进行的。 笔法,因为字形不同、各人不同,笔法也是会有所不同的,然而,当代一些书法家对笔法的解释也太过单一,让学书者感到彷徨。对于楷书而言,最简单的笔法就是提按用笔,如颜真卿书法中的这个笔法就很多,隶书当中的平铺笔法,和草书当中的绞转笔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笔法并不固定于某一个书体当中,草书中也有提按笔法,隶书当中也有绞转笔法,打开笔锋的时候,也要合聚起来,这可能是崔氏所说笔法的重点吧。 因此,对于笔法来说,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要把基本概念搞清楚的情况下,针对某一种书体进行专门练习,从中慢慢进行体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实用的笔法,而不是用一种笔法去要求每个人都要这么去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