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埃姆朗·萨罗希,伊朗诗界的“阿凡提”

 置身于宁静 2022-10-21 发布于浙江

《一千零一面镜子》映照神秘主义诗人光芒,伊朗诗人来华参与诗歌之旅

  这几天正进行着的“2006年帕米尔诗歌之旅”乃中国诗歌界的一大盛事,邀请了九个国家的代表诗人,其中有一位诗人颇为引人注目,他就是来自伊朗的埃姆朗·萨罗希。活动主办方“中坤帕米尔文学工作室”在“致辞”中说,“帕米尔”不仅喻指一种高度,“更因为它喻指一个千百年来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它所展示的不仅仅是一条“丝绸之路”,更是一条“心灵之路、交流之路”。埃姆朗·萨罗希作为一名来自伊朗、来自伊斯兰世界的著名诗人,无疑正是体现了这种文化特色。

来中国参加“2006年帕米尔诗歌之旅”的伊朗诗人埃姆朗·萨罗希

  埃姆朗·萨罗希(Emran Salahi),1947年出生于德黑兰。在上世纪70年代,他是“使命诗歌”诗人群的代表之一,主要诗集有:《在水中哭泣》(1974)、《雾中的列车》(1976)、《半路上的车站》(1977)、《第十七个》(1979)。在这一时期,萨罗希的诗歌以社会讽刺诗著称,关注下层民众的辛酸苦辣,对社会不公正等丑恶现象进行讽刺和抨击,比如:“死亡/从关闭的窗户向我张望/生活企图/从门口逃掉/……我长了一个可恶的瘤子/我的孩子们/都害怕我/我的熟人们/都来看望年轻的护士”(《看望》)。

  该诗写一个癌症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得不到亲人和朋友们的关爱,对人情冷漠给予了无情的嘲讽。《三个场景》是一首绝妙的政治讽刺诗:“山头上写着:某某万岁/雪落下,给山头戴上面纱/村民们欢呼:雪万岁!”该诗将统治者的一厢情愿和民众的人心向背并置,让读者一下就体会到巴列维国王的专制统治是多么不得人心。这个时期,萨罗希诗歌的特征是:苦涩的讽刺、深沉的忧伤、简洁而精确的语言。他的讽刺不是让人发笑,而是让人心情沉重,有一种悲剧感,被誉为“伊朗诗界的阿凡提”。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萨罗希的诗歌创作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了一个彷徨时期。诗人在思索,在寻觅。1992年岁末,萨罗希在读了《一千零一夜》之后,创作灵感喷涌,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当时发表在各种诗刊上,产生很大反响,后来在2001年结集出版,名为《一千零一面镜子》。诗集《一千零一面镜子》是萨罗希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几乎每首诗歌都优美而深刻。这部诗集体现出萨罗希在诗歌创作上的重大转向,走向哲理化,蕴涵着浓厚的伊朗苏非神秘主义文化传统。

  应该说,《一千零一面镜子》只是诗人诗歌创作转向的一个契机,并非诗人诗歌创作灵感的真正源泉。2000年,萨罗希编辑校注出版了《隐秘之雨——莫拉维四行诗集》,莫拉维是伊朗古代最伟大的苏非神秘主义诗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萨罗希诗歌走向哲理化的真实原因。《一千零一面镜子》是萨罗希在十多年的思索探求之后,对伊朗苏非神秘主义传统文化的自觉皈依,充满了对人的本体存在的思索,对定命的思考,以及诗人在寻道过程中的激情与茫然等,富于深刻的哲理。诗人从人的原初讲起:“这个故事讲的全是那只苹果/某天落到地上/唤醒了爱情//如果苹果没有落下/在枝桠的缝隙中/我们看不到月亮”(《苹果的故事》)。诗人认为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由此人类获得了“爱情”这种情感。“神爱”是苏非神秘主义的重要学说之一,人只有通过爱,才能觉悟到真主的存在,只有在狂热的爱中才能达到与真主(宇宙间的绝对精神)的合一。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基督教“赎罪说”的学说。

  在苏非神秘主义术语中,“镜子”指滤净了杂质的心。人只有滤净心中的杂质,把心打磨得如镜子一样光亮,才能觉悟到宇宙间的绝对精神,才能映照出真主美丽的容颜:“……一千零一面镜子/转映着你的容颜//我从你开始/我在你结束”(《一千零一面镜子》)。诗人把《一千零一夜》中的“夜”置换为“镜子”,真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反映了诗人从认识上的黑暗走向光明,走向对苏非神秘主义文化传统的皈依,走向对宇宙间绝对精神的皈依。

  《一千零一面镜子》中的诗歌相继发表,使萨罗希在伊朗诗坛的影响与日俱增,他成为伊朗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1994年,美国出版了萨罗希诗歌专辑《恋曲》,1999年,瑞典出版了《萨罗希诗歌选》,萨罗希应邀出席了该书的首发仪式,并在瑞典六个城市做巡回演讲和诗歌朗诵。之后,诗人又相继出版诗集《晨风吹拂》(2000)、《突然一瞥》(2000)、《以我的小名直呼我吧》(2003),进入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旺盛时期。可以说,是伊朗的苏非神秘主义传统文化让诗人获得了诗歌创作生命的再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