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明会往何处去?人类又将往何处去?

 职场百科 2022-10-21 发布于安徽

何为文明?文明又将往何处去?

尝试在《文明的两端》回溯与展望,试图寻找答案的学者何怀宏这样写道:

“若干年前,我曾感叹当代精神文化的衰落,后来则是担心整个文明的衰落,现在,这两个问题似乎还和人类本身是否也要衰落甚至被替代联系在一起了。有什么解救的办法?或许应该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寻找,包括在文明的发端中寻找?不过,我也许还不是真的要寻求最后的解答,因为很可能就没有这样的解答,或者说,这答案相当无望 ——不管是无望得到回答,还是这答案的内容让人无望。”

“文明”这个词,在中国古已有之。它指个人内心光明、明澈、智慧的德性,如“其德刚健而文明”,也有将此德性引申、教化及推广到天下之意,如“文明以说,大亨以正”,“'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后一种说法已经与当下对“文明”的定义相近,但大多数时候,中国古代对“文明”的定义仍然集中于个人。直到近代东亚世界大量翻译西方著述之后,“文明”这个汉语词才被比较完整地用于接近英语“civilization”的词义。而在西方,“文明”(civilization)的概念像今天一样地使用,也是直到近代才开始流行。

何怀宏认为,“文明”与“野蛮”相对。文明“首先意味着一个普遍的历史过程,其范畴一般不会包括单纯采集狩猎的人类历史阶段”。同时,“文明”更强调共性、普遍性、普世性,还需要有大致的共识。他最终给文明所下的定义是:

“文明,就是一定数量的人们,具有一定的可以持久固定群居的物质生活基础,形成了或者正在走向一定的政治秩序,具有一定的精神生活形态的人类开化状态。也即,文明一般包括三个要素:一是物质文明,包括劳动的分工、稳定的物质生活来源和剩余收益,以及相当规模的聚居,如城镇;二是政治文明,包括出现了国家或国家的雏形,或者正在走向国家,且可能也要容纳其中局部和暂时的政治秩序的崩溃;三是精神文明,不仅有精神的内心生活,还有精神的外在形态和成果,包括文字,或至少丰富精致的口头语言,有各种可以流传和留存的精神产品,有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念等。”

那么,所谓“文明的两端”,就是“明显的开端和发展到今天的成就或形态”。

很多中国人习惯强调“经验”,喜欢讲“经历”,认为“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就意味着懂得更多,认为“经历才真的懂”。但从哲学角度而言,这是完全不符合逻辑的。因为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前人总比后人知道的多,历史学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简单点说,你觉得一个汉朝平民对汉朝更了解,还是一个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对汉朝更了解?你觉得一个从小在深宫长大,可能一辈子都没离开过都城的皇帝懂得多,还是一个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懂得多?

正如何怀宏所说,行动轴和思考轴是两回事,“作为行动的主体和作为反省的主体的'前’'后’是不一样的。作为行动者,'前景’'前途’'前瞻’中的'前’,却正好是时间轴上的'后’。前一种是行动者的主体或主观视角,后一种是反省者的客观或旁观视角。”

书名:《文明的两端》

作者:何怀宏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一頁folio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也就是说,“我们的父辈、祖辈都是比我们老的人,那些唐宋的人、先秦的人就更古老了。但是,他们其实是处在人类的童年。培根也表达过类似的思想,他认为,和古人相比,我们才是富有经验的'老人’,而他们却是'幼者’。”

何怀宏所关注的是两个时段:一是文明诞生的时段,“也就是从奠定物质的基础,到出现政治文明,再到出现引领各自文明走向不同道路的精神价值的创造”。另一个时段则是文明的现代,“也就是人类文明诞生后一万余年、我们正身处其中的这一端。文明在这一端似乎陡然加速,一面是集中于社会的价值平等乃至全面平等,一面是集中于人类对外物的认识和控制。”

在文明的价值观中,平等和自由都是不可忽视都是概念,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核心。

何怀宏在书中探讨了“平等”,反思了“不平等”的存在。他认为,多元化价值观并不是平等的终点,因为它会自然而然以相对多数者追求的价值为归依。而这种以多数人为决定依据的所谓多元化,最终会走向一元化。也正因此,人类社会出现了物质文明突飞猛进,精神追求却陷入停滞的境地。工业社会的本质是一个技术统治一切的社会,个体毫无招架之功。

物质文明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

“随着技术同商业和实业结合,不断从满足人们的自然需求走向创造人们的物质需求,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变成了必需品。有些物品是对过去自然需求的提升,出于对温暖、光明乃至美观的欲望,比如,从火把、蜡烛、油灯到电灯,从兽皮、粗布到各种各样的衣服和装饰品。还有些物品,如电视、电脑和手机,则是此前的人们完全不知为何物的,几乎是全新的需求。但只要这些新物品用惯了,也就会变得离不开了。少数人即便想抵制,也抵制不了——不仅不可能动员社会抵制,自己也很难在抵制中过一种'正常’的生活。”

何怀宏这样询问这个世界:

“人类脱离动物界难道只是为了把对动物和外物的控制能力提高到极致?人类是不是想当然地认为,技术的发展一定会促进整个文明的繁荣?技术会不会给文明带来危机,甚至是生死存亡的危机?如果是,我们是不是要优先考虑:人类的文明要怎样才能延续?处在文明历史后端的人类的前景和出路何在?我们如何走出马克思·韦伯所说的由物欲和控物能力共同打制的铁笼?”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甚至不会有答案,但人类对于世界的追索,即使只是少数人的坚持,也不会停止。

图源 | 网络

作者 | 叶克飞

编辑 | 二蛋

欢迎分享,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