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脏是人体内的大型化学加工厂,许多物质的合成,如蛋白质、凝血物质;物质的分解,如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激素;酒精和药物的解毒等过程,都在肝脏进行。如果肝脏功能异常,则会影响一系列的物质代谢能力,进而对全身的正常代谢产生影响。 什么是肝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是一大类疾病,主要指肝脏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损害后,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异常的改变[1]。本病较常见,但尚无权威的流行病学数据。 该病有哪些常见分类? 根据肝脏的功能,本病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肝细胞损伤: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肝细胞发生破损和坏死,细胞内的一些物质会释放到血液中。如果发现这些物质在血液中异常升高,表明肝细胞受到了损伤。这些物质包括血清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等。若肝细胞长期受到致病因素的侵袭,会发生癌变或再生,可以通过甲胎蛋白、α-L-岩藻糖苷酶等指标来进行监测。 胆红素代谢异常:肝脏在胆红素的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胆红素代谢过程的异常可以反映肝功能异常。反映这类异常的指标包括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 肝脏合成功能异常:当肝脏遭到破坏时,肝脏合成物质的能力下降。通过检测这些物质的浓度,可以了解肝脏功能是否异常。这类指标包括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胆固醇、血清假性胆碱酯酶等。 肝脏分解功能异常:当肝脏受到长期反复损伤时,肝脏的分解功能下降,会导致一些物质在肝脏中过量沉积或分布异常。这类指标包括血清透明质酸、IV 型胶原、层黏蛋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