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札记·第23期】第3章 教化论 第4节 教化之地位——千秋基业

 陆英图书屋 2022-10-21 发布于北京

【论语札记·第23期3章 教化论

4 教化之地位——千秋基业

孔子认为,教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服务。《论语》记载了师徒二人简明而精彩的一段对话: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在这里,孔子提出了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其中包含有三大要素:第一,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古代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劳动力的多少往往成为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标志性条件,而人口的多少又往往是衡量这个国家政治是否清明的晴雨表。庶矣哉,就是孔子看到卫国人口众多而感到的惊喜。古代谚语说:“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凡事都有两面性。人口多了之后,如果经济发展不起来,他们生活困苦,就会产生“饥寒起盗心”的问题,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因此,孔子提出治理好国家的第二大要素,是“富之”,就是要发展经济,让民众富裕起来。孔子论为政之道,首提“足食”(《论语·颜渊 》),《管子·治国策》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讲的都是这个道理。人民生活富足之后,如果不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也会产生“饱暖思淫欲”的问题。因此,当冉有问民众富裕起来以后该怎么办时,孔子指出治理好国家的第三大要素,是“教之”,就是要以礼乐来教化百姓,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涵养,提升他们的生活品位。总而言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首先要发展经济,使民众富裕起来。但仅仅做到“富之”是不够的,必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教之”的工作,这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精神支撑和国泰民安的千秋基业

“富而后教”,是孔子所一贯重视并坚持的一个重要思想。《论语·阳货》篇记载了孔子的学生子游在武城推行礼乐教化的景象,以及孔子到此参观时的喜悦之情。武城鲁国的一个县城,当时子游在这里任县长。孔子到武城,听到了弹琴瑟唱诗歌的声音,这是子游用礼乐来教化百姓的场景孔子于是微笑地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听后有些疑惑不解,郑重地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在上位的君子学了道就能体恤民众,普通庶民学了道就容易遵从教化政令。”重视礼乐教化,这的确是孔子的一贯主张。春秋时代,礼坏乐崩,教化废弛。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他认为,政治的主要任务在于教化人心,而非治人、治事。所以,政治与教育、官长与师长具有同等重要的功用和职能。他的政治理想,是以德治教化为主体,建立大同社会,而教化的内容即为礼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子游能身体力行老师的教诲,以礼乐治理武城,实属难能可贵。孔子既欣慰于子游的施政,又惋惜其大材小用,故有“割鸡焉用牛刀”之叹。“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有两个含义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比喻大材不能小用。孔子引用它,是惋惜子游被大材小用,而子游之所以那样郑重地引用老师的话,是因为他把“割鸡焉用牛刀”理解为“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了。于是,孔子又补充说:弟子们,言偃的话是对的。“前言戏之耳。”我刚才讲的话,不过是和他开个玩笑罢了。《论语》把这个有趣的插曲载下来更加生动地说明了礼乐教化在孔子治国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孔子把民食和丧、祭并列为治理天下最重要的件大事。说:“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为政者所应重视的是,民众的吃饭问题和丧葬、祭祀问题。民以食为天,民众的吃饭问题是事关民生的头等大事丧葬问题和祭祀问题,事关礼乐教化,也是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牵挂在心的大事要事“民食”之重,重在养生;“丧祭”之重,重在送死。为政者只有把人生中养生与送死这两头的大事都解决好了,人心才能安定,社会才能稳定。孔子在继承周公制礼作乐传统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礼乐的内在根据,认为“仁”是“礼乐”的人性根源,强调“为礼”一定要“敬”。孔子重视丧礼和祭礼,重视对民众进行礼乐教化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借助这种形式,弘扬儒家的孝道和仁爱精神,从而达到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安上民、移风易俗的教化目的。

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他把“不违农时”,让百姓有饭吃,有肉吃,有衣穿,过上温饱生活,做到“养生丧死无憾”,称作“王道之始”(《孟子·梁惠王上》)。所谓“王道之始”,就是以仁义治天下,为政以德,爱民惠民的王道政治的起点。

孔子及其学说的主要继承者孟子,毕生倾心于教化大业。他们的理想,就是要实现“礼乐仁和”的“有道之世”。并且坚信,实现“有道之世”的基本途径,就是在“富之”基础上的“教之”。

今天,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依然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古训,表达了人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立德树人,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培养信仰坚定、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各类人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文化繁荣,推动民族振兴,为实现世界大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