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精神野性”

 随缘1972 2013-10-13

                                     论“精神野性”

   所谓“精神野性”无非是人类由高级到低级的转化时,所难以摆脱的思想上的糟粕,它包括自私、贪婪、残暴等。它使人用主观的、片面的感受去对待事物。而与之相对的则是精神的文明,它是人类知识文化和生产力等方面进步的产物。它帮助人理性地认识世界,正确对待事物。所以我们应该去抛弃精神的野性,迎接精神的文明。

   然而,要阐述它们的利弊就必须把它引向另一个层面,和它二位一体,也是可以直观表现出的物质文明。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精神是物质文明的催化剂,是物质文明的指明灯,是物质文明的引领者。所以精神好坏,就决定了物质文明的好坏,精神的形态就决定着物质文明的形态。从切身的实践来说,所有的物质文明的最终目标都是精神上的。如果精神世界被精神的野性占领,那么物质文明就会变成人类的坟墓。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它那气吞山河、威震九天的气势,令无数人折服,这也是我国华夏文明的闪亮结晶。可谁又看到在辉煌的背后,却有着腐烂的基垫和绝望的呼喊。那雄壮的长城下不是砖石,而是一具具恐怖的白骨;是一个个哀伤的亡灵;是一抷抷化为尘土的血肉。它是文明,它是伟大的文明,它是在精神野性下的文明。而它的代价却是那无数

条的生命……

   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有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才会有斯威夫特的慧駰国,它们展现出人类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和对精神野性的厌恶。所以我们都向往在没有欺骗,没有贵贱,没有冷漠的地方生活。而要实现这些,就只能加快精神文明的建设,每个人都拥有一颗爱心,正如歌中所唱“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但是,在我们中,精神野性依然大量存在,从我国的特有现象__“血煤”就可以看出。我们时常看到矿井透水或瓦斯爆炸事件的报道,对于它,我们也许不满,也许愤怒,也许麻木。但我们总能看出它们的产生是和精神野性脱不了干系的。它就像一场赌局,以生命和金钱为筹码的赌局,而玩家就是贪婪。

   因此我深刻感受到,人要进步,人类文明要发展就必须尊重精神文明,必须正确看待物质文明,必须排除精神野性的诱惑,追求道德价值的体现,否则就会陷入灾难的深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