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四军中走出来的将帅(151)——杨汉黄少将

 兰州家长 2022-10-21 发布于甘肃
文章图片1

杨汉黄将军,本姓黄,乳名杨宝,从舅父姓取名杨汉黄。1929年12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启东县(今启东市)向阳镇向阳村一户佃户家庭。出生7个月后母亲病逝,由父亲和三姐带大。父亲历尽艰难送杨汉黄入小学读书6年。1943年小学毕业后,杨汉黄本想继续读书,但6月在日伪军“扫荡”中和一位新四军等10多人一同被抓走,因无人供出那位新四军身份,日伪军便不肯放人。后来,父亲借重债将他赎回,家中再无钱供其读书。

1943年10月,杨汉黄参加革命,被选为民兵小队长。1945年7月,参加了新四军,任海东区队上士、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东南警卫团医务员,负责团门诊室工作。

文章图片2

1946年4月,杨汉黄与连长瞿安明合影。

1946年,杨汉黄任启东游击营见习医务员(医助,排级干部),参与营的作战指挥,亲手枪毙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敌特分子。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参与指挥徐三窑伏击战,俘敌中队长以下25人,打开了启东地区解放战争的新局面。11月,任苏北九分区第八团二营六连见习医务员。1948年起,任二营医务所副所长(负责人)、所长。5月参与强攻强盗镇战斗,战胜后独自负责护送18名重伤员,经过两天时间,通过敌封锁线,顺利到达团休养所。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文章图片3

1952年9月,杨汉黄(中)击落首架美军飞机后与师长(左)和政委(右)合影。

1950年8月,杨汉黄被选调为空军飞行员,入空军长春预科总队飞行大队学习。1951年7月,从航空学校毕业分配到空军第十七师第四十九团任飞行员。1951年12月,任第三大队飞行教员。杨汉黄善于钻研总结教学方法,带飞出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等战斗功臣王崑等许多战将。1952年2月,杨汉黄随师转场到辽宁安东大东沟机场,执行入朝参战任务。9月17日,杨汉黄驾米格15歼击机作为二大队二中队僚机组长机战斗出航,当被夹在美军4架战机之间呈单兵作战时,他在危急之中和敌机争分夺秒反复争夺战机,最终抓住机会将敌长机击落,成为其击落的首架美机。击落敌长机后,他继续和后面敌3架僚机展开殊死格斗,飞机升降舵连杆衩被打断,被迫弃机跳伞。战后荣立三等功。12月20日,杨汉黄在朝鲜大同江上空战斗中,再次击中一架美军F-4U战机,敌机连人带机坠毁在大同江中。

文章图片4

1980年10月,杨汉黄迎接几内亚军事代表团来访。

1954年6月,杨汉黄从空军改编为海军航空兵,任航空兵师飞行勤务主任。1954年11月10日,他带队和国民党军争夺制空权巡航,到台湾和福建之间海域上空时,破例突然左转弯由西向东直飞台湾,在飞行高度11000米沿着宝岛海岸线飞行,引得国民党军发射高射炮弹。这次“临时动议”的飞行是台军被迫用高射炮真枪实弹第一次在台湾打我战机,在两岸战史上留下了光彩一页。1955年1月18日,杨汉黄参加我军第一次陆海空联合作战的解放一江山岛战斗,驾驶米格15歼击机多次起飞,掩护我轰炸机、强击机、水面舰艇和登岛部队的舰艇攻岛作战,防止敌机来袭支援。1957年,杨汉黄奉命到空军学习全天候飞行作战,后成为海军航空兵歼击机部队第一位执教的全天候飞行教员、指挥员。1959年9月,杨汉黄入海军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4月学习结束后,任航空兵第二十二团团长,航空兵歼击机独立大队大队长。1963年9月,杨汉黄出任事故连续严重的东海舰队某师副师长,不久即扭转局面,达到了训练作战安全无事故。“文革”中,他因是“自己跳出来的反李作鹏分子”而受到迫害。1971年7月,杨汉黄任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副参谋长,在7名副参谋长中分管飞行训练。1974年4月,代理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工作。1977年10月,任北海舰队副参谋长。1985年8月,杨汉黄退出领导岗位,任北海舰队司令部调研组组长,继续为海军现代化作出贡献。

1988年8月,杨汉黄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

文章图片5

2008年,杨汉黄将军80华诞(虚岁)时全家福。

1990年,杨汉黄离职休养。作为歼击机飞行员,杨汉黄曾飞过7个机种,总飞行1200多小时,击落过2架美军飞机。在32年飞行生涯中,曾16次空中遇险,都沉着冷静处置,转危为安。

杨汉黄将军著作出版《回顾与启迪》、《峰云浪迹——杨汉黄回忆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