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老金“按工龄发”:20年发3千、30年4千、40年5千?退休工人有话说

 职场火锅 2022-10-21 发布于北京

中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尤其是60年前的“婴儿潮”已演变成“退休潮”。网上有一些推测:60后人员正在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陆续退休。

其实,这个数字并没有这么大。2021年末,我国离退休人员达到1.3157亿人,实际新增了750万人。所以,根据统计数据,十四五期间将新增退休人员约4000万人左右,平均每年约有八百万人退休。

所以,近年来退休以及即将退休的60后群体,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他们之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是独生子女的父母。这一届退休老人与以前的老人不同,他们缺少“多子女”供养条件,主要依靠养老金养老。

这一届潮涌而至的“退休”大军,如何过上“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生活?这是一个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异很大,有的超过1.2万元,有的不到他的零头。

我们可喜地看到,经过连续18年的上涨,企业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已经上涨到了2987元。其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这是平均数,很多人都会默默说一句“我被平均”了。大多数地区、大多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还是停留在一两千块钱的水平。

尤其是在东北、西部等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退休工人,他们的工资普遍达到了30年甚至40年,可是发到手的养老金只有两三千元甚至一两千元,面对生活成本的持续上升,他们呼吁提高退休待遇、改善生活质量。

很多退休人员呼吁:养老金能不能统一按照工龄来发放?工龄代表了工作时间,代表了创造价值的时间,既然大家都退休了,工龄的价值就不应该再有差距了。再说,工作期间,职位高、贡献大,已经在薪酬福利上体现了,既然退休了,不创造价值了,养老待遇应该一样了。

有些退休老人提出:养老金按工龄计算发放,20年工龄的人发3000元,30年工龄的发4000元,40年工龄的发5000元。全国退休人员一个标准,体现了工龄价值和共同富裕。

一、有些社保专家的反驳意见:

(1)养老金的大池子里的水不够。20年3000元、30年4000元、40年5000元,假设平均为4000元,相当于比全国3000元的平均值提高了1000元。1.3亿人每月增长1300亿元,每年增长1.5万亿。想办好事也办不起啊!

(2)养老金的大池子里的水更枯竭。目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缴得多收获多,符合经济规律。如果统一按照工龄来计发养老金,所有人都会选择最低缴费基数,大幅度减少社保基金的收入。

(3)打击参保的积极性。社保基金的最重要保障是来自参保人员的积极缴费。国家实行“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机制,就是为了鼓励在职人员多多缴费、长期缴费,才能保证社保基金的有序发展,否则,大家都不想多缴,就会出现“寅吃卯粮”的悲剧,后来退休的人员吃什么呢?

(4)有些人无法计算工龄。目前,也只有在国企和正规的民企里才可能准确计算工龄,在一些中小企里哪有什么工龄计算呢?档案都没有!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谁给他们计算工龄?如果按照工龄来发放养老金,又会产生新的不公平现象。

(5)地区之间的生活成本不同。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在职人员的薪酬收入也高,养老金的水平也应该相应地高一些,否则,3000元根本不够吃饭的。如果按照工龄来统一发放养老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笑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则难以维持基本生活。

二、退休老人的意见:

有些退休老人提出:养老金按工龄计算发放,20年工龄的人发3000元,30年工龄的发4000元,40年工龄的发5000元。也不能说这些退休老人的意见没有道理,按照工龄计发养老金也有好处,如果在这个建议的基础上再进行合理优化,也是有一些道理的,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参考。

(1)体现工龄的价值。这一辈退休老人大多数都是传统国企的退休工人,工资低、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如果养老金按照工龄为标准计算发放,比如每满1年计发150元,20年工龄就是3000元、30年工龄就是4500元、40年工龄就是6000元。不会产生明显差距,也相对做到了公平。

(2)对历史贡献的安慰。这一辈退休老人大多数都是传统国企的退休工人,工资低、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退休之后的养老金水平太低。如果按照工龄计发,退休工人是一种慰藉,也能减轻养老负担。

(3)鼓励长期工作。工龄长,养老金高;工龄短,养老金少。引导大家积极参加工作、立足位、多做贡献,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PS:以上摆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供有关部门参考。您持什么观点的呢?欢迎留言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