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斯拉怂了!事故车主能否翻案?

 新锐汽车观察 2022-10-21 发布于广东

2016年,美国德州发生了一起不幸的交通事故。当时,一家人开车带着孩子出门玩耍,在路上发生了追尾。

如果没有意外,这类事故也很常见,现在可能已经被遗忘。不过,在车辆被撞击后,弹出了安全气囊,座椅向后挤压,把后排的孩子给压伤了,没有救过来。

这就变成了一起非常特殊的、具有警示意义的事故,对汽车行业影响很大。丰田被车主告上了法庭,要求承担事故的责任。最后,丰田赔偿了2.7亿美元。

因为天价赔偿,案例被载入史册,很多车企从此不敢再越雷池一步,对于车辆设计和安全性如履薄冰。

丰田之所以被判赔偿,原因是事故和丰田的车辆设计有关。现在我们把这个案例翻出来,是有原因的。近日,特斯拉因主动巡航控制系统问题召回28万辆汽车,而最近两年,特斯拉出现了多起交通事故,很多人怀疑就是自动驾驶系统或者主动巡航系统的设计缺陷问题。

舆论难免把两者联系起来看。因为特斯拉频发的事故中,其中有多起导致驾乘伤亡或重大损失。特斯拉的召回,其实是承认了车辆的问题。

01.
“召回就是承认缺陷”

6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特斯拉北京公司、特斯拉上海公司召回部分进口和国产Model 3、国产Model Y的公告。

根据公告显示,特斯拉北京公司将召回2019年1月12日至2019年11月2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Model 3电动汽车,共计35665辆;特斯拉上海公司将召回2019年12月19日至2021年6月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Model 3电动汽车,共计211256辆;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Model Y电动汽车,共计38599辆。

本次召回的原因主要是,主动巡航控制系统问题。当车辆处于D挡,驾驶员再次拨动右侧控制杆试图切换挡位时和在车辆急转弯,驾驶员误触碰并拨动右侧控制杆时等,就容易造成误激活主动巡航功能。

既然已经召回,等于承认了设计有问题。不过,特斯拉依旧嘴硬,虽然特斯拉深表歉意,但措辞上,依旧把锅甩给了车主。

特斯拉官方的原话是:“由于主动巡航控制功能可能被驾驶员误激活,在极端情况下存在安全隐患。秉承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我们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是先有车主的误操作,才有特斯拉的意外自动加速,设计缺陷问题只字不提。换句话说,还是驾驶员误操作。

召回方式也很简单。特斯拉并不需要更换硬件,可以轻松通过远程OTA升级完成。车主似乎什么都不用干。

02.
特斯拉不是丰田、通用

车辆有重大设计缺陷,导致车主遭遇重大事故,车主要求车企赔偿,理所当然。

除了丰田的赔偿案例,通用也有过一次天价赔偿。通用车辆的设计方面存在缺陷,但没有及时告知车主其油箱有安全问题。结果在这款车上路之后,发生了多起驾乘人员遭到被烧伤的惨况。通用被车主告上了法庭,最后判了通用赔偿53.9亿美元。

不过,特斯拉车主遇到的问题,复杂程度远高于丰田、通用。尽管很多车主怀疑,车辆忽然加速的原因可能是特斯拉软件系统的原因。特斯拉此次召回,也客观承认了其系统有问题。

但要有证据证明导致事故的原因,就是此次召回的原因,并不容易。所以,特斯拉车主面临的问题又回到了起点——数据资料都在特斯拉手里,车主不太可能拿到证据。

比如关注度最高的温州特斯拉车主,在停车场停车时特斯拉失去控制快速撞击。虽然前不久事故鉴定报告称系车主误操作导致,但是该车主拒不承认,依旧坚称是特斯拉自动加速,刹车失灵引起。

还有河南维权女车主,在国道上“刹车失灵”引发事故,特斯拉官方宣称该车超速120多公里,而女车主称当时车速只有70公里左右,相距甚远。

汽车智能化之后,事故原因比传统燃油车更复杂。传统燃油车发生事故后,只要车辆还在,总能找到原因。但自动驾驶汽车的数据,只存在车企的数据库里,车企如果不想让车主知道,事故就永远是一个谜。

本次召回活动也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受调查影响,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决定采取召回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也就说,特斯拉其实是迫于官方压力,而不是消费者反馈问题后积极解决的。

从这一点看,车企和事故车主本质上是对立的,没有第三方监管,自动驾驶车辆可能是智能网联车企的法外之地。


新锐汽车观察已入驻:

|今日头条号|企鹅号|车家号|一点号|

|搜狐号|百家号|网易号|ZAKER|雪球|

您的转发、留言和点在看

都是我们写下去的动力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