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多时间来,我基本上过个十天半个月地就要去一个叫作“老厨房餐馆”的地方去吃一中午饭。 老厨房餐馆位于渼陂路上。临大街,居民自建的三间三层楼。餐馆在一楼,宽阔,两排桌椅并排拼接起来,像学生课桌一样摆布,不像其他餐馆那样的单桌围坐模样,而是快餐店布局格式。可以想见,来这里吃饭的人,应该是不太怎么讲究的。 餐馆的吧台就很不讲究:一个建议的玻璃橱柜,里面分层有几样简单的家常凉菜。橱柜上头放着一次性筷子,都袖在一个筒子里,像插毛笔一样贴着斜楞着。挨着橱柜的是一个稍低一些的桌子,木质,铁腿,上面摆满了几盘供吃米饭的肉和菜——肉分三样,鸡腿,红烧肉,肥肠,日日固定不变。菜是烧茄子,炒豆角,炒蒜苔,凉拌西兰花,西红柿炒鸡蛋,麻辣豆腐,白菜炒粉条。它们并排摆在这里,琳琅满目。米饭是旁边一个铁质蒸桶盛着,立在旁边。 餐馆主要经营面食,还有米饭。老板是四十岁左右的夫妇俩,他们既做老板,又做服务员。 女老板主要负责面食——扯面,棍棍面,炒面,烩面片儿等等。你报了自己要吃的饭,她拿笔写下来给你开个单子,写上号码,然后麻利拧身进操作间噼里啪啦呲哩呲啦地忙活,一会儿端着做好的面碗出来喊号:“油泼棍棍面六两,18号。”“半斤手擀面油泼加臊子面,22号。”声音脆响,满脸带笑。 男老板主要负责大厅米饭这里。一手执勺,一手托盘,中规中矩的和善男人的一张脸,看着跟前的来客轻生喜气地招呼:“要啥?”手里的勺子就把所有的菜和肉扫一圈儿。“三样素菜一样肉菜十块,多一样肉菜就十二块。米饭自己盛,管饱吃!” 这样的价格,的确是很便宜的。随便哪个地方,一个鸡腿都6-8块,剩下4块钱三样菜和米饭,简直足够实惠的了。小城里饭馆林立,还没有哪个像这样的。 我来这里都是吃米饭的:除了豆腐,随便三样素菜,一个鸡腿。 我第一次来这里是非常偶然的。那天刚好到了饭点儿,我要吃的饺子馆没开门,要吃的煮馍嫌我要求麻烦拒做,辣白菜拌面味道太重我不敢下口。于是,就溜达过来了。 进来一看,里面多是穿着迷彩服,旁边放着红色黄色安全帽的工地民工师傅们,他们在闹哄哄地吃着饭。也有下班和接娃的家长,打了饭直接回家。还有单位订餐的,一次二三十份米饭,女老板就把盒饭捆扎好,放在电动车上,一溜烟去送。 可以想见,餐馆里面极其乱:大声笑骂,大声刷抖音,大声大碗大口吃饭。嘴巴拌得吧嗒吧嗒响,筷子在碗上碰得叮叮当当。 甫一进来,我耳目轰鸣,有点惶惶然不知所措。 那些日子我吃饭不行,没多大食欲。看到他们吃饭的样子,有点被带动的感觉。他们吃饭的样子真是叫人觉得好笑又非常羡慕:半斤面三两口就卷进去了,然后打着暴响的饱嗝,挂桌子带板凳动作很大地起身去门口大铁桶里盛菜汤——满满一铁桶,煎烫煎烫的。他们用嘴“吸吸溜溜”地吹着,返回座位。 我忽然一下子有了饥饿感,要了自己的饭挤在一条长凳边上。怪了,那天的饭香了许多,我居然吃了个精光。我一摸肚皮,想起了一句俗话:“饭还是要吃抢槽子,香。” 混杂在一片民工师傅们中间,我开始还有点不适应。他们粗手粗脚,粗言粗语,说话基本就对骂,用词粗陋,甚至还有赤裸裸的下流。不过,吃饭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吸引了我的注意。 跟我隔排对面坐的是一个快五十岁的汉子,鬓角的头发有点白了,但是梳理得比较整齐。跟那些头发乱哄哄的工友们混杂起来,他简直就是个优雅的绅士。他身穿赭红色休闲西装,深蓝西裤,茶锈色皮鞋的。与众不同的是,其他人盛米饭的时候是使大碗,而且个个冒尖儿。他不,就是用餐盘盛米饭,缓慢优雅地吃,吃完了再去加一点儿米饭。而且,他起身和落座,都要先看看旁边,挪一下凳子,很注意很小心。吃饭的时候,很安静安闲,小口,细嚼慢咽。吃完饭,抽一张餐巾纸擦擦嘴,把废纸扔座位旁边纸篓里。——其他人抽餐巾纸都四五张,搁嘴上胡乱抹,然后随意丢弃。 “红西服”吃完饭,静坐一下,看看手机,然后起身出去。颇显得有气质。我有点惊诧,原来人真的可以活成这样啊:无论做什么职业,都不要丢了自己的优雅心境。 跟“红西服”隔一个坐着的,是一个穿旧式藏蓝夹克的。他盛来自己的饭后,先打量了一下旁边的人,——看来都比较熟悉,他主动跟他们拉话。 “你们做那个活儿?” “嗯。”一个稍显瘦削一点儿的一边吃着饭一边应答。 “最后工钱谈到了多钱?” “170。伢你看不上做嘛!” “那么点儿工钱,我做它谝呀!” “那你上午闲了一上午?” “嗯,这么点钱,我哪怕坐着歇上,也不做!”他说这话的时候,半是清高半是鄙夷地看看对方。他身边的那群人应该是一块儿的,都相视一笑,各自埋头吃饭了。 我吃完饭在那里又坐了二十分钟,跟刚进来的时候一比,我突然发现自己适应多了,而且,还有点喜欢上这样的场合了。——它能让你看到在真正拼生活的人,听到他们声音,看到他们的样子,最重要的是听到他们的心里话。 经常有人问我每天都从哪里找到的话题写呢。我总是这样回答:“就是从生活里来的啊。” 今天中午我蹲在这家餐馆外面吃盒饭的时候,遇到了老王。他很意外,拿怪异的眼光盯着我,又扫视一圈儿周围的民工师傅们。“你这是咋了?没事儿吧?” 把我气得就想拿盒饭扔他脸上。“我能咋呢,来吃个饭么。” 然后,我叫他蹲我旁边,让他看看这些穿迷彩服出苦力的师傅们大口大口吃饭的样子,听听他们畅畅快快大声笑骂的声音。他也一下子给吸引住了,为了他们的没有一丝抱怨没有一丝掩饰,真真正正的累但快乐着的生活状态。 现在,每当需要生活营养补济写作素材的时候,我就自然喜欢来到这里。 ![]() |
|
来自: 新用户3134eDv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